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報告> 最新大學社會實踐報告範文

大學社會實踐報告

最新大學社會實踐報告範文

  辛苦的實踐活動已經結束了,這段經歷,相信你有很多感悟吧,那麼需要好好地作總結,寫一份實踐報告了。那麼什麼樣的實踐報告是與眾不同的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最新大學社會實踐報告範文,歡迎大家分享。

  大學社會實踐報告1

  這是進入大學後的第一個寒假,我迎來了人生第一份工作——做家教。

  作為一名師範專業的學生,做家教不僅可以為自己日後積累經驗,而且可以鞏固自己所學的知識。

  對於教人而言,我還是生手,沒有經驗,不過這並不影響我的信心,畢竟面對的只是一個初二的學生,而我已經上了大學,教她問題不大,關鍵是要把她教好,要讓她在寒假的這次學習中有所收穫,而不僅僅是消磨時間,我認為這是這份工作的最終目的。

  第一天,面對著那個學生,剛開始我還是有些緊張。不過提前做了準備:事先了解了她在哪方面薄弱,有哪些不會的題,然後制定了半個月的的計劃(當然有時也有臨時改變)。開講後,就針對她不懂的地方,按照計劃進行著,講著講著,緊張感也就沒有了。做家教的第一天覺得收穫還不小,畢竟是針對了她最不懂的地方。

  當天回家後,我把一天的課程回顧了一遍,總的感覺還是可以的。歸納一下,有幾點需要注意:

  一、在講課方面,我需要分清楚什麼是重點,不是重點的可以一帶而過,畢竟學生在上課的時候也不是一點都沒聽,針對重點的考點要詳細講解,這樣才能讓她在以後的考試中,成績有所提高。如此,才是補課之功效有所發揮了。

  二、在講的過程中,我應該耐心點,慢慢地給學生講,畢竟她才初二,可能有些我認為很簡單的對她並不是那樣的,切記不可煩躁,對她要溫和。

  三、在習題佈置和講解上,我得備課,一定要針對性的選擇一些典型的題讓學生做。不能出現做了很多題,但很多都不是重點的情況,總之就是不能讓浪費時間的情況出現。針對她基礎弱,得先強化了基礎,才能去提高層次。

  四、最後就是要和學生處理好關係,現在的很多學生對老師都有牴觸心理,她正處在牴觸較嚴重的階段,要讓她把我當朋友,而不是老師,這樣才能夠更好的溝通,使她不排斥我。

  接下來的為期半個月的教學,就在這幾點不斷的改進中度過了,在拿到工資的時候,我很開心,畢竟這是我第一次賺錢。在這一次的實踐中,我對家教行業有了更多切身的認識:

  一、現在社會,補課似乎是一種風氣。

  每個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比自己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成龍成風、出人頭地。懷著這樣的心理,每個家長對自己孩子的學習都非常重視。特別是大中城市的家長,孩子的學習成績差或成績下降,就忙著為孩子請家教,想急忙把孩子的成績提上去,導致形成了補課的風氣。有的家長看到別人家的孩子補課,就擔心自己的孩子不補課會落後,於是明明自己的孩子成績不是很差,也讓孩子補課,這種動機當然是好,但是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不可盲從。這導致有的孩子補課不僅沒有學到更多有用的東西,甚至成績還不如從前。所以要看自己孩子的實際情況而定。

  二、家長往往認為家教是教孩子學習的,與學習無關的事情,家教是不應該做的。

  如果家教與孩子進行一些娛樂活動、談一些課外話題等,有的家長對老師就“刮目相看”,認為這個家教是不合格的,耽誤孩子學習時間,誤導孩子。其實,家教和學校的老師一樣,只是講課的地點不同罷了,也需要和孩子進行溝通和交流。因為這樣,可以融洽師生關係,增進師生友誼,使學生在老師面前可以暢所欲言。

