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重陽節> 【精選】重陽節的作文彙編七篇

重陽節的作文

【精選】重陽節的作文彙編七篇

  無論是身處學校還是步入社會,大家對作文都再熟悉不過了吧,作文是透過文字來表達一個主題意義的記敘方法。相信寫作文是一個讓許多人都頭痛的問題,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重陽節的作文7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重陽節的作文 篇1

  “待到重陽日,還來就菊花。”每當我看到這句詩,就會想起在快樂作文過得那個別樣的重陽節——泡菊花茶。

  我把乾巴巴的菊花拿起來,仔細端詳著。它的花瓣外邊金黃金黃的,裡面是淡黃色的,花蕊是深黃色的。我翻過來一看,花托是乾巴巴的墨綠色。只見幹菊花有的是橢圓形的,有的是圓形的,還有的已經壓得形狀不規則了。我揪下一小片花瓣放在手中,輕飄飄的,聞了聞,一股濃濃的草藥味鑽進鼻子裡。

  在這個秋風習習的日子裡,我要泡一杯美味的菊花茶。我抓起幾朵菊花,輕輕地一鬆手,菊花好像調皮的小孩一樣跳進杯子裡。有的菊花昂著頭,好像累了的小朋友躺在床上睡大覺;有的趴著,好像一條溫順的小狗;還有的側著身子,好像在看外面的風景。我往杯中注入開水,菊花有的打著旋兒,像一個個調皮的小孩子在水裡玩耍;有的緩緩上升,好像一隻只蝴蝶在翩翩起舞;還有的快速上升,像一個個游泳健將在比誰遊得更快。過了一會兒,菊花從滿臉皺紋的老奶奶變成了一位婀娜多姿的美少女。我抿了一小口,有一點微苦瀰漫口腔,頃刻間,微苦已經盡逝,只留下清香。我好像變成了一朵菊花,蝴蝶飛來和我竊竊私語,告訴我一個欣喜的訊息。

  菊花茶不僅味道甘甜,而且營養豐富,功效強大,它不但有利於減肥,夏天經常喝它可以預防中暑呢!

  如此好喝的菊花茶,我怎麼能不喜歡它呢?

重陽節的作文 篇2

  農曆九月初九,兩陽相重,故叫“重陽”,重陽節又名“老人節”,重陽節作文600字。今年的重陽節過得特別有意義,因為我們學校組織了三,四,五年級的中隊長和五(1)班的全體同學到東成敬老院送溫暖,獻愛心,陪老人們度過一年一度的重陽節。

  來到敬老院我們按照輔導員的吩付在敬老院門前的大空地集合,然後提著抱者花花綠綠的營養品和日常用品走向公公婆婆們。公公婆婆看了我們後,心花怒放,立刻排成兩隊隊伍歡迎我們。好象當我們是他們的孫子了。

  後來,紅十字會的一位阿姨和華潤超市的一位哥哥姐姐們還有我們學校的校長輪流上臺演講。最受人歡迎的要數華潤超市的一位哥哥了!他沖沖忙忙地上臺說了幾句祝福的話,就說“拜拜”了。逗地大家哈哈大笑。演說就暫告一段落。

  我們非常醒目,立刻把禮物交給了公公婆婆,而且我還對我前面的一位老公公說了一段祝福的話:“祝老公公老當益壯,身體健康”呢!老公公聽了樂呵呵的好象十分開心,小學六年級作文《重陽節作文600字》。為了哄公公婆婆開心,我們幾個同學找到一位走路不便的老婆婆,和她聊天,給她按摩,聽她講故事。雖然講的是那些老掉大牙的故事,但是仔細一聽,故事裡蘊含著老婆婆的熱情和好客,使我百聽不厭。

  快樂的時間過得真快啊!我們要回去了。一路上,我沒有了像剛才來老人院時的興奮,心裡好像有什麼想不通似的:我看見東城敬老院裡的孤寡老人,觸景生情,擔心我老了之後也會在那裡安家,沒有親人來看望,每天孤孤單單,生不如死。不過,經過一會兒思考我那個想不通的事情已想通了。現在老人院的工作人員已經改變了很多,對公公婆婆像對自己的父母一樣好,所以,我又恢復來時的心情,和朋友聊天、歌唱……

重陽節的作文 篇3

  重陽節(又稱:老人節),在每年農曆的九月九日,是漢族的傳統節日,因《易經》中把“六”定為陰數,把“九”定為陽數,九月九日,日月並陽,兩九相重,故而叫重陽,也叫重九。重陽節早在戰國時期就已經形成,到了唐代,重陽被正式定為民間節日,此後歷朝歷代沿襲至今。民間在該日有登高的風俗,所以重陽節又稱“登高節”,此外還有茱萸節、菊花節等說法。人們在慶祝重陽節時一般會登高、賞菊、喝菊花酒、插茱萸、還要吃糕。另外,由於九月初九“九九”諧音是“久久”,有長久之意,所以常在此日祭祖與推行敬老崇孝活動。重陽節與除、清、盂三節也是中國傳統節日裡祭祖的四大節日。20xx年12月28日,全國人大常委會表決透過《老年人權益保障法》,法律明確規定每年農曆九月初九(重陽節)為老年節。

重陽節的作文 篇4

  光陰似箭,日月如梭,又是一年的九月九日重陽節到來了!

