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樞密韓太尉書》的原文翻譯及註釋《上樞密韓太尉書》的原文翻譯及註釋 上樞密韓太尉書 蘇轍 原文 太尉執事:轍生好為文,思之至深。以為文者氣之所形,然文不可以學而能,氣可以養而致。孟子曰:“我善養吾浩然之氣。”今觀其文章,寬厚宏博,充乎天地之間,稱其氣之小大。太史公行天下,周覽四海名山大川,與燕、趙間豪俊交遊,故其文疏蕩,頗有
宋玉《登徒子好色賦並序》原文及註釋宋玉《登徒子好色賦並序》原文及註釋 登徒子好色賦並序 宋玉 原文: 大夫登徒子侍於楚王,短宋玉曰:“玉為人體貌嫻麗,口多微辭,又性好色,願王勿與出入後宮。”王以登徒子之言問宋玉。玉曰:“體貌嫻麗,所受於天也;口多微辭,所學於師也。至於好色,臣無有也。”王曰:“子不好色,亦有說乎?有說則止,無說
《成侯鄒忌為齊相》的原文和註釋《成侯鄒忌為齊相》的原文和註釋 原文 成侯鄒忌為齊相,田忌為將,不相說①。公孫閈②謂鄒忌曰:“公何不為王謀伐魏?勝,則是君之謀也,君可以有功;戰不勝,田忌不進③,戰而不死,曲撓④而誅。”鄒忌以為然,乃說⑤王而使田忌伐魏。田忌三戰三勝,鄒忌以告公孫閈,公孫閈乃使人操十金⑥而往卜⑦於市,曰:“我田忌
《梁鴻尚節》的原文及註釋翻譯《梁鴻尚節》的原文及註釋翻譯 【原文】 梁鴻家貧而尚節,博覽無不通。而不為章句。學畢,乃牧豕於上林苑中,曾誤遺火,延及他舍。鴻乃尋訪燒者,問所去失,悉以豕償之。其主猶以為少。鴻曰:“無他財,願以身居作。”主人許之。因為執勤,不懈朝夕。鄰家耆老見鴻非恆人,乃共責讓主人,而稱鴻長者。於是,始敬鴻,悉
孔稚珪《北山移文》的原文註釋孔稚珪《北山移文》的原文註釋 鐘山之英,草堂之靈。馳煙驛路,勒移山庭。夫以耿介拔俗之標,蕭灑出塵之想。度白雪以方絜,幹青雲而直上。吾方知之矣。若其亭亭物表,皎皎霞外,芥千金而不盼,屣萬乘其如脫。聞鳳吹於洛浦,值薪歌於延瀨。固亦有焉。豈期終始參差,蒼黃翻覆。淚翟子之悲,慟朱公之哭。乍回跡以心染,或先
宋玉《登徒子好色賦並序》的原文和註釋宋玉《登徒子好色賦並序》的原文和註釋 登徒子好色賦並序 宋玉 原文: 大夫登徒子侍於楚王,短宋玉曰:“玉為人體貌嫻麗,口多微辭,又性好色,願王勿與出入後宮。”王以登徒子之言問宋玉。玉曰:“體貌嫻麗,所受於天也;口多微辭,所學於師也。至於好色,臣無有也。”王曰:“子不好色,亦有說乎?有說則止
《留別伊闕張少府郭大都尉》原文及註釋《留別伊闕張少府郭大都尉》原文及註釋 《留別伊闕張少府郭大都尉》作品介紹 《留別伊闕張少府郭大都尉》的作者是王昌齡,被選入《全唐詩》的.第140卷第25首。 《留別伊闕張少府郭大都尉》原文 留別伊闕張少府郭大都尉 作者:唐·王昌齡 遷客就一醉,主人空金罍。 江湖青山底,欲去仍裴回。
《雪夜下朝,呈省中一絕》原文及註釋《雪夜下朝,呈省中一絕》原文及註釋 作品介紹 《雪夜下朝,呈省中一絕》的作者是韋應物,被選入《全唐詩》的'第187卷。 原文 雪夜下朝,呈省中一絕 作者:唐·韋應物 南望青山滿禁闈,曉陪鴛鷺正差池。 共愛朝來何處雪,蓬萊宮裡拂松枝。 註釋 ①省:指尚書省。 ②禁闈:指宮禁
《感遇詩三十八首其三》原文及註釋《感遇詩三十八首其三》原文及註釋 感遇詩三十八首·其三 作者:唐·陳子昂 蒼蒼丁零塞,今古緬荒途。 亭堠何摧兀,暴骨無全軀。 黃沙幕南起,白日隱西隅。 漢甲三十萬,曾以事匈奴。 但見沙場死,誰憐塞上孤。 《感遇詩三十八首·其三》註釋 ①丁零:古民族名,後稱鐵勒,又稱回紇。丁零塞:丁
令狐舍人說昨夜西掖玩月因戲贈的原文翻譯和註釋令狐舍人說昨夜西掖玩月因戲贈的原文翻譯和註釋 作者:唐·李商隱 昨夜玉輪明,傳聞近太清。 涼波衝碧瓦,曉暈落金莖。 露索秦宮井,風弦漢殿箏。 幾時綿竹頌,擬薦子虛名。 《令狐舍人說昨夜西掖玩月因戲贈》註釋 ①令狐舍人:指令狐綯,大中三年二月拜中書舍人。西掖:指中書省。詩作於大中三年秋。
