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讀書筆記> 《沉睡的人魚之家》讀書筆記(精選5篇)

《沉睡的人魚之家》讀書筆記

《沉睡的人魚之家》讀書筆記(精選5篇)

  認真品味一部名著後,相信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收穫,讓我們好好寫份讀書筆記,把你的收穫和感想記錄下來吧。千萬不能認為讀書筆記隨便應付就可以,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沉睡的人魚之家》讀書筆記(精選5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沉睡的人魚之家》讀書筆記1

  前幾天在火車站看到了好幾本沒看過的東野圭吾的書,由於時間原因只隨手拿了一本。回家後買了其他的電子書,第一本開始看的就是《沉睡的人魚之家》。

  讀到書名和簡介時以為會是一個獵奇驚悚向的故事,但書中對於科技的重點描寫淡化了這種感覺,即使看到角色們認為瑞穗是一個活死人,也不會感到害怕。

  看到星野與燻子之間暗生情愫時,擔心會出現慘烈修羅場,大概是因為我尷尬癌吧……不想看婚後人士們太糾結的感情戲……而且感覺這玷汙了星野一開始為了科研與服務而奉獻的精神。

  燻子變裝參加募捐的橋段中,當志願者發現她站在遠處看時,我就感覺那個人是燻子,看到她自稱房子時還很驚訝,並因她提出的意見而感到氣憤。不過當房子找到燻子,二人交換了真實想法後……我頓時覺得這本書裡的角色,真的都是非常善良的人!

  由於經濟原因和對自身的不自信,下午我剛剛放棄了去香港讀特殊教育的大學志願,看到一連兩位特教老師都為瑞穗細心考慮、併為她創造自己心目中最好的教育方式,不禁覺得自己實在是太淺薄了……

  我一直希望瑞穗是活著的,所以直到若葉說漏嘴導致燻子生氣時,我才意識到燻子的一廂情願可能真的會傷害到很多人,並覺得她對女兒的愛變成了一種可怕的執念。

  然而在劍拔弩張嗎生日派對事件後,緊張的氣氛消失了,我真心希望燻子所期望的平凡生活可以持續下去。不過說實話,看到“瑞穗站在她旁邊”這句話對於黑燈瞎火躺在床上看手機的我來說除了驚喜之外還感覺太驚悚了!

  我曾祈禱過瑞穗是真的醒過來了,千鶴子在電話裡說她身體狀況急轉直下是在準備一個驚喜,但我還是預料之中地錯了。我開始看第一章時從沒想到這是本有催淚功能的書,但當燻子描述她看到瑞穗對她告別的場景時,我就一直哭到了看完整本書為止。

  瑞穗為了幫助若葉而溺水,活過三年直到父母與身邊的人都有所成長,又在真正離開人世後拯救了曾對她驚鴻一瞥、正患病等待器官捐贈的男孩。她是這本書裡最溫柔的人啊。

  《沉睡的人魚之家》讀書筆記2

  這是一個關於“死亡”的故事,也是一個關於“生命”的故事,會讓所有人陷入沉思。

  主人公燻子在即將和出軌的丈夫離婚迎接新生活的時候,女兒瑞穗的一次事故徹底改變了她的人生。瑞穗在一次游泳的時候意外溺水,昏迷不醒,醫生判斷瑞穗的大部分腦組織已經死亡,建議做腦死判定,同時詢問他們夫婦是否接受器官捐贈。

  這裡需要解釋一下,日本的法律規定,處於植物人狀態的患者如果做了腦死判定,就可以認定患者已經死亡,即便患者還能借助人工呼吸機繼續呼吸,即便心臟還沒有停止跳動。而只有接受器官捐贈的人才會做腦死判定,如果拒絕捐贈器官,就沒有必要做腦死判定,而患者就一直以植物人的狀態活著。

  思考了一夜,燻子夫婦準備答應器官捐贈,可就在這個時候,他們發現瑞穗的手動了一下,很微弱,燻子的丈夫甚至覺得這是錯覺。但燻子堅定的認為瑞穗還活著,她拒絕做腦死判定!

  因為燻子丈夫的公司是做相關機器的。他們給瑞穗裝了自動呼吸器,並透過電流控制來活動瑞穗的身體,這使得瑞穗看上去和別的小朋友一樣,只是睡著了而已。燻子就這樣照顧了瑞穗三年!這在醫學上也是個奇蹟。對於能夠一直照顧瑞穗這件事,燻子非常幸福,並不覺得辛苦。

  可是在外人看來,燻子每天照顧的只是一具屍體!這讓燻子很受打擊;同時,燻子又親眼目睹了一個小朋友因為日本幾乎沒有人捐贈器官而失去了生命,她的內心更是備受煎熬,她很痛苦,重點是死去那個小朋友的父母很理解不願捐贈器官的父母,對於“她這種人”並沒有任何怨言。痛苦掙扎過後,她把這一切歸咎於日本的法律。

  小說的高潮部分是,燻子拿著刀抵住瑞穗的心臟,在警察面前質問“請問,如果我殺了我的女兒我會是殺人犯嗎?”,“如果我女兒是一具屍體,那我就不是殺人犯;如果你們承認她沒有死,那我就是殺人犯是嗎?”,“請叫你們的專家過來,我就想知道我女兒現在是不是屍體!”她歇斯底里又邏輯清晰地丟擲一系列問題,就是想告訴大家,我女兒不是屍體!