  三、當家教的過程,其實就是人與人交流的過程。

  在這之中,大學生可以提前感受下社會是什麼樣的,在和家長交流的過程中,你可以明白僱主和員工之間大概就是,你要拿錢,你就要搞好和僱主的關係,這樣你才能夠讓僱主心甘情願地把錢給你,把孩子放心地交到你手上;在教學的過程中,你也可以在教導過程中,不斷地發現問題,不斷地改進,問問自己怎樣才能讓學生學的更好,讓他們真真正正的在你教的過程中,在腦中領悟到知識的本質,而不是侷限於淺顯的表層。搞好你與學生的關係,讓學生喜歡你,搞的好,父母聽到孩子說你補的好,以後就會繼續用你給孩子補課,這樣你就多了份固定的工作。

  四、責任心是很重要的一個問題。

  家長本著自己的錢賺的不容易,當然在挑選家教的時候會比較嚴格,不過只要學生真心想去當這個家教,綜合各方面,家長應該是會選擇有責任心的學生,而不是那種看上去吊兒郎當的。

  五、用心和學生溝通,做他們的朋友。

  我們都要用心的去做每一份事,做家教如此,做任何其它的事亦是如此。

  經過這一次的寒假實踐,我不僅進一步瞭解了社會,在實踐中增長了知識,鍛鍊了自己的才幹,培養了自己的韌性,而且獲得了一些社會經驗,最重要的是在實踐中也找到了自身的價值。

  我們早晚都要走出校園,走進社會大染缸去。作為一個大學生有別於中學生就在於大學更重視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尤其在注重素質教育的今天,社會實踐活動是學校教育向課堂外的一種延伸,一直被視為高校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新世紀優秀人才的重要途徑。實踐,就是把我們在學校所學的理論知識,運用到客觀實際中去,使自己所學的理論知識有用武之地。只學不實踐,那麼所學的就等於零。理論應該與實踐相結合。

  因為環境的不同,接觸的人與事不同,從中所學的東西自然就不一樣了。要學會在實踐中學習,在學習中實踐。實踐有助於當代大學生學習知識並拓展知識面,是鍛鍊和提高能力的有效途徑;同時實踐也是大學生接觸社會,瞭解社會的途徑,實踐可以擴大大學生與社會的接觸面,豐富個人在社會競爭中的經驗,以便在畢業後能真正地走入社會,適應國內外的經濟形勢的變化,在生活和工作中很好地處理各方面的問題;實踐更是大學生服務社群,回報社會的一種良好形式。

  我積極的倡議當代大學生走出校門積極參加社會實踐活動,在社會鍛鍊中尋找自我價值,我們來到大學的目的就是學到先進的科學文化知識更好的服務社會,所以我們更應該儘早地瞭解社會的需求來提升自我各方面的文化知識和素質,便於我們走向社會時更準確地找到自己的位置為社會服務。

  為了我們今後更好更快地投入到社會當中去,為了我們早日實現我們的人生價值,為了能夠更順利的工作用自己的所長服務於社會,讓我們積極投入到社會實踐中去吧!

  大學社會實踐報告2

  20xx年學生進一步走近世博、服務世博、奉獻世博,促使青年學生在實踐中受教育、長才幹、作貢獻,共青團上海師範大學委員會根據世博局和上級團組織工作要求,結合世博會志願者工作進度,透過寒假社會實踐鍛鍊師大世博志願服務隊伍,為和諧社會建設獻計獻策,以實際行動迎接世博會的順利召開。

  一、活動口號

  師大手牽手 世博心連心

  二、參與物件

  全體師大學生,尤其是入選的世博會志願者候選人

  活動形式:萬名學子進社群,千篇調研察民情,百支團隊獻才智,十大技能促成長

  四、活動主題

  在世博會倒計時之際,本著貼近生活、貼近實際、貼近群眾的原則,組織萬名學子走進自己所住的社群(居委行政村),針對居住地發展中群眾關注的熱點、難點問題開展形式多樣的調研,結合大學生的專業,形成千篇調研報告,組織百支入圍調研團隊為居住地發展提出改善對策、建議,貢獻大學生才智。每位世博志願者候選人,尤其是管理崗位志願者候選人必須以個人或團隊形式圍繞以下調研主題開展調研。

  1.世博文明社群建設調研:組織世博會志願者候選人利用假期走進所居住的街道、居委、行政村,開展各類世博知識、文明禮儀等宣講活動;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根據所學專業,圍繞居住地建設、管理中需要改善的問題、社會熱點、民生需求,開展問卷、訪談、網路調研等,形成調研報告,為迎接世博會獻計獻策。

