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生一抹,笙歌婉轉散文浮生一抹,笙歌婉轉散文 浮生一抹,笙歌婉轉,我碾轉歲月的生命的輪道,滄桑生命的痕跡,倒影出一片又一片恍惚而發黃的影像。投射出一波一波的微漾。 這是一個盛大的時代,深邃而不得知的無底洞,還有一張張陌生路過的臉龐,我在告誡自己,遠離與逃開是保護自己的方式而已。 這是一次漫長的歲月,滿城的風在呼呼地
寒秋祭小弟散文寒秋祭小弟散文 一 小弟,今年姐還想對你說。 2006年的清明前,我以《小弟,我想對你說》為題寫下一篇短文,以懷念自己唯一的弟弟並投刊《BJ日報》,後於3月31日在“XB週末”.百姓隨筆欄目刊登。一晃又快十年了,我每年除了在家裡祭奠外,還會在部落格裡留下紀念文字,今年我更想再給他說說話。 小
秦嶺山巔行散文秦嶺山巔行散文 秦嶺以特殊的地理風貌、獨有的自然資源、底蘊深厚的文化景觀引得無數遊客前去探看。在八百里秦川,進秦嶺的道路幾乎隨處可見。從寶雞到渭南,環山路上的每條岔道都會把你帶到秦嶺的各個角落。 我是一名攝影愛好者,無數次走進秦嶺,走到那個南北中國的分水嶺,尋找專屬於它的美。 據說,秦嶺有七十
戀書散文戀書散文 中學時代未讀到什麼書,一會兒批林批孔,一會兒反擊右傾翻案,一會兒憶苦思甜,一會兒割草支農……有一次偶得一本《青春之歌》,著實讓我激動了一回,痴迷了一陣。爾後,對書便情有獨鍾起來。不管何處、身處何地,總是想方設法弄書來讀。 黃卷青燈,孜孜不倦,糊里糊塗竟做出一副讀書人的模樣了。買書,借書
在北京的日子散文在北京的日子散文 一 久違的朋友 來北京的第二天,我就見到了我高中時代的閨中密友,大學時曾經見過一面,如今七八年過去了,朋友的外貌並未發生變化。一見面我們便緊緊拉著對方的手,高興激動的心情無以言表。為了歡迎我的到來,讓我玩得盡興,朋友特意讓老公給她畫了“旅行路線圖”。雖然在北京五六年了,但北京
砍柴的散文砍柴的散文 我十四歲的那年,父親因為有病,再不能上山砍柴了。家裡每天煮飯取暖用的燒柴,幾乎都得我上山去砍。 我家住在勤得利山北,離山並不算太遠。走出家門一直向西,拉著爬犁走過一條被山水沖刷出來的深溝,再往前走就是樹林邊了。我拎著斧子,趟著沒膝深的雪地尋找乾枯的樹木或樹枝。 林子裡,乾枝和“站幹
初冬,淺言絮語散文初冬,淺言絮語散文 冬姑娘,就這樣悄悄的來到了我們身邊。初冬的陽光格外嬌顯明媚,那樣的柔和誘人,誘發著人的心靈,不由想執筆淺畫,抒寫初冬絮語。 在這個此去無多日的深秋十月裡,我每天上班都是朝八晚六,中午休息時間,我便回家做飯,洗衣,午休;晚上下班回家為這個小家庭準備熱騰騰的飯菜,給孩子洗澡,教孩
月色,從輝煌到闌珊散文月色,從輝煌到闌珊散文 月兒彎彎,一抹恆古的淡白色光暈傾瀉而下! 層層疊疊的故事,絲絲縷縷的散落在月下煙火裡,追著遠古的傳說,和著大巴山的斑竹紋路,一路飄過!棧道的盡頭,真想一場相遇似月中丹桂直到天荒地老,一次守候伴春江花月夜直到海枯石爛! 一直想,在縱橫江湖的日子外,做一個初心如昨的爽朗漢子
像牛一樣大的葫蘆散文像牛一樣大的葫蘆散文 阿三家的牛死了,全家都很傷心。這頭老牛為這個家立下了汗馬功勞啊!誰也捨不得也不忍心吃它的肉,阿三爹在牆角挖了一個大坑,很是隆重的把老牛埋了。 來年春天,阿三娘在原來埋老牛的牆角種下了一棵葫蘆,到了初夏這棵葫蘆長得可真叫一個茂盛,阿三娘給它搭了一個架子,一根藤蔓在木棍上吊了一
家門前有條槎白河散文家門前有條槎白河散文 童年那會兒,我特別喜歡玩水。那時候還不會游泳,看見別人在黃浦江上劈波斬浪,心裡真是羨慕得沒法!等到上了小學二年級,我隨父母支援三線建設來到貴州,家門口就有一條曲曲彎彎的小河,聽當地的農民講,它的名字叫槎白河。 槎白河的水可真清啊,站在岸邊上,透過鐵黑泛綠的水草,可以看見魚兒