《論語堯曰第二十》原文註釋翻譯與解讀《論語堯曰第二十》原文註釋翻譯與解讀 這一篇側重談論的是治國平天下的學問,以治國為主。第一章古聖先賢的治國方略。第二章孔子談治國方略。第三章既是對全書的總結,也是對這一篇內容的概括。 【原文】20.1堯曰:“諮!爾舜!天之歷數在爾躬,允執其中。四海困窮,天祿永終。”舜亦以命禹。曰:“予小子履,敢
《百丈山記》原文翻譯註釋 《百丈山記》原文翻譯註釋 【原文】 《百丈山記》 朱熹 登百丈山三里許,右俯絕壑,左控垂崖;疊石為磴十餘級乃得度。山之勝蓋自此始。循磴而東,即得小澗,石樑跨於其上。皆蒼藤古木,雖盛夏亭午無暑氣;水皆清澈,自高淙下,其聲濺濺然。度石樑,循兩崖,曲折而上,得山門,小屋三間,不能容十許人。然前
《焦岸早行和陸四》原文及註釋《焦岸早行和陸四》原文及註釋 焦岸早行和陸四 作者:唐·王勃 侵星違旅館,乘月戒徵儔。 復嶂迷晴色,虛巖辨暗流。 猿吟山漏曉,螢散野風秋。 故人渺何際,鄉關雲霧浮。 《焦岸早行和陸四》註釋 ①陸四:姓陸,行四。疑為作者知友、曾任虢州司法的陸季友。見楊炯《王勃集序》。 ②“侵星”二句
《烏夜啼昨夜風兼雨》原文翻譯及註釋《烏夜啼昨夜風兼雨》原文翻譯及註釋 《烏夜啼·昨夜風兼雨》是一首抒情詩,在詩中展現出李煜的情感,作者對自己的苦痛毫不掩飾,把自己的人生感慨明白寫出,不假飾,不矯情,簡潔質樸,有現實感,借夢境寫故國春色,表達了囚居生活中的故國情思和現實痛楚。 《烏夜啼·昨夜風兼雨》原文 年代: 唐 作者: 李煜
《九章思美人》原文及譯文《九章思美人》原文及譯文 【原文】 思美人兮, 攬涕而佇眙①。 媒絕路阻兮, 言不可結而詒。 蹇蹇之煩冤兮, 陷滯而不發。 申旦以舒中情兮②, 志沉菀而莫達。 原寄言於浮雲兮, 遇豐隆而不將。 因歸鳥而致辭兮, 羌迅高而難當③。 高辛之靈晟兮, 遭玄鳥而致詒。 欲變節以從俗兮, 易
《隋書·韋鼎傳》原文附譯文《隋書·韋鼎傳》原文附譯文 原文: 韋鼎,字超盛,京兆杜陵人也。高祖玄,隱於商山,因而歸宋。祖睿,梁開府儀同三司。父正,黃門侍郎。鼎少通脫,博涉經史,明陰陽逆刺,尤善相術。仕梁,起家湘東王法曹參軍。遭父憂,水漿不入口者五日,哀毀過禮,殆將滅性。服闋,為邵陵王主簿。 初,鼎之聘周也,嘗與高祖相遇
《新唐書·源乾曜傳》原文附譯文《新唐書·源乾曜傳》原文附譯文 原文: 源乾曜,相州臨漳人。乾曜第進士。神龍中,以殿中侍御史黜陟江東,奏課最,頻遷諫議大夫。景雲後,公卿百官上巳、九日廢射禮。乾曜以為:“聖王教天下必制禮以正人情君子三年不為禮禮必壞三年不為樂樂必崩古之擇士先觀射禮非取一時樂也夫射者,別邪正,觀德行,中祭祀,闢寇戎
鍾惺《白雲先生傳》的原文及譯文賞析鍾惺《白雲先生傳》的原文及譯文賞析 林古度曰:白雲先生陳昂者,字雲仲,福建莆田黃石街人也。所居所至,人皆不知其何許人。自隱於詩,性命以之。獨與馬公子善。 其後莆田中倭,城且破,先生領妻子,奔豫章,織草屨為日。不給,繼之以卜。泛彭蠡,憩匡盧山,觀陶令之跡,皆有詩。已入楚,由江陵入蜀,附僧舟傭爨以往
《關木匠傳》原文和譯文賞析《關木匠傳》原文和譯文賞析 關木匠傳 【明】袁中道 關木匠,名廷福,少與諸匠伍,無所知名。 予族有傭,病死。傭亦豪族也,啖注傭兒為證,以訴於官。廷福方持斧鑿為人架屋回,聞之,夜入城。至旦,私呼傭兒飲,攜出城可四五里,復與飲。傭兒醉,夜乃臥之破廟中。是日晡,縣官訊兩家獄,傭家倉促失其兒。縣官曰
《舊五代史·馮道傳》原文及譯文賞析《舊五代史·馮道傳》原文及譯文賞析 馮道,字可道,瀛州景城人。其先為農為儒,不恆其業。道少純厚,好學能文,不恥惡衣食,負米奉親之外,唯以披誦吟諷為事,雖大雪擁戶,凝塵滿席,湛如①也。尋薦為霸府從事,俄署太原掌書記,時莊宗並有河北,文翰甚繁,一以委之。 莊宗與梁軍夾河對壘一日郭崇韜以諸校伴食數多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