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報告> 勞動教育課程的意見報告800字(精選6篇)

勞動教育課程的意見報告

勞動教育課程的意見報告800字(精選6篇)

  在經濟飛速發展的今天,報告的用途越來越大,報告中涉及到專業性術語要解釋清楚。在寫之前,可以先參考範文,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勞動教育課程的意見報告800字(精選6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勞動教育課程的意見報告1

  勞動創造了人類、創造了世界、創造了我們美好的生活,勞動是每個人最基本的生活能力;熱愛勞動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

  為培養學生良好的生活習慣,促使他們逐步形成良好的個性品質,培養學生獨立生活的能立,在勞動中體驗勞動創造美的樂趣,感受勞動創造美的真諦,樹立正確的勞動觀念,知道勞動能創造財富,使學生體會到爸爸、媽媽和老師勞動的辛苦,做到尊敬長輩,熱愛長輩,知道勞動是最光榮的,並讓他們掌握一些最基本的勞動知識和技能。

  我校在本月開展了勞動系列教育活動:

  一、學校非常重視,成立了勞動系列教育活動領導機構,在活動中各有分工,各負其責。

  二、我們詳細的佈置了宣傳教育的各階段任務;利用國旗下講話及班會課開展讓勤勞成為習慣”、讓感恩與勞動同行”及用勞動創造美好”為主題的專題教育,讓學生了解活動意義,知道活動目的及活動主題。

  三、開展班級衛生、校園及周邊環境衛生競賽活動。在活動中各班積極踴躍,發揚了不怕苦、不怕累、不甘落後的集體主義精神,收到良好的效果。

  四、開展社群、村隊參加公益勞動活動。以班為單位組織學生就近結組,參加社群公益勞動,宣傳孝道傳統、宣傳勞動光榮,讓孝敬之風走出校園吹向社會,讓熱愛勞動成為學生的良好習慣;進行勞動之星、孝道之星”的評選活動,把此次活動表現好的學生評出來予以表揚,樹立榜樣,並讓學生記錄活動過程並寫總結。

  五、為把此項活動推向高潮,讓學生加深對此活動的感悟,我校又組織了開展勞動光榮、孝順可敬”徵文、繪畫比賽活動,並選出優秀國旗下講話稿和優徵文、繪畫作品參加比賽。

  在本月的勞動教育活動中,學生逐漸懂得了去珍惜他人與自己的勞動成果,體會到了勞動成果的來之不易,提高了學生熱愛勞動的意識,增強了對父母的感恩情懷,懂得勞動最光榮;勞動創造奇蹟,用孝心點亮人生。

  勞動教育課程的意見報告2

  這一學期,我們決定讓孩子們種兩種不同的蘿蔔——白蘿蔔和胡蘿蔔,讓他們區分紅蘿蔔與白蘿蔔的葉子是不是都一樣,再看看紅蘿蔔與白蘿蔔的外型與顏色又有何不同。

  在播種之前,我們讓孩子們比較了兩種蘿蔔的種子有何不同,並請他們猜一猜:哪些是白蘿蔔的種子,哪些是胡蘿蔔的種子。在孩子們激烈的討論發言後,我們帶領著孩子們來到菜地,將兩種種子分別種在兩塊地上,並請幼兒在小木板上做好標記:這是塊地種下的是什麼樣的種子。然後定時帶孩子們到菜地上給種子們拔草、鬆土、澆水等。

  不久,種子發芽長出了嫩嫩的小綠葉,孩子們興奮地觀察了起來,從葉子上初步看來兩種葉子是不同的,但孩子們還是分不出哪一種是胡蘿蔔,哪一種是白蘿蔔。孩子們都爭著問我:“老師、老師,究竟哪一種是胡蘿蔔,哪一種是白蘿蔔呀?”我想,就這樣讓孩子們帶著這個問題,保持他們的好奇心一直到最後,讓孩子們自己去尋找答案吧。於是,我跟孩子們說:“你們都想知道嗎?那就讓我們一起去找找答案,可以問問家裡的人,或是在一些書上找找。我們來比比賽,看看是誰最先找到答案的吧!”

  接下來的勞動課,我們組織學生分組輪流去菜地給蘿蔔澆水、鬆土、捉蟲等。並在每次勞動前,引導他們仔細觀察與記錄蘿蔔的生長狀況及幼兒的勞動情況。終於迎來了蘿蔔成熟的日子,孩子們興高采烈火的來到菜地。這一次,我故意為難的.問孩子們:“小朋友們,哪一種是胡蘿蔔,哪一種是白蘿蔔呀?”孩子們很快自信地把答案說了出來,並爭著告訴我如何根據葉子的形狀分辨白蘿蔔和胡蘿蔔。蘿蔔收成後,我們將蘿蔔分給孩子們帶回了家,家長們很反映,孩子們回去後吃蘿蔔吃得特別香,還逢人就說:“這是我們班小朋友一起種的蘿蔔哦!”