  2.居住地困難群體現狀調研:組織世博志願者候選人聯絡居住地相關部門,尋找居住地有困難、需要幫助和關心的殘疾人、民工子女等弱勢群體,在春節前後透過參與策劃組織開展慰問、聯歡、捐款、捐物、結對等形式的活動。在活動中開展相關調研,分析制約困難群體生活水平提高的因素,揭示問題產生的原因,提出最佳化社會結構的應對策略。

  3.各地誌願服務開展情況調研:依託“愛心學校”專案優勢,圍繞居住地各類人群的需要開展有針對性的服務。透過世博歷史、世博禮儀、世博英語等內容的教學,在社群周圍的地鐵車站等公共場館開展城市環境保護、文明出行、微笑禮儀等實踐活動,提高居住地居民文明素養。走訪實踐單位,調研居住地各類志願服務開展情況,結合即將開展的世博會志願服務工作,為進一步推動師大學生志願服務活動發展建言獻策。

  4.世博會志願者拓展培訓調研:依託紅十會等優勢,組織世博會志願者候選人接受應急救護、艾滋同伴等培訓,開展造血幹細胞志願服務、夕陽關懷、特殊兒童陪伴、健康心理調適等專項服務,拓展世博宣講、世博英語、公關禮儀、環保知識等能力,實現在社會實踐中增強服務能力的目的。走訪有西部支教或工作經歷的校友,瞭解他們的成長故事,明確青年責任,把個人理想與社會理想有機結合起來,樹立自覺成才的理想。

  五、活動流程:

  總結展示 3月5日-3月xx年輕的我並沒有絲毫的感到過累,我覺得這是一種激勵,明白了人生,感悟了生活,接簇了社會,瞭解了未來.在餐廳裡雖然我是以傳菜為主,但我不時還要做一些工作以外的事情,有時要做一些清潔的工作。

  在學校裡也許有老師分配說今天做些什麼,明天做些什麼,但在這裡,不一定有人會告訴你這些,你必須自覺地去做,而且要儘自已的努力做到最好,一件工作的效率就會得到別人不同的評價。在學校,只有學習的氛圍,畢竟學校是學習的場所,每一個學生都在為取得更高的成績而努力。

  這裡是工作的場所,每個人都會為了獲得更多的報酬而努力,無論是學習還是工作,都存在著競爭,在競爭中就要不斷學習別人先進的地方,也要不斷學習別人怎樣做人,以提高自已的能力!記得老師曾經說過大學是一個小社會,但我總覺得校園裡總少不了那份純真,那份真誠,儘管是大學高校,學生還終歸保持著學生的身份。 而走進企業,接觸各種各樣的客戶、同事、上司等,關係複雜,但我得去面對我從未面對過的一切。記得在我校舉行的招聘會上所反映出來的其中一個問題是,學生的實際操作能力與在校理論學習有一定的差距。在這次實踐中,這一點我感受很深。

  在學校,理論的學習很多,而且是多方面的,幾乎是面面俱到;而在實際工作中,可能會遇到書本上沒學到的,又可能是書本上的知識一點都用不上的情況。或許工作中運用到的只是很簡單的問題,只要套公式似的就能完成一項任務。有時候我會埋怨,實際操作這麼簡單,但為什麼書本上的知識讓人學得這麼吃力呢?

  這是社會與學校脫軌了嗎?也許老師是正確的,雖然大學生生活不像踏入社會,但是總算是社會的一個部分,這是不可否認的事實。我們也要感謝老師孜孜不倦地教導,有些問題有了課堂上地認真消化,有平時作業作補充,才能比一部人具有更高的起點,才有更多的知識層面去應付各種工作上的問題,作為一名新世紀的大學生,應該懂得與社會上各方面的人交往,處理社會上所發生的各方面的事情,這就意味著大學生要注意到社會實踐,社會實踐必不可少。

  畢竟,3年之後,我已經不再是一名大學生,是社會中的一分子,要與社會交流,為社會做貢獻。只懂得紙上談兵是遠遠不及的,以後的人生旅途是漫長的,為了鍛鍊自己成為一名合格的、對社會有用的人才,很多在學校讀書的人都說寧願出去工作,不願在校讀書; 而已在社會的人都寧願回校讀書。我們上學,學習先進的科學知識,為的都是將來走進社會,獻出自己的一份力量,我們應該在今天努力掌握專業知識,明天才能更好地為社會服務。

