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報告> 大學校園景觀調研報告

大學校園景觀調研報告

大學校園景觀調研報告

  隨著個人素質的提升,報告的使用頻率呈上升趨勢,不同種類的報告具有不同的用途。那麼大家知道標準正式的報告格式嗎?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大學校園景觀調研報告,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大學校園景觀調研報告1

  摘要:在短短的幾年時間裡,中國社會在不斷的進步,物質需求和精神需求都在相應的提高。社會對人才的需求及要求都在不斷的加大和提高,勢必需要提高整個國家的國民教育,國家提出科教興國戰略,而大學教育又是這個戰略中的重心。因此國家一方面透過擴大招生比率,讓更多人接受高等教育;另一方面國家透過加大對高校基礎建設的投入,使校園能滿足更多的功能需求。伴隨著市場經濟及城市的現代化程序,大學校園發展水平漸漸成為了衡量一個城市、一個區域經濟、文化發展進步的重要標誌,同時它也是為城市輸送各類高階人才的發源地。大學校園的建設也正是在這樣的環境中逐步的發展,力爭體現出新時期、新時代大學校園的新面貌、新姿態。

  本文透過對黃山學院校園景觀設計的調研,來探討在滿足校園新要求的同時,如何延續校園文脈,突出校園特色,,建立一個校園環境突出,生態效益好,景色優美的大學校園。

  關鍵詞:

  景觀設計大學校園生態人性化可持續發展

  一、校園景觀設計總體分析

  校園的景觀規劃是校園環境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它對於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起著重要作用。學校是學生的第二家園,安靜、衛生、優美的校園環境可以為師生提供課外休息活動的場所,能夠使師生觀賞到優美的植物景觀,呼吸新鮮空氣,調劑大腦,消除疲勞。同時,優美的校園環境能使學生得到美的薰陶,促進學生的身心健康發展,對學生的健康品質的塑造起著潛移默化的作用。把握校園文化的特質,深入研究校園環境特色,建立一個生態效益良好,景色優美的大學校園具有重要作用。

  1、校園背景及區位調查

  學校簡介:黃山學院坐落在風景秀麗、文風馥郁的中國優秀旅遊城市——安徽省黃山市,是一所綜合性省屬普通本科院校。高前身是創辦於1978年的安徽勞動大學徽州師範專科班,20xx年升格為本科層次院校並更為現名。學校分為南北兩個校區,現有校區面積近1800多畝,校園生態豐富、環境優美、人文底蘊深厚。

  二.調研內容及分析:

  一、校園空間劃分與佈局

  1、功能分割槽

  黃山學院南區在空間劃分上,沒有明顯的軸線,入口處一直到廣場有一個明顯的軸線關係。從大門進入後,沿著大陸一直走,以這條路為分界線,將整個學校分為兩個大的片區。劃分教學區與學生宿舍以及娛樂區域,各個功能分割槽明確,佈局合理,聯絡方便,且互不干擾。透過植物、建築、標識牌、園林小品等造園要素創造不要功能區特色。入口處設有景觀大道,兩側香樟樹高大挺拔,正對校園校訓,顯得莊嚴穩重。兩側之間種植低矮的時令花卉。

  2、交通流線

  教學區域交通流線通過幾個支流路網將一棟棟學院樓劃分開來,另外,校園內儘量避免機動車輛進入教學區域和宿舍區,以保證正常的教學活動和學生的人身安全。主要車行交通流線,位於校園外環,或少量穿過必要的教學區。

  二、景觀要素設計

  大學校園規劃設計,更應側重於建築群體空間格局、開放空間和環境設計、建築小品的空間佈置和設計。校園戶外公共開放空間,為校園中人們的學習、休閒、思考、集會以及娛樂等活動提供了物質空間條件,對這些活動的發生起很大的促進作用。

  1、水景

  自古以來,環境因水而發展,商貿因水而繁榮,建築因水而靈秀,園林因水而曠幽。入口處有一個聽淞湖,運用現代設計手法,結合石橋。石凳,湖中養有成群的鯉魚,為校園增添了一抹動人而秀美的景色,為學生們提供了學習、休閒的場所。湖邊是挺立的樹木,這些樹壽命長久,它們將成為學校的成長見證,是學校寶貴的財富。樹蔭下圍有座椅,增加了人與自然的親近。

  2、廣場

  在教學樓、食堂、宿舍等周邊的活動場所的設計中,對校園成塊空地設計成開放和諧的交流場所,體現校園自由、開放、團結和互助的人文精神。

  充分考慮人的生理和心理的需求,在建築群落和開放空間中設定景觀及相應的休閒設施,如座椅,樹池,樹陣等。尊重人們對自然的心理渴求,將子自然景觀與人工設施結合,達到人與自然的親和校園內如在逸夫樓、行政樓、教五樓,圖書館前設有集散廣場,並且建有綠化小品。以常綠樹種為主,廣場中間還有噴泉,圖書館前的徽文化廣場,以豐富的植物圍繞中間的大圓,層層遞進,這些廣場空間為整合校園文化與校園空間結構提供了機會。

