查文庫>教學反思> 《小稻秧脫險記》的教學反思範文

《小稻秧脫險記》的教學反思

《小稻秧脫險記》的教學反思範文

  在這次評教評學中我講了《小稻秧脫險記》這一課。《小稻秧脫險記》這篇充滿童趣的科普童話,以它生動的語言,個性的對話,有趣的情節吸引著孩子們的眼球,同樣也吸引著我。講完課後,結合自己教學中的問題和各位老師的意見,我對教學進行了認真反思。

  我認為這節課成功的.一面是:建立一個寬鬆和諧的學習環境,為學生提供比較充足的時間和開放空間,讓學生合作交流。記得陶行知先生說過一句話“真正的教育必須培養出能思考會創造的人。”教者巧妙創設情境,鼓勵學生敢於提出自己的看法,不強求一致,更不拘泥於教參,“珍視學生獨特的感受、體驗、理解”。學生置身於這種主動、生動、活潑的學習情境中,對課文進行了多角度的、有創意的解讀,盡展其獨特的思維和豐富多彩的個性。課文中的一些詞語,只要“意會”一下就行,不一定要“言傳”。

  基於此我在教學中我注重聯絡生活實際,同時培養學生的質疑能力。如:在解釋什麼叫“有氣無力”時,儘量讓學生往生活方面尋找,學生也說出了很多生活中的例子,有的學生說到了體育課長跑後累極了的樣子,這個就比較形象了。同時,注意培養學生的質疑能力,學生自己也提出了一些問題。另一方面,我在教學中做到了適當的有針對性的評價。我改變了以往的“你真棒,你真行!”。而儘量評學生的情感方面。如:“聽了你的發言,我彷彿已經看到可惡的雜草就站在面前了。”這樣在整節課上學生總是那麼興奮。

  當然,對這節課的不足我也深有體會:

  1、時間把握不當,前面用時太多,後面用時太少,前松後緊,以致於後面的內容急匆匆的趕了下來。

  2、插圖沒有很好的利用,圖片與文字應融合在一起,但卻被我孤立的割開了。

  3、導學案使用不夠靈活,應注意與文字前後的聯貫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