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教案> 中班春天詩歌創編教案

中班春天詩歌創編教案

中班春天詩歌創編教案

  篇一:中班春天詩歌創編教案

  設計意圖:

  春天來到了,誰都向往這個萬物復甦的季節,小花吐蕊,小草吐綠,這個季節給小朋友提供了充分感受美好自然界的環境。在一次午後散步中,孩子們被幼兒園院內的白玉蘭、桃花的陣陣清香和他們的美麗吸引住了,小朋友三五成群的看著說著,興致勃勃。《綱要》中指出:引導幼兒接觸周圍環境和生活中美好的人、事、物,豐富他們的感性經驗和審美情趣,激發他們感知美、表現美和創造美的情趣。於是我抓住這一契機設計出一首以"春風"為主題的詩歌,讓幼兒透過想一想、說一說、做一做來感受美好的春天。

  活動目標:

  1、談話的基礎上引導幼兒嘗試創編詩歌,並感受詩歌優美的韻味。

  2、培養幼兒的觀察力和想象力。

  活動準備:

  字卡、操作卡、小圖卡若干、磁帶、觀察春天。

  活動過程:

  一、談話:經驗回顧,說說春天的特點

  1、現在是什麼季節?春天帶著誰來了?(出示春姑娘圖片)

  2、利用圖夾文形式教師逐一出示圖卡,進行描述春天的特徵。

  春風一吹

  吹綠了……吹來了……

  吹開了……吹醒了……

  吹得……輕輕飄

  小朋友們……

  (教師鼓勵幼兒大膽說出自己的想法,並根據回答貼出相應的圖片。)

  二、集體創編:嘗試創編詩歌《春風》

  1、教師依據幼兒提出的想法,示範創編詩歌的方法。

  2、個別幼兒自由選擇圖片來試編詩歌。

  三、自由創編:指導幼兒利用操作圖卡來進行創編

  1、介紹材料和操作方法。

  2、幼兒練習創編,互動交流。

  3、展示作品。

  活動反思

  1、活動的.選材結合季節特徵,並把已有的知識經驗遷移到新的環境中,教師在活動中注意運用開放性的提問引導幼兒發現、思考、充分培養幼兒創造思維。

  2、教師為幼兒提供獨立活動和創意活動的機會,調動幼兒參與活動的積極性,提高在活動中的審美體驗和創造。

  3、在嘗試使用圖記中也有一定的技巧,首先要根據幼兒的年齡特點,抓住時機運用圖記。

  4、根據此類活動我還展開相應的延伸活動,如《夏天》《我愛》,都是透過以上的形式創編不同的詩歌內容,孩子的創造空間更加寬泛,口語表達能力也大大增強。

  篇二:中班春天詩歌創編教案

  活動目標:

  1、理解詩歌內容,感受詩歌語言的趣味性和優美的意境。

  2、理解詩歌中的比喻手法並運用語言表達自己對春天的感受,擴充套件想象。

  3、豐富對春天特徵的感受和認識。

  活動準備:

  1、佈置春天的場景。

  2、配樂詩朗誦,音樂磁帶,錄音機

  3、音樂帶《春天在哪裡》

  4、幼兒多次觀察多春天的景色,初步瞭解春天的特徵。

  活動過程:

  1、播放音樂《春天在哪裡》,幼兒邊唱邊跳進創設的春天場景。

  仔細地想一想、找一找,你覺得春天是什麼樣的?

  2、欣賞配樂朗誦詩歌。

  (1)教師有表情地朗讀詩歌,幼兒第一次完整欣賞。

  提問:詩歌的題目是什麼?詩歌裡把春天說成了什麼?

  (2)第二遍完整欣賞,幫助幼兒理解詩歌內容。

  教師透過體態語言、語氣的變化,重點突出彩色的書、會笑的書、會唱的書,引起幼兒對書的興趣。

  3、透過看看、聽聽、講講相結合的方式分段欣賞,引導幼兒理解春天是一本彩色的書、會笑的書、會唱的書。

  重點討論:

  (1)春天裡哪些東西是彩色的?哪些是綠色的?

  (2)小池塘為什麼笑了,小朋友為什麼笑了?

  (3)春天裡誰在唱著歌?