  在本學期的勞動教學活動中,孩子們逐漸懂得了去珍惜他人與自己的勞動成果,體會到了勞動成果的來之不易,從而能發自內心尊重勞動者。

  勞動教育課程的意見報告3

  落實黨的教育方針,勞動教育必不可少,發展學生的德、智、體、美、勞動實踐意義重大。為此,我校在縣教體局和鎮黨委政府的關心支援下,把勞動課程納入校本科研和教學改革的重要內容,以場地建設為載體,認真實施勞動教育,具體做法是:

  一、多招並舉,建立勞動實踐場所

  1、以校園土地資源為依託,搭建學生勞動平臺。

  近年來,我們對全鎮各校的校園空地進行調查丈量並有效地整合,組織師生開墾利用,有的種起了蔬菜,有的種起了花生。有的栽種了果樹,各個學校利用勞動課及課餘時間進行實踐,既豐富了學生的課餘生活,又使學校創收增收,為學校辦學起到積極的輔助作用。

  2、以校外農業企業相聯絡,建立勞動合作關係。

  為更好地拓展戶外勞動場所,讓廣大學生有更好的勞動實踐機會,我們透過鎮政府搭橋牽線,與學校周邊兩大農業企業簽訂了合作協議,讓企業生產基地成為我校師生勞動實踐的場所。一是與張公鎮生態葡萄園進行合作,定期組織學生為他們剪枝、打葉、掃地塊、摘葡萄、打包包裝。二是與紅壤研究所的農業場進行合作,我們派師生學習他們企業的勞動技術,然後按照企業的要求和佈置,為他們的茶場摘茶葉,洗茶葉;為桔場培土、摘桔、過秤、包裝,為楊梅場除草、摘梅。

  3、爭取當地政府支援,開闢新型勞動場所。

  近日裡,我們透過努力爭取,得到了鎮黨委及當地群眾的大力支援,鎮領導為發展學生勞動實踐場所,從張廟學校圍牆外劃撥了三畝土地供我校師生建設蔬菜基地,指派了附近農民為我們作技術指導並幫助我們翻耕土地,這一專案的實施對增進我校師生的勞動實踐,改善我校師生生活將有著重大意義。

  二、以勞輔教,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1、加強組織領導,健全工作機制。

  為更好地增進學生的勞動實踐效果,有效地發揮勞動實踐的教育作用,使這一工作常態化,持續化,我校一方面成立了學校勞動實踐工作領導小組,由校長任組長,副校長任副組長,下設勞動教研組和學科組,分班級依場地劃出勞動片區,各片區指定責任人和指導老師。另一方面設立了勞動實踐評價機制和實踐經費保障機制,制訂了《勞動獎懲辦法》、《勞動安全制度》、《勞動課程崗位職責》,要求做到工作有計劃,階段有總結,過程有記載,活動有安排。

  2、加強勞動教育,促進學生髮展。

  勞動課程是學校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勞動課程的設計與管理,應以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為目標,力求達到以勞育德,以勞啟智,以勞健體,以勞取樂,以勞益美的綜合教育效果。為此,我們要求每一位教師要以黨的教育方針為指導,對每一次實踐要精心設制,認真安排,嚴格實施。一是要著力培養學生的正確的勞動觀念,讓學生在勞動中欣賞勞動的成果,感悟勞動的偉大,認識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的真義,在勞動中培養勤奮,陶冶情操,感受光榮。二是要從教育為農的高度出發,培養學生的實用技術,同時要結合其他課程的教學實踐,啟迪學生的靈感和智慧,增長學生的知識;三是要充分發揮勞動課的運動功能,把握勞逸結合,勞思結合的規律,達到讓學生強身健體的效果;四是在勞動中培養學生的快樂情趣,讓學生在勞動的成功中享受快樂,在勞動的果實裡品嚐喜悅;五是要在勞動實踐中設計曲線美、形象美、節奏美、成功美的動態情形,從而增進學生美的認識。

  只有把勞動實踐活動與培養學生的德、智、體、美、樂有有機地結合,勞動實踐才能真正發揮它的巨大教育功能。

  建設勞動實踐場所,有效地發揮勞動教育的功能作用,是一項意義巨大,任重道遠的工作,從這個意義上講,我校的工作還剛剛起步,但我們相信,有各級領導的關心支援,有當地群眾的大力幫助,有我校師生的共同努力,我校的勞動實踐教育工作一定能穩步推進、持續發展。

  勞動教育課程的意見報告4

  勞動教育是學校教育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尤其是隨著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入,素質教育的不斷推進,勞動技術教學也被擺上了應有的位置。但是,在中小學中,極大部分學生對勞動的觀念認識不足,勞動時情緒低落,怕苦怕累的思想嚴重。那麼,教育者如何在教學中進行勞動觀念教育,改變這種不良傾向,從而在勞動技術課的教學中更好地實施素質教育呢?

