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稿件> 《保護有益的小動物》評課稿3篇

《保護有益的小動物》評課稿

《保護有益的小動物》評課稿3篇

《保護有益的小動物》評課稿1

  一、加強互動,提供儘可能多的機會讓學生都想說

  口語交際是聽和說的雙方互動活動,樂於表現是學生的本能慾望,陳老師努力為學生創設口語交際的時間和空間,採用多種形式,以給學生提供儘可能多的機會讓他們參與其中,在動態的口語交際實踐中反覆經歷、品味。例如小組交流、合作探究、同桌討論、生生互評、師生互評、角色體驗等,關注到全體學生,真正讓學生在互動中實踐語言,培養口語交際的能力。

  二、營造平等和諧的氛圍讓學生敢說

  平等和諧的課堂教學氛圍是促進學生自主學習、主動發展的關鍵,因此陳老師開課伊始便從激趣入手,讓學生聽聲音猜小動物,這樣既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也拉近了學生與老師之間的距離,為整節課定下良好的基調。在整節課的過程中教師不時地參與到學生學習活動中,以親切的語言和恰到好處的點撥給學生以適時引導和鼓勵,使整節課師生置身於融洽和諧的氛圍中。

  三、創設交際情景讓學生樂說

  教師在授課過程中多次創設情景,自己扮演打鳥的叔叔,還有扮演學生的媽媽讓學生因體會到不應該打鳥,要保護有益的小動物,這種情景的創設使學生身臨其境,情緒高漲,愛說樂說。

《保護有益的小動物》評課稿2

  我認為本節課:

  1、有點像自然常識課,或思想品德教育課。課堂上著重點在於讓學生識記有益的小動物,瞭解小動物的益處,教育學生做環保小衛士,這些都像是科學課、思想品德課上的情景。有點種了別人的田,荒了自家的地之嫌。

  2、對於語文字真的東西,涉及不多。有對學生進行句式訓練,但從課堂的反映來看,這樣的句式訓練雖有利於規範學生的語言,可是限制了學生的思維,影響了學生的口語表達,不利於學生語言的發展。而且口語交際,講究的就是實時性的口語表達,過於書面化的語言訓練,會削弱學生的口頭表達慾望,使學生視如此的口語表達訓練為畏途。

  3、缺乏了對口語交際課的深入理解,沒有突出口語交際課的特點。口語交際課的特點是引導學生“傾聽”“表達”“應對”。縱觀本節課,對於傾聽、表達,有要求,有訓練,而對於“應對”就完全沒有體現,沒有組織相應的活動,創設一定的情景,營造一個交際場,組織學生圍繞主題進行交際,在交際中讓學生學會傾聽、學會表達、學會應對,體現口語交際課的特點。

  基於以上的認識,我建議:

  1。減少規定的句式,讓學生自由表達,用自己喜歡的句式組織語言進行表達。當學生表達有困難時,教師再適時進行點撥指導,使指導更具實效性。

  2。對於必要的科學知識,必要的環保教育,應該與語文的相關訓練結合起來,使學生利用相關知識進行言語活動,在活動中受到環保教育。

  3。依據低段兒童的心理特點,創設一定的情境,組織生動活潑的交際活動,增加交流的機會,讓學生在活動中傾聽、表達,根據實際情況進行應對,從而使學生愛說、會說。

  另外,教師的語言還要兒童化,課件、板書都要進行美化,以適合低年段兒童的心理特點,讓這堂口語交際課生動活潑起來,上得有情有趣,有色有味。

《保護有益的小動物》評課稿3

  剛才聽了xx老師的口語交際《保護有益的小動物》現在我對這節課進行評課。

  一、這節口語交際,突出了“說名稱”、“講道理”、“想辦法”、“說名稱”同學們能積極湧躍地表現自己,說出自己知道的喜歡的小動物名稱。運用了“我喜歡”的句式完成此項任務。強化了學生對句形的訓練,“講道理”,透過交流和課件播放,加上在自己課前有閱讀積累、運用了“我知道什麼是有益動物,因為。”的句式訓練完成,使學生懂得小動物益處何在,體現了文道在結合。“想辦法”在討論中同學們能想出如何保護小動物,開啟學生的.思維、心靈的大門,增強了學生的保護有益小動物的意識。

  二、本節課從結構來講:

  1、從猜謎激趣匯入。這樣的匯入,使本課情節似行雲流水般地激起了同學們課堂說話的情趣。打開了學生心靈的天窗。然後老師一小結恰到好處

  2、老師以小動物身份介紹自己向大家示範,把學生的精力、注意點集中在小動物身上讓學生輕鬆自如地瞭解了貓頭鷹的樣子——生活習性——對人類的用處等等,不但使學生老師的介紹中掌握了說話的條理性,而且對整堂課起到了潛移默化的作用。

  3、在本節課的訓練中,採用了用第一人稱、第三人稱的角色介紹有益的小動物,這樣的訓練方式,正體現了本節口語交際突出重點,在說話訓練中,用第一和第三人稱如何表達,同時也使學生認識了各種小動物的特點和益處,從中使同學們受到潛移默化的作用在生活中向他們取長補短的啟發教育。

  4、開啟課件把學生的學習情趣昇華到更高潮:介紹小動物捕捉害蟲的方法,然後老師自然過渡,回到讓學生盡情討論發揮的階段,最後老師小結整個過程。

  三、本節課運用了多媒體,動化課件等直觀教學手段,加深了對有益小動物的印象,課堂上採用小組討論的形式給同學們盡情發揮想象力的空間。採用了不同句形,以不同人稱的方式來介紹有益小動物的特徵、習性、益處等等。同時,在討論後,有口號、有計劃、編成順口溜等。這樣在鍛練了同學們動手、動口、動腦、大膽表達的能力。同時,把整個教學內容輕鬆自如地完成了。

  總之:這節課重點突出,難點融入在輕鬆自如的教學氣氛中,老師能把主動權交給學生,發展了學生的思維,提高了他們的口頭表達能力鍛練學生的膽量,讓學生在愉快的情趣中獲取知識,給他們施展的空間。本節課同學們認識了保護有益動物的原因、道理和重要性,從而更加深入同學們保護有益動物,保護綠色生態環境的重要性和責任感,對學生起到了潛移默化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