  引導能力強的幼兒理解詩歌中的比喻手法並運用語言表達自己對春天的感受,擴充套件想象。鼓勵能力弱的幼兒也充分發表自己的見解。

  4、完整欣賞,感受詩歌優美的意境,體驗春天的美。

  活動延伸:

  1、在熟練掌握詩歌后,引導幼兒仿編詩歌,互相學習、互相啟發。

  2、鼓勵幼兒用繪畫方式表達詩歌內容,並相互欣賞。

  篇三:中班春天詩歌創編教案

  設計意圖:

  春天來了,天氣漸暖,各種各樣的花開了,草綠了,孩子們在陽光下游戲、在花香中穿梭、在草地上打滾,充分享受春暖花開帶來的快樂。詩一樣的春天不僅讓我們興奮,也讓孩子想用最美的語言說出春天的美。而詩歌《春天》正是一首語言優美、結構精煉、朗朗上口的詩歌,並且“春天”在作者的筆下依然成了小朋友們喜愛的調皮、可愛、活潑的擬人化的形象,非常適宜孩子們朗誦。因此,在春季我特意設計了本次教學活動。

  活動目標:

  (1)藉助圖譜的幫助,理解詩歌內容,學習朗誦詩歌。

  (2) 透過聊一聊春天,看一看春天,感受春天的美,體驗春天帶給人們的喜悅情緒。

  (3)在老師的引導下,嘗試仿編詩歌。

  活動重點、難點:

  重點:理解詩歌內容,初步學習朗誦。

  難點:嘗試仿編詩歌。

  活動準備:

  (1)詩歌圖譜、背景音樂《清晨》、春天景色PPT。

  (2)利用活動前午間散步時,引導幼兒去尋找春天 ,同時在晨間談話中與孩子一起談論自己在春天裡看到的、聽到的、聞到的、吃到的、感受到的 以此來加強孩子對春天的感受,豐富孩子的相關經驗。

  活動過程:

  一、引入環節

  誰知道現在是什麼季節?你是怎樣知道的?(提醒:你看到了什麼?聽到了什麼、聞到了什麼或者感覺到了什麼你就知道春天來了。)

  二、理解、學習詩歌

  1、欣賞詩歌,初步感受春天的美。

  師:春天到了,花開了,紅的、紫的、白的、粉的;小鳥也飛上枝頭,嘰嘰喳喳唱起了歌,春天真美啊!請聽詩歌《春天》

  提問:春天從哪裡來?她又是怎麼來的呢?請再欣賞一遍。(配樂朗誦)

  2、幼兒分段學習,教師幫助幼兒根據圖譜學習兒歌。

  ① 出示第一段圖譜。

  師:孩子們,剛剛我們“聽”到了這首詩歌,現在我們一邊聽一邊來“看一看”這首詩歌。

  教師朗誦第一段,幼兒根據內容排出圖譜順序,並試著看圖譜說兒歌。

  ②教師直接展示第二段圖譜,幼兒根據說第一段的經驗試著說出本段詩歌內容。

  ③教師展示第三段圖譜,幼兒試著說出第三段詩歌內容

  這個過程,難度上有一個遞進,這樣做既避免了重複,也調動了孩子學習的興趣。

  3、理解詩歌內容,感受春天的活潑、調皮。

  ①看圖譜,師幼共同說詩歌第一段。

  提問:春天百花盛開、滿園飄香,你們想幹什麼?(對呀,小朋友們也想跑出去玩一玩。)

  ②看圖譜,師幼共同說詩歌第二段。

  提問:在春意盎然、陽光溫暖的日子,你們想幹什麼?你們瞧:春天也像小朋友一樣活潑又可愛,跑跑跳跳地來到了我們身邊,春天裡,你們心情怎麼樣?

  ③我們就高高興興地把詩歌第三段說出來。

  提問:春天從“我”的心裡飛出來,它會飛到哪裡?哪裡會發生什麼變化呢?

  幼兒分組互相說一說。

  小結:春天飛到哪裡,那裡就發生著神奇的變化,飛到樹上……

  4、體會詩歌不同的語氣 。

  出示 “?”,這是什麼符號?

  表示什麼?

  怎麼說才會有問的語氣?

  5、欣賞環節:欣賞春天景色,播放背景音樂《清晨》。

  師:春天就是一幅幅美麗的風景畫,你們瞧!

  6、朗誦詩歌。

  大家一起用最美的聲音朗誦詩歌;師幼分角色朗誦詩歌;幼幼分角色朗誦詩歌。

  三、擴充套件想象,仿編詩歌

  1、老師帶領孩子觀察圖譜:一段有幾句?每一段的哪一句一樣?哪兒不一樣?我們可以把這裡換成什麼?春天會從這裡怎麼來?

  幼兒分小組討論、創編詩歌。

  2、請每組幼兒把編好的詩句說出來,教師隨手用圖示記錄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