  3、植物設計

  植物群落是建立綠色空間環境的基礎,堅持以植物構造景觀為主,不僅是實現可持續發展的客觀要求,也是生態意識在高校校園中的具體體現。

  黃山學院以香樟、桂花樹為主,教學區域兩側以香樟為行道樹,適應能力強。另外,聽淞湖畔有著婀娜多姿的柳樹。聽淞湖,一到春天就會出現“柳絮飄搖”美麗的自然現象。不僅美化了環境,也美化了我們的生活。宿舍樓前主要由植物配置形成景觀,透過綠化灌木帶,大片的地被植物來形成舒適宜人的環境空間。

  4、景觀小品

  大學校園景觀小品的設計要與師生達成共鳴,影響著學生的心靈,塑造學生的個性。在現代的新校區中的校園雕塑,而且還注重個性和更抽象的重視裝飾藝術和簡化,顯示了科學精神和時代精神。校園雕塑通常是:第一,紀念如浮雕紀念的事件或人物的紀念雕塑。二,象徵雕塑,意味著與某些物件或事件的片段為準象徵性的書籍,知識。第三,鼓勵雕塑,通常採取的東西聯想,鼓勵人們追求真,善,美。第四,裝飾雕塑。通常附在建築物或裝置,主要作用美化。

  以一教樓之前的小型廣場的小品設計為例。高校在雕塑景觀空間主要人口從歷史和文化,教育理念和學校的工作人員來到性質,是為了加強校園景觀和文化的精神內涵。帶來更多的活力,環境,內涵。黃山學院的雕塑“陶行知”,它位於一教樓大門旁邊。校園中還有一些小品小木亭。

  總體而言,校園景觀設計的個性化不容忽視,有自己的校園和學生的獨特個性,讓我們更加深刻的瞭解學校的文化歷史。

  結論:

  校園環境要求完整性、穩定性和統一性,要求一種具有嚴格理性和有意義的設計。校園環境應是恬靜和充滿文化氣息的空間,它的設計應創造一個戶外學習、休息、思考、交流和集會等適應學生要求的活動場所。

  在校園景觀設計中,首先要充分了解學校文化於歷史,這些積澱應該滲透在每一處景觀當中,再基於場地的合理規劃,節點的佈置,在其中表達出校園特色。另外應該對其空間進行合理劃分和有效利用,根據不同功能和需求來組織好交通流線,避免在教學區域中有人流和車流的衝突,還有學生的上課與休息的流線,避免重複和走迴路。

  校園中的各景觀要素,也應該進行分析後進行針對性的設計,水景能將景觀做的生動,體現源源不斷的知識和學習的動力,也有很好的寓意,而水景也可與小品結合,營造一處休閒、集會的場所,為學生提供更多的可停留的去處。另外,植物的選擇和配置上,也應該多選擇一些色葉樹種,營造有四季變化的空間,而配置方式則因因地制宜,結合地形、建築、小品等,突出重點,或直接以植物為竹主景,突出植物的季相變化,營造活潑的空間。黃山學院在整體規劃的基礎上突出了人文化、可持續發展、綠色校園等設計新理念,是自然環境與學校的人文環境想結合的典範。

  大學校園景觀調研報告2

  校園環境的建設可以彰顯出一所學校的整體涵養和氣質,正如校園環境呈現在人們眼前的不僅僅是校園的景觀如何,它更能夠從一個側面清晰地反映出學校的魅力與精神內涵。因此,高校普遍高度重視校園環境的最佳化,優美安靜的校園能讓同學們更好地更充分地感受到大學的氛圍、學術的氛圍,沐浴在大學的優美景觀裡,享受著大學精神陽光的洗禮。為了進一步瞭解**大學校園環境的現狀,結合我校環境現狀的優勢和存在的問題,更進一步推進校園環境建設,文學院20xx級文秘專業特成立調查小組結合多種調查方式對全校各學院學生進行資訊採集,展開深入調查。

  一、深入探究校園環境現狀

  我調查小組圍繞調查主體多管齊下、深入瞭解校園環境,透過分發調查問卷為主要方式,並根據具體情況結合調查座談會以及隨機訪問的方法協同進行校園環境的調查訪問工作,被訪者積極配合,調查工作進行的`相得益彰。我組發放問卷200份,收回有效問卷180份。同時隨機訪問了100名校內學生相繼進行了兩場調查座談會。

  透過問卷調查,我們發現同學們對校園環境的總體印象也是相當不錯的,超過60%的學生對當前總體校園環境的滿意度很高。在我校的自然環境方面,60.1%的學生認為校園自然環境很優美,38.3%的同學認為一般,只有1.7%的同學認為目前的校園環境有點差,對於校園建築景觀有53.0%的同學認為建築景觀簡單樸實,特色不多,60.7%的同學表示如果學校對校園景觀能夠進行改造創新表示很期待,可見,我校大學生對於目前的校園自然景觀是相當關注也比較滿意。在人文環境方面,50%的同學認為我校文化氛圍很好,47%的同學認為文化氛圍一般,僅僅3%的同學認為文化氛圍差強人意。依據上述調查表明,我校校園環境現狀是比較可觀的,同學們也是相當關注校園環境並且對於有些方面滿意度很高。但是,其間仍然存在著一些問題,需要各方面共同努力的。

