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讀後感> 學生水滸傳讀後感

學生水滸傳讀後感

學生水滸傳讀後感

  當閱讀完一本名著後,你有什麼體會呢?何不寫一篇讀後感記錄下呢?想必許多人都在為如何寫好讀後感而煩惱吧,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學生水滸傳讀後感,歡迎閱讀與收藏。

學生水滸傳讀後感1

  陽光明媚的中午,我讀完了《水滸傳》這本名著。頓時,我不得不讚揚施耐庵的寫作手法!施耐庵博古通今,才氣橫溢,35歲曾中進士,後棄官歸裡,閉門著述,與拜他為師的羅貫中一起研究《三國演義》。

  所以,他寫出來的作文栩栩如生。《水滸傳》這本書裡講了108為英雄好漢,例如:林沖,武松,魯智深,柴進,史進,宋江……《水滸傳》這本書是中國歷史上第一部用白話文寫成的章回體小說,書裡的故事繁多,這學期,我們才學了《林沖棒打洪教頭》這篇課文,我就迫不及待的想看這本書,果然,十分好看。本書透過描寫各個英雄逼上梁山的不同經歷,成功塑造了一百零八位綠林英雄好漢的獨特形象,經過幾百年的流傳,謙恭仁義的宋江,粗中有細的魯達,勇猛率性的武松,魯莽粗大的李逵等眾多英雄人物形象早已深入人心。在書中,所有的人都有自己的外號,魯智深的外號是“花和尚”,既有趣又生動。

  張都監十分可惡,欺騙武松,用了一個計想陷害武松,說他是賊,把他抓了起來,武松一氣之下,殺了張都監,張團練,蔣門神三人……這些故事栩栩如生,沁人心脾。讓我身臨其境。傲慢無禮,自以為是,跋扈囂張的洪教頭最終被足智多謀的林沖“吃”了一棒;黑旋風—李逵喪母,殺了吃他母親的四隻老虎;這些精彩的故事,把我“吸”了進去,再也出不來了!《水滸傳》的精彩內容,等這你去發現!

學生水滸傳讀後感2

  暑假期間,我閱讀了四大名著之一《水滸傳》,它的作者是施耐庵。

  故事發生在北宋年間,高俅、高廉、蔡京等一批像吸血蟲一樣的統治者,致使晁蓋、宋江、林沖、吳用、公孫勝等英雄好漢在逼上梁山共聚大義,劫富濟貧,最終在梁山泊聚集了一百零單八好漢。

  整個故事令我敬佩的人物是托塔天王晁蓋、及時雨宋江和軍師吳用。

  托塔天王晁蓋:有難相助。段景住的“照夜玉獅子馬”被“曾家五虎”搶奪了去,晁天王立刻親自率兵攻打曾頭市搶馬,不幸被曾頭市的教師史文恭用毒箭射死。讀到這裡我非常感動,因為晁天王連一匹馬都要誓死相救,這種精神是多麼的難能可貴!

  及時雨宋江:仗義疏財。宋江平時只好結識江湖好漢,只要有人來投奔他,無論高低,都要留下來供養,走時盡力資助。且好行方便,常常排難解紛,散施棺材藥餌,濟人貧苦。所以,稱他做“及時雨”,把他比作天上能救助萬物的及時與一般。

  軍師吳用:聰明機智,是個很好的指揮官!

  我最痛恨的是人是:高俅,陰險狡詐,心胸狹小,其內心是一個“窮人”,有了錢以後就拼命地壓制其他的窮人,之所以高俅對梁山一直存在偏見,絞盡腦汁加以陷害,主要是因為林沖,宋江,晁蓋,柴進等人對高球有所得罪。林沖,欺負他的乾兒子,宋江,在軍事上打敗高俅數次使高俅在朝堂上失去顏面,晁蓋貌似沒有正面與高俅衝突,但是與高俅同為朝臣並且關係密切的蔡京,其子因為江州法場一事受到梁山打擊,柴進與高廉發生衝突,並且高廉因此喪命。高俅心胸狹窄吃不得虧的',所以他成為水滸中第一反面角色。