  大學社會實踐報告3

  這次社會實踐的時間為七天,參加隊員有六名。在這短短的幾天裡,我們主要開展了四項較大的活動,下面我就簡要的進行一下彙報。

  一、“放飛孩子的夢想,托起明天的太陽” 主題班會。

  在班會上,我主持的專題叫“美麗照片,精彩北京”,做這個活動我的初衷是想借照片展示給沒到過北京的山村孩子們一個感性的認識,那些照片都是我去下鄉之前親自到北京各大景點拍攝的(包括天安門、人民大會堂、歷史博物館、人民英雄紀念碑、故宮、新華門、中央電視塔、中華世紀壇、中國農業大學、北京大學、清華大學等)。

  我的這個專題在班會上是第一部分。當我給孩子們一張張地做講解的時候,孩子們那種渴望知識的眼神深深的打動著我、震撼著我,勤奮、刻苦、努力、上進是在場的每一個孩子都具備的,從他們那雙充滿求知慾的眼睛裡,我可以清清楚楚的看到。

  和孩子們一起的幾個小時裡,我過得快樂而充實,彷彿又回到了自己的童年,當學生代表給我們佩帶紅領巾的時候,我真的很激動,激動的程度不比我第一次帶紅領巾的時候差;當孩子們用洪亮的聲音唱著《好一朵茉莉花》時,我不知為什麼,也許是一種衝動。我的眼睛開始模糊了,我想我真的是被他們感動了,被他們的純真、活潑、樸實感動了。

  在這些孩子的身上,我真正體會到了“從絕望中尋找希望”這句話的深刻含義,讓我感覺到我的做法是對的,如果這次活動能增強他們對未來美好的憧憬,那我們的這個活動就算是成功了!

  我們的這次活動得到了當地領導、老師、同學的一致好評。其實我們的活動時間是有所改變的,不是嚴格按照計劃的。計劃是到達的第二天開展這個主題班會的,但我們到達的那天已經是晚上六點了,食宿問題還沒有安排妥當,所以第二天開展活動的條件根本不具備,我們就馬上開會,一致透過決定第三天再做。實際證明,我們的調整很正確,主題班會因為準備的充分,所以開的很成功。這也告訴了我們在以後的工作中,根據實際情況,適當調整計劃是很必要的。

  二、走訪農民,尋找科技帶頭人。

  為了儘快瞭解舊堡村,我們第二天一大早就和村幹部進行了座談,座談會的地點就在村委會,形式很簡單,但內容卻很充實。

  村幹部介紹說:“舊堡村共一萬三千畝耕地,二十六眼機井,平均三、四畝地就有一眼井,不算缺水。種植的主要作物是玉米,其他還種一些蔬菜,象豆角,西紅柿什麼的。養殖業也不算發達,正處在剛剛起步的階段,還沒有形成什麼規模,主要品種比較單一,就豬、牛、雞等傳統品種,特種養殖還沒有。”

  我是農大東區學機械的學生,這次下鄉的目的有一個就是調查一下農業機械在農村的普及程度和農民需要什麼樣的機械。但當我問到這個問題時,村幹部很乾脆的回答:“我們村根本不存在農業機械化,一切農活全部由農民手工去做,完全是原始的東西,不存在什麼機械化。”當時我真的很驚訝,問他們為什麼不用一些機械代替人來做這些重複性很強有很繁重的工作時,他們是這樣回答的:“如果都機械化了,那不就有更多的剩餘勞動力了?”我想農民他們是有自己的想法的,也許他們就是這麼認識的,我們的任務是來調查的',在短短的幾天裡,我們不可能改變他們的思想,就沒有在往下追問。