  一、更新觀念,進行勞動意義教育

  目前少數家長對子女過分溺愛,嬌生慣養。有的子女飯來張口,衣來伸手,在學校勞動時怕苦怕累,偷懶取巧,甚至有害怕勞動、厭惡勞動的偏異心理。這其實是學生對勞動創造歷史,勞動創造一切的意義認識不明確的表現之一,怎樣才能糾正學生對勞動的偏異心理呢?只有幫助學生更新觀念,對他們進行勞動意義教育,這是上好勞技課的首要任務。因此,在上勞技課時我採用擺事實、講道理的正面教育。如:告訴學生我國祖先的四大發明;講人造衛星上天;講金字塔的建造來源,講愛迪生髮明電燈的事蹟等。用這些從所周知的事實告訴學生:“是勞動創造了歷史。”從而使學生形成勞動創造歷史,勞動光榮,不勞動可恥的道德觀念,有效糾正學生厭惡勞動,害怕勞動的不良心理。

  二、讓學生在實踐中發展。

  皮亞傑指出"學生只有自發地、具體地參與各種實際活動,大膽形成自己的假設,並努力去證實才能獲得真實的知識,才能發展思維。"勞動課是以一門實踐性、綜合性很強的學科。只有讓學生積極的投入實踐勞動,才能將知識轉化為能力,才能更好的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勞動課是一門思想性、實踐性很強的課程。勞動技能的掌握、自理能力的提高、勞動習慣的養成都是在勞動實踐中實現的。

  (1)在實踐操作中豐富想象力。想象是我們的大腦對已儲存的表象進行加工改造形成新形象。亞力士多德指出:"想象力是發現發明等一切創造性活動的源泉。"要創新就必須會想象,因此,在勞動課實踐操作過程中充分利用學生已有生活經驗和對勞動課動手操作過程的興趣,來調動學生思考問題的積極性,拓寬學生的思路,讓學生張開想象的翅膀,展開豐富的想象,是培養學生和發展學生創新意識的必要手段。例如,在紙工課上,學生折出的東西非常多,有的連老師都沒想到,這時,我就適時表揚那些學生,對其作品給予鼓勵和肯定,這樣就能激發學生的創作興趣。只有勇於想象,勤於想象,善於想象,才能迸發出創新的火花。

  (2)在實踐操作中發展發散思維。發散性思維就是在對問題的解答或者對於解決問題的方法不只限於只找到一種,或者多種多樣的演繹和推導。在教學中設計開放性的問題,引導學生打破原有的思維定勢,透過嘗試和探索,對原有的製作方法進行改革和創新,是發展學生髮散思維的有效途徑。課堂上的實踐操作是整個課堂教學非常重要重要,在整個課堂教學佔較大的比例,在這一過程中要不斷積累學生點點滴滴具有創新意識的閃光點。

  (3)在實踐操作中強化合作意識。在勞動實踐操作中,以小組活動為基本形式,建立合理的競爭機制,激勵全體學生之間互相合作。小組之間開展競爭,使每一名學生的個性得以發展,特長得以鍛鍊,素質得以提高,最終走向成功。追求學生人人進步為最終目標,以合作學習小組為執行載體,以全員激動為操作手段,以小組團體成績評價為導向,激發競爭活力,強化合作意識。

  (4)在實踐操作中體驗成功的快樂有一種根深蒂固的需要,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個發現者、研究者、探索者。在學生的精神世界裡這種需要特別強烈。"每個學生總是希望自己成功,總是能得到老師的讚賞,可見,讓學生在勞動實踐操作中體驗成功的快樂是非常重要的。教師應盡力滿足學生的成就需要,幫助學生樹立自信心,依靠自身的努力達到成功和從知識的獲益中得到滿足,讓他們體驗成功的快樂,在勞動教學過程中總是能保持濃厚的學習興趣,激發學生內在的學習需求,促使每一個學生學會學習,達到願學、樂學、會學、善學。例如,在勞動課上,不管學生最後的作品做的怎樣,教師總是能肯定學生的作品,總是能肯定學生為作品付出的一切勞動。教師還應當眾表揚一些成績平平的學生,他將終生受益。英國教育學家斯賓基說過:"求知如果能給學生帶來精神上的滿足快樂,及時無人督促,也能自學不輳"創新是知識經濟的源頭,"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勞動技術教育與其他學科一樣,都擔負看傳授知識、培養技能和發展能力的任務。但它有獨持的要求,就是學生必須學習有關的生活和生產勞動的知識、技術原理和在智力、能力諸方面培養學生觀察力、注意力、想象力和思維力,在此基礎上培養學生的創造意識。