  最後,在一個凌晨,燻子聽到有人叫她,她睜開眼看到瑞穗站在床邊,告訴她“媽媽,謝謝你為我做的一切,我很幸福,真的很幸福。再見”她跑到瑞穗的身邊,發現各項指標都在惡化,她這才知道,瑞穗是現在才離開的。她很平靜,這幾年對瑞穗所做的一切也都是值得的。最終,她當然把瑞穗的器官捐贈了。

  很多時候,我們以為死亡是一個瞬間,其實,死亡是一個過程。

  《沉睡的人魚之家》讀書筆記3

  又一部東野圭吾老先生的傑作,本以為也是一部邏輯推理性小說,沒想到從開篇到結尾讀起來都是暖暖的,講述了一個女孩瑞穗因意外溺水導致腦部缺氧,而被醫生判定為“鬧死”,並提議希望父母能提供器官捐獻,卻因為弟弟來看望昏迷不醒的姐姐時的談話,導致女兒似乎有了一絲的觸動,但醫生說不一定是真的觸動,因為腦波沒有一絲的波動,而此時此刻的父母無法接受心臟還在跳動的女兒就是死亡,而拒絕捐獻。

  在接下來的三年裡,瑞穗用了世界上最先進的科技,能機械的動,機械的笑,並且還不斷的長高,在媽媽眼裡女兒還活著,外人無法理解媽媽的愛,說她是為了滿足自己內心而讓女人這般機械的活著,直到有一天媽媽在夢裡看到女兒來道別,謝謝媽媽這麼多年的關照,夢醒後,女兒的身體發生了變化,媽媽坦然的接受了女兒真的離開了,並主動提出器官捐獻,把她的心臟移植到另一個男孩身上,男孩莫名的感到身體上有種奇怪的花香,因為那種花正式瑞穗生前所喜歡的花。東野圭吾透過細節和心裡活動,把複雜的人心展現的很是真實,人性善裡的惡,惡裡的善。

  《沉睡的人魚之家》讀書筆記4

  燻子強大的內心和她的固執卻成了身邊親人的困擾。他們或恐懼,或鄙夷,或輕視,要麼覺得燻子神經不正常,要麼就是符合她給她安慰。但實際上,神經科醫生從未鬆口過對瑞穗腦死的界定,而燻子身邊的人都已經默認了瑞穗的死亡。它不過是一具行屍走肉,卻被它的母親自私地當成安慰自己的玩具。

  燻子參加了為雪乃而成立的募捐小組。她困惑地提出“花費巨資靠維持裝置維持一個沒有意識無法溝通的生命,讓需要器官移植的生命無果的等待是件殘忍而自私的事情”的觀點。雪乃的父親認為接受移植手術是接受善意的施予,絕對不能要求或者是期待。因為捐贈畢竟代表另一條生命的消失。就算已經腦死,對持續照顧病人的他們的父母來說,他們依舊活著。他們無權說三道四。燻子說,她從雪乃的父母對孩子的態度中得到了救贖。

  她不再強求身邊人對瑞穗的態度,她也不再仰仗那些讓瑞穗有活著的表象的儀器,她堅信瑞穗還活著,她能感受到她的生命並享受與瑞穗相伴的每一天就足夠了。直到有一天,她清清楚楚地感覺到瑞穗站在她的身邊與她揮手告別,感激她為她所做的一切。她明白,相守的日子終於是到頭了。

  這一次他們毫不遲疑地簽署了器官捐贈的同意書,遲早會隕落的生命不如在有價值的時候讓給有希望活著的`別的生命。

  《沉睡的人魚之家》裡依舊有死亡。死亡有時是一瞬間,但有時又是一個漫長的過程。雖然有些事情在邏輯上是正確的行為,但人類並不是光靠邏輯活在這個世界上。愛有著心靈相通的玄妙,它會在冥冥中與人的思維產生千絲萬縷細微的聯絡,讓我們為生命真正的告別做出判斷。這種玄妙不是高科技進步帶來的,它是存於宇宙間一直讓人無法解釋的人與人之間心有靈犀的緣起與緣滅。

  生死自有天命,別問是劫是緣。固執於科技檢測的生命體徵是毫無意義的,且看為之奉獻的愛能堅持多久。這是一本母親為愛痴狂的書,但以愛之名地活著,有時會帶給我們無盡的勇氣和意義。

  《沉睡的人魚之家》讀書筆記5

  很久沒有一鼓作氣讀完一本書,上一次如此般酣暢應該是好多年以前第一次閱讀《呼嘯山莊》時。

  第一次讀東野圭吾的小說,就被其細膩的筆觸吸引,無論是對人性靈魂深處的心理描寫,還是人物動作、表情等細節之處的刻畫,亦或是對小說故事情節出人意外的安排,處處引人入勝,不忍釋卷。

  本書的關鍵字是愛。

  燻子因為母愛,不肯接受瑞穗腦死的現實,執著地保護著女兒的“生命”;

  宗吾因為愛情,移植了瑞穗的心臟,獲得了重生;

  星野因為對燻子的愛慕,竭盡全力利用科技手段讓瑞穗雖死猶生;

  和昌因為父愛,不惜重金彌補對女兒的愧疚……

  文中愛情、親情、友情縱橫交錯,貫穿全文,最為感動的仍是世界上最偉大的愛——母愛。全書為讀者從不同角度刻畫了燻子、千鶴子、美晴、由香裡等幾位女性所展示的不同的母愛,每一位母親都在極力保護著她們的女兒,希望她們能健康快樂地成長,希望醫學不能治癒的疾病也會有奇蹟發生的一天。

  初讀本書,就如同踏入探索生命的旅程,故事不算跌宕起伏,但是作者每丟擲一個人物,都與主題緊緊相扣,讀完後全書的邏輯便如一張網清晰地留在腦中,不得不為作者思維的縝密而拍案。

  小說結尾處那棟大房子不見了,變成了一片空地,寓意是什麼,不得其解,希望在二次閱讀時能找到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