  於是我就轉換話題,說:“在現在的這種耕作過程中,有沒有哪種工作是農民認為比較繁重的,希望由機械代替的?”村幹部想了想說:“現在有一個問題就是玉米杆被收割後,剩餘的部分,一部分在地裡,一部分在地上,農民處理起來比較費勁,現在全憑農民用鋤頭一棵一棵的往出挖,又費時又費力。希望能有一種機器代勞。” 我個人認為,市場上應當有這種機器,只不過當地的資訊不是很豐富。打算回來在網上或者從別的渠道幫農民們找找,如果真的沒有的賣,那下次學校再舉辦創新大賽,我就做這個機器了。

  其他的隊員也就他們自己的專業問了些問題,例如,學法律的就比較關心農業的法規政策等問題,像稅費改革什麼的;學化肥的就問的是作物的一些疾病。在他們問的時候,我就仔細地聽,然後認真地作筆記,我想雖然這些跟我的專業不相關,但是多知道一些總沒有壞處。

  座談大概持續了兩個小時,我們對舊堡的總體情況有了個整體的認識,但光聽村幹部講,是絕對不能完全瞭解的,所以我們決定下午親自到農民家裡去看一看。

  吃過午飯,我們來到一家養羊的專業戶,它是全村開始養羊較早的一家,直到今年已經5年了。我們去的那天是下午,正好他丈夫趕著羊群去放羊了,家中只有女主人和3歲的小女兒在,15歲的大女兒今年開學上初二,放假去學校補課了。

  她家養羊的數目是全村最多的,現在有70只大羊,30只小羊,最多的時候有140只呢;總共有8畝半地,除了七分種的是胡蘿蔔,其餘種的都是玉米,每年收穫的胡蘿蔔和玉米都用來餵羊,但據她所說,這些是遠遠不夠的,還需要一定量的放牧。雖然國家現在正在實施“退耕還林”政策,明令禁止放牧,但如果不放牧,只讓羊吃飼料是根本吃不起的,起早貪黑的幹上一年,說不定還會賠上一、兩千呢,所以他們不得不偷著放。

  她家有一隻母羊的肚子右側偏下的地方有一軟的疙瘩,是去年冬天發現的,請獸醫來看過,做過一次手術,開啟後疙瘩裡邊是小腸,沒敢動,又給縫上了,其間,這隻母羊還生育了小羊,這個疙瘩也沒有遺傳給小羊,小羊現在很健康。為了趕在他們放羊之前看到那隻母羊,第二天我們起了個大早,對他們家進行了回訪,並給那隻羊拍了照,打算回來向學校的有關專家教授請教一下。

  為了節約時間,我們制定了十六字的訪問過程,即“贈送資料、說明來意、瞭解情況、記錄問題”。有了明確的過程,我們訪問起來,越來越得心應手了。

  接下來,我們又走訪了另一家以養羊為主業的養殖戶,與上一家相比顯得正規了許多,有專門的羊舍,而不是簡單的羊圈,羊的品種也很統一——小尾寒羊。

  他家之所以能有如此大的規模,是因為他貸了20萬元的款,也是全村一次性貸款貸的最多的。當我們問起對貸款風險的看法時,他是這樣回答的:“只要你把所貸的款都投到專案上去,然後一心一意的去幹,一般是不會賠的,就是賠了,像你建的羊舍,買的羊,也足夠還貸款的,其實風險是很小的,重要的是你認真去對待。”他還很誠實的告訴我們,在貸款方面,除了要把專案計劃認認真真做好,憑關係,找路子,也是很重要的。

  在養羊的過程中,他遇到了許多實際問題。一是飼料的貯藏,今年他花了9000元建了一個貯藏飼料的大坑,但是到現在一直不敢用,因為還沒有經過科學的論證,如果這貯藏大坑設計的不合適,貯藏的飼料到冬天就會腐爛,貯藏的飼料腐爛了是一筆不小的損失,羊又不能不喂,還要去買飼料,這時的飼料是很貴的,所以裡外裡就虧了許多,所以一直不敢投入使用;二是農民或者說是養殖戶急需貯存青杆和黃杆所能獲得的營養價值的具體資料表,要是有了這樣的表,農民就可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選擇青貯還是黃貯了,從而獲得更大的經濟效益;三是市場上沒有一種可以專門用來餵養羊的飼料,要是有這麼一種羊飼料,農民們也就不用貯存飼料了;四是農民已經有了作胚胎移植的願望,但苦於沒有技術,如果有哪位教授有研究這方面的可以與他們合作,他們願意提供羊等基本材料,實驗成功後的具體事宜還有待於進一步的商量。其實,這個農民的這種思想已經是“公司+農戶”的最新的經營模式的雛形了。看來,有些農民的思想已經很先進了。 就這樣,那天我們走訪了3家,在後來的幾天裡,我們又走訪了13家,這次共走訪了16家。收穫真的不小,常常被有思想、有遠見、有決策的農民所感動,更被他們的勤勞、樸實的品質所折服。

