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頁
  2. 中秋節

那些不應被“忘記”的中秋詩詞

那些不應被“忘記”的中秋詩詞

9月7日電(記者俞菀)與春節、元宵、端午等中國傳統節日相比,中秋節似乎總是更能引發詩人情懷。無論是“山中夜來月”,還是“花間一壺酒”,最珍貴不過“千里共嬋娟”“天涯共此時”。有關中秋的詩詞汗牛充棟,除了那些耳熟能詳的經典作品,其實還有不少或被“遺忘”的佳作,值得人們品讀回味。

張孝祥《念奴嬌》:不輸蘇軾《水調歌頭》

“描寫中秋之月,最多最好的當屬李白。蘇軾《水調歌頭》一詞,堪為中秋詩詞絕唱。”“寶寶唸詩”微信公眾賬號發起人韓可勝說,然而,或許很多人不知道,論壯闊和情懷,張孝祥的《念奴嬌·過洞庭》並不輸給蘇軾:

“洞庭青草,近中秋,更無一點風色。玉鑑瓊田三萬頃,著我扁舟一葉。素月分輝,明河共影,表裡俱澄澈。悠然心會,妙處難與君說……”

“以長江之水為酒,以北斗星陣為杯,再請天地永珍為賓,和我一同細斟慢酌。此情此境,沒有天地物我,不知今夕何夕。這種壯闊、這種豪情,遍觀宋詞,無以復加。”韓可勝說。

辛棄疾《木蘭花慢》:神悟月輪繞地之理

而辛棄疾的《木蘭花慢》,雖然很多人不熟悉,但其科學追問卻在中國詩詞中獨樹一幟:“可憐今夕月,向何處,去悠悠?是別有人間,那邊才見,光影東頭?是天外,空汗漫,但長風浩浩送中秋?……”

月亮為什麼不會掉下來?為什麼圓月會漸漸變成彎月?是不是這邊沉下去,那邊就會升起來?作者一連串的發問,使得這首詞在人文情懷中,又增貼了不少理性色彩——八百年前的辛棄疾,竟然在詞中接觸到了月亮繞地球旋轉這一科學現象。難怪王國維會讚歎其“直悟月輪繞地之理……可謂神悟。”

王建《十五夜望月》:古人與今人心境的契合

唐代詩人王建的《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也是一首或被“遺忘”的中秋懷思佳作:“中庭地白樹棲鴉,冷露無聲溼桂花。今夜月明人盡望,不知秋思落誰家?”同濟大學文化批評研究所教授朱大可介紹,王建雖任職低階官吏,一生卻寫下了大量樂府詩,幾乎與張籍齊名。

“本詩跳出宮怨的範疇,將中秋節的憂傷書寫的淋漓盡致。就在今夜,所有人都在仰望月亮,卻不知道那片秋天的憂思,究竟會降落在誰的家裡。”朱大可說,最後一句以設問結尾,更顯意深情長,把個人感受與眾人經歷巧妙地連線到了一起。

專家指出,隨著中國流動人口的不斷增加,那些揮之不去的'“鄉愁”和孤獨感,正成為當代“遊子”重要的情感註腳。幸好,在許多詩詞中,古人與今人實現了心境的契合,較好地疏解了群體性的傷感。

“每次讀白居易的《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都是一次直面內心的過程。”網民“二人吉吉”說,“西北望鄉何處是,東南見月幾回圓”,在沒有親人,不是故鄉的地方,即便有再多富貴、熱鬧,也很難稱之為圓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