  總結一年的工作,我們堅信,只要勞技教師意識到學生具有創造潛能,不斷激發學生的創造慾望,堅持"教、學、做合一",積極創造條件,勞動課教學將使無數學生創造力迸發出豔麗的火花,而且常開不敗。

  勞動教育課程的意見報告5

  本學期我校根據“小學勞動教育實施綱要”結合我區責任教育,立足於培養學生勞動的意識,樂於參加力所能及的公益勞動和社會實踐,養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不會的事情學著做的好習慣,主要做了一下工作:

  1、組織一至五年級學生到勞動實踐基地(大柳灘村社群)開展社會實踐活動。學生們透過參觀學習看到了太空蔬菜的成長過程,瞭解了蔬菜的種類。更體驗到了勞動的快樂。

  2、四、五年級各班組建好為民服務小隊,定員、定時、定崗,每週為社服務一次。他們定期到村街道、市場、老年活動室等地勞動。他們的勞動得到了地區村民的稱讚。

  3、五年級少先隊幹部擔任一年級的小輔導員,到對口班級帶領指導小弟弟妹妹進行衛生勞動。他們每個班與自己對應的班級結成手拉手關係,每到衛生打掃除他們就主動幫助低年級的班級去做衛生,其中在體驗了勞動的快樂,同時更感到了助人的快樂。

  4、一、二年級的小朋友,著眼於“自理能力”的培養,自己的事情學著做,自己的事情自己做,開展自理能力的競賽,提高學生的自理能力。

  5、結合每月一次的學校大掃除活動,增強學生的勞動意識,對學生進行勞動技巧的指導。

  6、三一五年級的學生以“家務勞動”為主,幫父母承擔力所能及的家務事,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爭做父母的小幫手。

  7、班級衛生勞動每日檢查,每月評比由衛生室負責。本學期透過這些活動的開展孩子們增強了勞動意識,學習了一勞動技能。在今後的工作中我們會不斷創新,力爭取得新的成績。

  勞動教育課程的意見報告6

  隨著學習的深入和法律文化節的開展,同學越來越被一種緊張的氣氛所包圍;同時,我們也被青年志願者種種偉大的行為所感染,越來越覺得作為當代學生的我們,應該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既能豐富我們的課餘生活又能培養我們的憂患意識。在當今這個飛速發展的年代,人們的生活水平雖然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但國民的素質卻也是有待提高,所以我們組織了此次公益活動,用來陶冶自己,宣傳環保。

  一、活動意義

  1、有利於同學們走出校園,步入社會,瞭解社會實際情況,體驗生活,豐富課餘生活。

  2、透過勞動教育時間活動在維護校園衛生的同時,也或多或少地向學生宣傳了環保意識,起到了一定的呼籲保護環境的作用。

  3、有利於增進同學們的友誼,增強同學們的動手能力和社會實踐能力,增強班級的凝聚力和集體榮譽感。

  4、透過切身行動有利於展現現代的中學生也能吃苦耐勞,也能積極承擔社會責任。

  5、有利於發揚我們西岔中學的學子們樂於服務他人,奉獻社會的精神。

  二、活動反思

  1、活動中,出現組織不力,一部分同學顧著打鬧,遊玩,是班委的活動計劃做得不到位,以後會加以改進。

  2、對活動路線掌握不熟悉,導致延誤些須時間,以後開展活動會做好安排工作。

  3、在活動中發現有少部分學生任存在不文明的習慣,垃圾隨地亂扔,這折射出我國的人民素質有待提高。

  4、在活動中,各班結合實際,把熱愛勞動落實到具體體行動中去,抓好學生的勞動觀念養成教育。透過勞動教育,使學生懂得勞動創造世界的道理,懂得一切社會財富和精神文明是勞動血汗的結果,從而養成學生愛護公共財物勤勞儉樸的優良品質,尊重別人的勞動成果,透過集體勞動加強學生的集體觀念和組織紀律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