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古籍> 《後庭花》的閱讀答案及翻譯賞析

《後庭花》的閱讀答案及翻譯賞析

《後庭花》的閱讀答案及翻譯賞析

  【仙呂】 後庭花

  趙孟頫①

  清溪一葉舟,芙蓉兩岸秋。

  採菱誰家女,歌聲起暮鷗。

  亂雲愁,滿頭風雨,戴荷葉歸去休②。

  注:①出身宋朝宗室,宋亡後出仕元朝。②休,語尾助詞。芙蓉:荷花。

  鷗:水鳥。

  1.這首小令描畫了水鄉的一個偶然小景,“歌聲起暮鷗”中的“暮”字暗承上文字,透出一份之感。(2分)

  2.賞析小令最後一句“戴荷葉歸去休”。(5分)

  參考答案

  1.“秋”,遲暮(2分)

  2.最後一句以景結情,情意悠然,意趣深遠。(1分)緊承上文“暮”字,描述採菱女摘了荷葉,戴在頭上,(互相呼喚)打槳歸去的情景。(2分)隱含著作者心靈深處的故國之思與歸隱之志。(2分)

  參考譯文

  清澈的溪水之中飄蕩著一葉小舟,在靠近兩岸的秋水裡開滿了荷花,一群美麗純潔的`農家少女唱著漁家歌謠,歌聲飛入荷花叢中,驚起了一群棲息的水鳥,突然風雨欲來,採蓮少女卻處亂不驚,從容不迫地採下一莖綠荷葉戴在頭上作雨具,返舟歸家。

  賞析

  作者以白描手法描繪水鄉一個偶然小景,清雅疏淡,別有神韻,猶如一幅隨意點染的水墨畫。曲中全然寫景,無一句寫情,然而讀後卻使人滿心意緒,有出塵之感。

  一群美麗純潔的農家少女盪舟在清清的河水中,唱著漁家歌謠,歌聲飛入荷花叢中,驚起了一群棲息的水鳥,畫面變得明快活潑起來。但“亂雲愁”卻作了個陡轉。風雨欲來,而採蓮少女卻處亂不驚,從容不迫地採下一莖綠荷葉戴在頭上作雨具,返舟歸家。全曲也許寄託著處於政治風雲變幻中的趙孟頫的歸隱之心。

  起首“清溪一葉舟,芙蓉兩岸秋。”二句,詩人描繪岀:秋天裡,一葉輕舟行駛在清溪之上;兩岸荷塘,兩岸秋色。淸新悅目,令人心曠神怡。

  在兩岸秋色之中,詩人引岀“採蓮誰家女,歌聲起暮鷗”,在一個寧靜、淸秀的意境中,突然有一位“採蓮女”,划著小船,唱起“採蓮曲”;這清脆、嘹亮的歌聲,把棲棲的“暮鷗”驚起來了。——荷花、小舟、採蓮女、歌聲、暮鷗,鮮活的意象,清純、生動,有聲有色,天籟美韻,楚楚動人。

  後三句“亂雲愁,滿頭風雨,戴荷葉歸去休。”,詩人似乎有意“風雲突變”,營造新的境象:霎時間,亂雲密佈,狂風怒吼,雨線紛紛,暮色茫茫;採蓮女順手摘了一頂大荷葉,戴在頭上,划著小舟,哼著小曲,悠然“歸去”。

  “戴荷葉歸去休。”作為結句,可以說是“寫景”,那採蓮女頭戴荷葉,悠然歸去;那樣靈動、飄逸,那樣純樸秀美,令人遐想萬千。但聯絡到整首小令所營造的“秋”“暮”“愁”的氛圍來看,那“歸去休”裡,也許暗含著詩人心中隱匿的“歸隱”情結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