  三、建立“中國農業大學農村發展研究會舊堡農業科技服務站”,與當地進行長期合作。

  建立這個服務站的目的或者說是初衷就是使我們農大的學生與農民保持密切的聯絡,充分了解農民的需求,在我們的學習當中,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有所側重,真正做到學有所用,這樣,我們學習起來就更有動力了;同時,農民也能得到真正的實惠,首先,我們所提供的資料、資訊都是免費的,沒有經濟利益在其中,也就不存在什麼欺騙,不像有些種子公司賣假種子可以得到更多的利潤卻不顧辛苦一年而顆粒無收的農民,我們不會;其次,是長期合作,農民可以隨時把遇到的比較棘手的問題透過服務站告訴我們,要是我們能解決、有把握的東西,會毫無保留的告訴農民,如果我們解決不了,或者把握不大,我們也會負責的告訴農民,讓他們先等等,我們會替他們去請教學校裡專家、教授們。

  畢竟,我們是全國重點大學,是全國最棒的農業大學,擁有農業方面的權威人士,相信他們也肯定願意幫助農民的。我們願意起一個橋樑作用,一個視窗作用,讓農民和教授見上面、說上話。我們的教授們也許會從這些問題當中,得到些靈感,說不定有更多的新科技成果誕生呢!學生、農民、教授三方面都受益的一件事情透過建立一個農業科技服務站就能實現,而受益多少就要看日後服務站的運作情況了。讓我們共同努力吧!

  這次建站我們主要做了以下幾項工作:

  1、制定“中國農業大學農村發展研究會舊堡農業科技服務站”管理制度的暫行辦法;

  2、經過走訪農戶,對農民進行了解,確定農業科技服務站站長以及舊堡村科技帶頭人;

  3、 向農業科技服務站捐贈圖書、光碟等資料,其中部分留在服務站作為儲存本;

  4、由於怕耽誤農民的時間,我們決定為農民送書到家,加強對服務站的宣傳。

  四、農事實習。說起來是很簡單的活,就是給玉米地鋤草。

  不過這可是我長這麼大以來第一次幹這種活。一開始不會鋤,亂鋤一氣,草沒鋤掉幾棵,手上倒磨出了幾個泡,後來慢慢的掌握技巧了,也鋤的快多了,不一會我就把一壟鋤完了。玉米地裡不透氣,很熱,我這才親身體會到了農民們的不容易,作為農大的學生應該給農民辦點實事,更堅定了我把農業科技服務站建下去的決心。

  以上是我對主要活動進行的簡要介紹,其中穿插了一些感想,下面我要對整個活動談一些感受:

  1、“團隊精神、共同合作”在工作當中的重要性。

  每個人對每件事的看法不會是完全相同的,所以處理事情有分歧是很正常的,但隨著大家相互的逐漸瞭解,分歧會慢慢減少,工作開展也會越來越順利。只有大家的思想統一了,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工作才能順利出色的完成。

  2、宣傳工作和前期準備工作在整個工作中的重要性。

  “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這句話都被人說爛了,可只有經歷以後才能體會到它的真正含義。你要開展一項活動,如果宣傳工作做的不到位,沒有人來參加,活動怎麼能開展下去呢?即使你準備的再充分再也白搭,給誰看呢?如果你前期準備的不夠充分,觀眾或者說參與者一多,你準備的不夠充分,肯定就會手忙腳亂,更別提發揮水平了。 從這次活動中,我充分認識到準備工作是一切工作的前提,只有做好充分的準備才有可能出色的完成任務。

  3、我覺得做一件事情只要你努力了,用心去做了,不管結果怎樣都是成功的!

  這次的社會實踐我的收穫很大,感受也很多,以上只是一部分,請老師給予批評、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