南京之行散文南京之行散文 一、喜迎南林 九月七號是送女兒南京上學的的日子,一家人忙忙碌碌,既緊張又激動。 彷彿什麼都要考慮,又生怕想得不周,之前幾天母女倆上街購買了兩個下午,儼然要把家搬去。 偏偏五號女兒皮膚過敏,起初一看嚇了一跳,趕快上中醫院,掛了一瓶水,六號又有,想想還是上皮防所,依然是掛水,配了好
一盤炸蟬蛹散文一盤炸蟬蛹散文 最近這兩年的除夕夜,我家的年夜飯桌上增添了一道親切爽口且勾起我們童年回憶的小菜——一盤炸蟬蛹。說起蟬蛹這種六腳小爬蟲,著實給我們的童年增添了不少樂趣。記得小時候,每到夏日的傍晚,跟小夥伴兒們到果園的大果樹下拾蟬蛹是最快樂的一件事。那個時候,果園裡的蘋果樹粗得我們伸開兩隻胳膊都抱不過
廉價的父親散文廉價的父親散文 在我生活的那個小鎮,有二百來戶人家,相隔不是太遠,很少有外來人員居住。 父親在小鎮上的名譽很好。早年父親是農技站的一名司機兼維修工,後來集體解散,父親便在家務農。父親的技術很好,他能維修各種機動車輛的故障,於是又在別人的勸說下在街市的十字路口開了一家機動車維修鋪面。 儘管生意興
一枚書籤散文一枚書籤散文 親愛的媽媽,女兒開啟書籤就已經模糊了雙眼…… 您還好嗎?夢的那一方,你可看見女兒真情在流淌…… 十五的月兒快要到了吧,可您整整盼了幾十年,這夢終不成實現,直到您臨終的那一刻……您連眼都合不上…… 常記起那年的一個夏天,一個朦朧的印象,灰濛濛的傍晚,那時還沒有電,家裡也黑濛濛的,
寫給相遇散文寫給相遇散文 有些相遇充滿了傳奇,你永遠不會知道結果。只能隨它的走向去發展。這就是為什麼人都在網路上喜歡不斷的加友,又不斷的捨棄。只是為了尋找屬於自己的那份緣分。 我兩相遇在秋高氣爽的日子裡,又是一個收穫的季節。也預示著我們的友情,有一份不尋常的收穫。接到你的好友請求,簡單的聊了幾句,彼此知道是
話別離散文話別離散文 自那日黃昏匆匆離家,算至今晨,時間的指標已整整過去七十二個六十分格。在女兒的大學校園裡,成天的無所事事,卻並未覺著日子難熬。她去課堂,我便獨自於寢室看書,或者賴床懶起;她沒課時,我便與她漫步海邊,醉舞春風。對於千里之外的愛人,真正少了“一日不見,如隔三秋”的焦慮。我亦感覺的到,他似乎和
五穀加工工具散文五穀加工工具散文 進得故居,樓上擱置的那個半成品推,使我想起祖輩們在生產力落後、生產工具極其簡單的年代為生活奔波的辛勤勞作和酸楚的往事來。這些五穀加工工具,大致分為扮桶、推〈含篩、風車〉、碾、碓、磨五大類,這些簡單的工具,我小時或成年時都使用過,操作雖不是很熟練,但能悟出其的構造或製作程式來,於是
最美故鄉人散文最美故鄉人散文 這是一群土生土長的鄉里人,經年的辛苦勞作使他們皮膚粗燥暗淡,體態和容貌過早地留下歲月的痕跡;男人大多壯實,女人多數豐滿肥碩,且說起話來嗓音高昂,若用美麗可愛來形容他們,也許會有人嗤之以鼻。然而,正是看似粗俗的這群人,卻把世間人情世故詮釋得淋漓盡致,他們用平凡的行動闡釋著真,善,美的
掐面葉子散文掐面葉子散文 到我大腦細胞長到能記事的時候,掐面葉子就刻在我的細小心靈,伴我一生。別的事都忘了,這件事不能忘,人老懷舊,“掐面葉子”不斷湧上心頭,催我下筆訴說那幽趣的童年, 北方的黃土塬,溝溝壑壑,坡坡峁峁,乾旱貧瘠。家鄉西河川少有的一點水田,要種小麥,種玉米,沒有種菜的地。大城市人給陝西娃編的
父親的油坊散文父親的油坊散文 上世紀八十年代,父親除了耕田種地,還開過一間油坊。 那時,家鄉漫山遍野都長著蒼翠碧綠的茶油樹。採摘茶油果時節,每家每戶的房前屋後都堆著小山似的茶油果。我們這些小屁們常常爬上果堆頂上曬太陽,聽老人們講“鬼子吃沙梨”的故事。 據說,當年有幾個散落的日本鬼子路過家鄉時,看見路邊的茶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