  九九重陽,代表著天長地久,也代表著尊老、敬老、愛老。從爸爸媽媽的身上,我感受到現在的人們,也越來越看重這個中國的老人節了。因為重陽不光登高遠眺、吃重陽糕、飲菊花酒這麼簡單,更重要的是把關愛老人之風傳向全國各地,讓他們都來尊老、敬老、愛老。然而正值年少的我們,又能為身邊的老人麼做些什麼呢?給老人們捶捶背,推推腰,或者是幫著乾點家務,除了這些,爺爺奶奶外公外婆也不會再讓我們幹些別的什麼了。平常,老人們總是最疼我們,有好吃好喝的自己捨不得吃喝都留給我們。我也從沒見爺爺奶奶外公外婆經常給自己添件新衣,卻拿爸媽穿舊衣服穿。也從沒見爺爺奶奶外公外婆很揮霍的買許多貴重的東西,卻總給我們買零食。更沒見過爺爺奶奶哪一天接我放學誤了點,常常就是有病也要挺著,不讓我們在校門口乾著急。

  說到這兒,我不免有想到了一些不好的情景。天氣轉冷,奶奶總是問我:“穿那麼少,冷不冷?”這時我便會不耐煩地轉過頭去,煩躁的說上一句:“不冷不冷。”心裡還不住的埋怨奶奶。有時還來不及聽奶奶說完一句話,就插上一句:“知道了,知道了!”就覺得整天聽著一句話,耳朵都快聽出繭子來了。

  今天我決心要聽爸媽的話:就是要慢慢學會理解老人,尊敬老人。從身邊的小事做起,用自己一點一滴的愛去感動他們。最後,祝所有的老年人,身體健康,長命百歲,兒孫滿堂,安享晚年!

重陽節的作文 篇5

  惠州民間的紙鷂,已非本來面目,多為四方平面,帶一尾巴,其形狀與民間所貼門神、神位相似,故疑為神狀風箏的一種簡化。在惠州民間,風疹製作極為簡單,採竹一枝彎曲,一支直豎,撐住一張四方紙,貼上尾巴調好線,即可放飛。有一種不帶尾巴,四方狀紙稍大,稱“阿婆鷂”,以放飛時平穩、安定而得名。

  除此外,其他形狀的紙鷂也偶而有之。

  重陽這天,人們多伴以凳高,於街道和曠野處放飛風箏,孩童、成人均有之,亦甚壯觀。

  按我國的傳統習慣,放飛風箏多在清明。重陽放紙鷂可說是惠州民間特有習俗。其來由無從考究。但從惠州的領南氣候觀之,時間上似乎頗為恰當。清明前後為雨季,春雨不斷,這時顯然是不適合於放紙鷂的,而重陽前後秋高氣爽,勁風不斷,人們按傳統習俗要登山登高,進行戶外活動,此時放紙鷂,天時地利人和,是頗多為適合的。

重陽節的`作文 篇6

  秋風乍起,今天是重陽佳節。詩人王維已經很久沒和家人在一起了。中秋之夜,他的家人在家高高興興地吃月餅,而他只能在他鄉思念親人。

  詩人已經有一個節日是在他鄉度過的,今天又是一個佳節,他就更加思念親人了。這時,他的兄弟們都在向離家不遠的一座高山上進發。他的哥哥已經採了足夠的茱萸,正準備給大家戴上。他忽然發現王維不在,而王維的那份也採好了。他忘了王維還遠在他鄉,心裡想:“王維他今天會不會生病啊,現在天氣變涼了,他能不能自己照顧自己啊……”而王維此時卻佩戴茱萸去登高了。但他看見別人都是一家人在一起登高,又想起了故鄉的兄弟們。兄弟們一定會看到別人一家人全部都來了,自家缺少了一個兄弟,兄弟們一定會思念他。王維又回到客棧,想起自己以前在家時和兄弟們登高的情景,他詩興大發,作下了《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這首詩:

  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

  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

  他念完之後,心裡便覺得好受了些。後來,這首詩也成了人們思念親人的傳世佳句。

重陽節的作文 篇7

  昨天是重陽節,也是一年一度的老人節,可也就在昨晚,噩耗傳來。

  晚上,正當我們一家歡聚一堂,有說有笑地吃著晚飯時,媽媽的手機響了,媽媽接完電話,我問媽媽是誰的電話,媽媽黯然的告訴我,住我家三樓的高祖母(舅婆的媽媽)去世了,說完,便和爸爸匆匆忙忙地出去了。這對我來說,簡直猶如晴天霹靂,眼淚直往下流。我掩飾不了我的傷心,更掩飾不了我對高祖母的愧疚……

  記得有一次,我放學回家,家裡沒人,我又沒帶鑰匙,焦急萬分。我跑到三樓敲響了高祖母家的門。她開了門,見是我,臉上露出了慈祥的笑容。我給媽媽打了電話,才安下了心。當高祖母顫顫巍巍地把可口的飯菜端到我的面前時,頓時一股暖流流遍了我的全身。

  而我,而我卻……卻……每次高祖母去散步遇見我,我都不理不睬,連招呼都不打,就像沒看見一樣,可她老遠就望見我了。現在,高祖母去世了,我後悔莫及,可一切太晚了,太晚了……我再也見不到她慈祥的面龐,再也感覺不到她的愛。天上的星星,請你告訴我,高祖母能聽到我說話嗎?她會原諒我嗎?地上的小草,請你告訴我,高祖母睡得好嗎?

  我會永遠記住昨天——重陽節。安息吧!高祖母,以後每年的重陽節,我都會來看望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