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教案> 幼兒園中班教案《荷花姐姐的傘》及教學反思

幼兒園中班教案《荷花姐姐的傘》及教學反思

幼兒園中班教案《荷花姐姐的傘》及教學反思

  作為一位無私奉獻的人民教師,通常需要用到教案來輔助教學,藉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組織教學活動。如何把教案做到重點突出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幼兒園中班教案《荷花姐姐的傘》及教學反思,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活動目標

  1、有聽散文的興趣,能感受散文語句和內容的美。

  2、理解散文內容,嘗試理解散文的意境美並能進行聯想;理解詞語:翠綠、躲、鷺鷥。

  3、能注意地聽,根據散文的節奏和意境用語言和體態動作表現散文。

  4、能安靜地傾聽別人的發言,並積極思考,體驗文學活動的樂趣。

  5、透過教師大聲讀,幼兒動情讀、參與演,讓幼兒感知散文。

  教學重點、難點

  理解散文內容,嘗試理解散文的意境美並能進行聯想

  活動準備

  1、知識經驗準備

  (1)感知夏天明顯的季節特點。

  (2)觀察池塘中荷花、荷葉的形態和雨點(水珠)落到荷葉上的情景。

  (3)終點認識鷺鷥、觀察翠綠的`物品。

  2、材料準備

  (1)根據散文內容製作課件一套。

  (2)情景佈置:池塘。

  (3)荷花、荷葉、動物頭飾若干;輕柔的音樂。

  活動過程:

  匯入部分:創設情景,激發興趣。

  優美的音樂響起,幼兒圍坐在“池塘邊”,教師有感情地朗誦散文並進行簡單提問:“散文裡講到了什麼季節?有誰?荷花姐姐打著一把翠綠的傘發生了一件什麼事?”。

  展開部分:課件演示,瞭解散文內容。

  1、,分段播放課件,以遞進方式提問。第一段時,老師問:“夏天,荷花姐姐打著一把什麼樣的傘站在池塘邊?翠綠是一種什麼樣的顏色,你見過什麼樣的東西是翠綠色的?”第二段時老師問:“荷葉姐姐打著一把翠綠的傘,有誰過來了?是怎麼來的?它們來了之後是怎麼樣在荷花姐姐的傘下的呢?”隨著一幅幅畫面的出現,激發幼兒聽散文的興趣,讓幼兒有美的享受。最後,老師以:“它們都躲在了荷花姐姐的傘下,還會發生什麼事情呢?我們一起來聽聽。”將幼兒引入了散文的第三段。

  教師巧妙地藉助課件所展示的畫面,幫助幼兒理解並散文內容,突破活動中對個別詞語的理解。同時,也為幼兒感受散文的意境美做了鋪墊。

  2、教師配樂朗誦,請幼兒閉眼欣賞。

  老師問:“聽了這篇散文你感覺怎樣?你好像看到了什麼?想到了什麼?”引導幼兒來感受散文的語言美和內容美,從而突破難點。

  結束部分:進一步理解散文內容,聯想夏天的意境。

  1、幼兒在情景中,站在“池塘邊”教師播放配樂詩朗誦,幼兒用動作表現。

  2、自主選擇角色(頭飾),用體態動作和語言自由表現。

  教學反思

  上本次活動時因正值夏季來臨,結合到季節特徵和我班幼兒的實際情況,目標都基本達到,因活動準備充分,同時過程中根據幼兒形象思維佔主要地位的特點,和幼兒語言發展的特點採用視聽講結合法等多種教學法,使幼兒充分理解到散文的內容,和感受散文的意境美,為教學難點做好了鋪墊;遊戲中又充分體現了活動的趣味性,所以孩子的參與性非常的高,如果再上一次,我將在幼兒感受散文意境美的方面進一步做好啟發,讓孩子們能真正的感受到散文的意境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