  二、抓出問題,深入淺出齊分析

  1、自然景觀中透露出人文氣息

  在調查過程中,我們發現雖然同學們對校園環境的總體滿意度較高,但是達到53.0%的同學認為校園建築物簡單樸實,沒有太多特色,並且希望能夠推出彰顯本校特色的建築景觀。有的同學提出,是不是可以在西校區西湖的東南角建造一處亭子,既增添雅緻又方便休息。為此,我們小組成員也對此展開調查,首先我們在西校區北門展開了隨機訪問,有76%的同學認為西校區北門石壁略顯單調、空曠,89%的同學認為如果在石壁上刻有聊大校訓將會更加美觀,更加大氣,更加能夠彰顯出聊大精神。另外有86%的同學認為如果在西校區南大門的草地上增置以植被構成的聊大圖示將會別有一番氣質。

  除了對於已有景觀進行改造以外,我們還以調查座談會的形式進行探討關於東校區生物製藥旁邊小丘地的開發問題,透過討論97.8%與會人員認為此處太過於空曠亟待開發,會中與會人員積極討論各抒己見,89%的同學對於在此處置辦古樹稀林美化環境的提議非常贊成,當提及要在此處設立“思考者”的雕塑時,同學們各抒己見,69%的同學持保留意見。會議最後要求給此處起一個名字,我組一致認為“臥龍丘”一名較為合適,並可以與西校區的“棲鳳林”遙相呼應,並且在兩處設立“學生活動和思想交流基地”為同學們交流思想學術研討以及文藝活動舉辦提供一個公眾平臺,有48.9%的同學認為較為合適,15%的與會者並不同意此提議。為此,我們尊重差異,求同存異。

  2、人文氣息中注入精神理念

  另外在人文環境方面,達到90%的同學認為校園文化氛圍較好,但是其間仍然存在一些問題,透過調查我們發現,圖書館自習室不能滿足同學們的需求,座位很難找到,尤其是在考試周到來之際,其況更甚,因此圖書館佔座情況更為突

  出,如果是在圖書館內設刷卡定位裝置,即在圖書館門口安設刷卡裝置,刷卡之後立即有一處座位顯示你的學號,即為你的預定,防止濫佔座行為,實行“一人一卡一座位”的形式,有71%的同學能夠支援這一提議,由此表明圖書館是校園人文環境的核心,更是同學們攝取能量的寶庫,是同學們異常關心的校園環境系統。同時在我們調查過程中發現有66%的同學認為我校垃圾汙染情況並不嚴重,這是很令人欣慰的一點,校園的清潔程度不僅僅說明我校校園衛生搞得好更重要表明的是在(我校文化),(我校精神)的薰陶下的(我校文明)已是蔚然成風。但是,問題還是存在的。調查顯示,垃圾來源44.4%來自於小廣告的張貼,30%來自於校園內部人員隨手丟棄導致。兩大症結異常尖銳,必須採取相應措施加以遏制,除了加強舉辦校園活動之類的,加強大家的環境保護意識,引起大家重視,使保護環境的理念深入人心以外,更重要的是加強制度管理加以保障。

  3、校園環境美不美?誰決定?

  在調查中,校園環境滿意度雖較好,但是仍存在種種問題。那麼評判我們校園美不美的標準又在哪?有的同學說自然環境,有的同學說人文環境。但總結以後,我們認為自己生活在的校園還是美麗的。那麼為什麼既然多數同學認為校園美麗,還是會提出種種不滿?那麼到底應該由誰決定美不美?校園環境的美化和建設是大學文化素質教育內在的需求,面對這有些令人不滿的校園環境,同學們真正做到了什麼?學校美不美,主要是在於我們自身的保護與體會,真正從細節,從點點滴滴的小事做起,保護我們的校園,讓校園美麗的時候你不在有不滿!

  最後同學們對於校園環境提出的建議中,50%的同學認為應該加強做好重視校園環境的宣傳力度,他們認為對於校園環境應該加強做好海報宣傳或者是校媒體宣傳力度,使構建和諧優美校園環境深入人心。同時也可以加強對於學生的引導,加強思想道德教育,並且可以組織一次關於保護環境的主題講座,或者是以班級為單位,組織一次有意義的主題班會。做到人人有意識,人人負責任,細處著手,以小見大,建立長效機制。真正讓學校美麗起來!

  三、雄關漫道奈何,上下求索不捨

  顯然對於校園環境建設,我校已經做出了諸多努力並且效果非常顯著,得到了我校大學生較高的滿意度。但是對於校園環境的不斷改進和推動並且注入新的校園精神文明與活力,還有很長的路要走,可謂任重而道遠,只要抓住問題癥結,各個擊破,定能進入所願。雄關漫道奈何,吾將上下求索不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