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教案> 幼兒園大班健康課教案《購買食品注意事項》含反思

幼兒園大班健康課教案《購買食品注意事項》含反思

幼兒園大班健康課教案《購買食品注意事項》含反思

  作為一名無私奉獻的老師,就難以避免地要準備教案,藉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組織教學活動。那麼什麼樣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幼兒園大班健康課教案《購買食品注意事項》含反思,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活動目標:

  1、瞭解買食品時應該注意的事項。

  2、透過自己探索、尋找的過程,瞭解食品包裝袋上的出廠期。

  3、知道食品的保質期關係到我們身體的健康,培養幼兒的安全意識。

  4、能夠將自己好的行為習慣傳遞給身邊的人。

  5、積極的參與活動,大膽的說出自己的想法。

  活動準備:

  1、每位幼兒準備一個小包裝的食品。

  2、相同包裝的食品,一個有防偽的標記,一個沒有。

  3、請一位幼兒排練情景表演:一包膨化食品。

  活動過程:

  一:幼兒觀看小朋友表演:一包膨化食品。

  1、師:今天,老師要請小朋友來看一個表演,看看有誰,在幹什麼?後來怎麼樣了?

  2、幼兒觀看一小朋友表演,內容大致如下:

  小朋友手裡拿著一包膨化食品,說:“我今天在商店裡買了一包膨化食品。”然後,開啟食品袋吃這包食品,接著假裝肚子痛。

  3、引導幼兒討論:

  師:這位小朋友怎麼了?是什麼原因造成肚子痛和不舒服的?

  讓幼兒根據自己的經驗發表自己的`觀點。

  幼兒:吃了這包食品就肚子痛了。

  幼兒:老師,我有一次吃了一個爛蘋果,後來也肚子痛的,還拉肚子了呢。

  小結:看來小朋友都有過這樣的經歷,想不想知道為什麼會這樣啊?

  幼兒:想

  二:瞭解食品的保質期和生產日期。

  1、教師身穿白大褂,扮成醫生對小朋友進行檢查說:“小朋友,你是食物中毒了。”醫生拿過小朋友手裡的食品,觀察上面的文字說:“這袋食品已經過了保質期,你吃了過期的食品,就會生病不舒服。”

  2、師:醫生說什麼?什麼是保質期?

  3、引導幼兒觀察食品包裝,學習觀察包裝袋上的生產日期和保質期。

  幼兒:你吃了這包過期的食品,會生病的。

  師:什麼叫過期啊?

  幼兒:已經不能吃了。

  師:對的,過期的意思是超過了保質期,已經變質的東西。

  師:那什麼是保質期呢?

  幼兒:不知道

  師:食品生產出來(生產日期)到最後食用的那天之間的那段時間就叫保質期。

  3、引導幼兒觀察食品包裝袋上的生產日期和保質期。

  (1)師:我們在商場裡選購食品時,要注意什麼?怎樣才能知道自己買的食品是什麼時候生產的?有沒有過保質期?什麼地方會有這些標記?

  師:請小朋友拿出自己帶來的食品,看包裝袋背面,右下部位有生產日期和保質期。師在黑板上示範。

  (2)怎樣才能知道自己選購的商品是質量好的產品呢?

  師:有防偽標記和具備生產日期和保質期的食品都屬於質量好的產品。

  (3)幼兒觀察自己帶來的小袋食品,幼兒自己觀察、尋找食品的生產日期和保質期。

  三:進一步瞭解食品的食用安全

  1、組織幼兒討論:在買食品時,除了要看清食品的生產日期和保質期,還要注意什麼?

  2、幼兒自由討論。

  3、教師小結:在買食品時,除了要看清食品的生產日期和保質期,還要選購包裝完好的食品,檢查食品袋上是否有質量檢測合格標記的產品標記。

  4、師:今天老師還帶了兩包食品,請小朋友看一看一樣嗎?

  幼兒觀察

  5、師小結:小朋友以後到商店選購食品的時候要把今天學到的本領用進去,還要把今天學到的本領回家教給爸爸媽媽,特別是年紀大的人。

  活動反思:

  活動中我結合當地兒童的已有經驗,使用了觀察法、圖示法和實物操作法等教學方法。透過看一看,找一找,聞一聞,畫一畫等環節,利用多種感官參與活動,瞭解了辨別食品安全的方法。透過本次活動,兒童達到了重點,難點也到了突破,不過在活動中可以考慮投入更多的食品包裝袋,讓每位兒童參與尋找,體現兒童自主性。

  小百科:食品,指各種供人食用或者飲用的成品和原料以及按照傳統既是食品又是中藥材的物品,但是不包括以治療為目的的物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