  我喜歡《水滸傳》,不僅是因為它的內容精彩,而且還非常喜歡那裡的英雄人物,它使我百看不厭。

學生水滸傳讀後感3

  初讀水滸傳,覺得裡面的故事有點荒唐。好漢林沖被奸佞誣陷卻無處伸冤;曹蓋等人在綠林打劫的卻被稱為好漢;英雄魯智深行俠仗義卻落得個落荒逃跑的命運;粗莽漢李逵這種濫殺無辜的人也能在江湖中立足;梁山好漢本以佔山為王,且力量足以和朝頂對抗,為何還要替朝廷出力,導致最後梁山落了個淒涼的結局……

  這些都使我不解,我不明白施耐庵為何要這樣落筆。我在疑惑之餘,被裡面的故事情節深深得吸引,我廢寢忘食、夜以繼日得讀完水滸傳,讀到第三遍時,才明白作者的深意。

  讀完水滸傳,我才明白了其中的“荒唐”。這些荒唐,是當時那個朝綱腐敗、民不聊生的社會造成的。正是朝廷腐敗、徽宗昏庸、小人當道,才有了好漢林沖被高衙內和好友設計陷害,流放路上受盡折磨,幾次三番地遇險,差點丟了性命;正是當時社會民不聊生,老百姓處於水生火熱之中,才有人打著“劫富濟貧”的旗號搶劫官府、富商,並受到尊重;正是那個社會朝廷力量日益變弱,遭遇內憂外患的局面,才有各地好漢揭竿而起、佔山為王,與朝廷作對。

  不過也正是那個社會,那個社會的忠君報國的主流思想,才導致了宋江掌權後,要把梁山這艘船駛向朝廷,像皇帝靠岸。但是那個奸佞當道的朝廷、昏庸無能的皇帝卻不是梁山的港灣,所以,梁山最終被小人所滅,真是嗚呼哀哉!悲哉!

學生水滸傳讀後感4

  最近,我讀了四大名著之一的《水滸傳》,讀完後,我被梁山好漢的正義凜然和他們情同手足的義氣所深深感動。

  這部書表現了一群不堪暴政欺壓的好漢們,聚義梁山泊,直至招安而失敗的全過程,從這部經典的農民起義小說中,反應了作者施耐庵對朝廷黑暗和統治者昏庸的強烈的不滿和憤慨。

  《水滸傳》中塑造了多位形象鮮明的好漢,比如一身正氣,視死如歸的魯智深他們豪爽粗狂卻不失風度;待人誠懇、正氣凜然的宋江和盧俊義;勇猛異常的關勝、董平等,幾乎沒人能與之匹敵;吳用和公孫勝的計謀與智識也令人驚歎,像這樣性格的鮮明人物還有許多。

  在這一百零八位好漢中,我對花和尚魯智深印象頗深。為什麼他叫花和尚呢?因為他身上紋了許多紋身,他還特別喜好喝酒,但是這只是表面,實際上他是一位重情義、重義氣、充滿正義感的英雄。雖然性格豪爽粗獷,卻富有智慧,而且膽大心細。在打死鎮關西后,他不慌不忙不像別人殺了人就跑,而是指著鎮關西罵“你詐死,別以為灑家不知,等會兒灑家再與你理會”,然後從容不迫地離開;放走金老漢時還拿條板凳坐了兩個時辰,估摸人走遠了他才走,這充分體現了他的智慧和膽大心細;在史進去打抱不平被抓後,魯智深暴跳如雷,拎起禪杖就要去殺知府,卻被識破,又被抓了起來,面對審問時,他又充滿正氣地說:“我就是來救人的,既然被抓,無須多問,只殺便是!”

  這充滿氣概的言語讓我為之傾倒。他的正義和捨己救人的品質值得我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