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平樂·春歸何處》譯文及鑑賞《清平樂·春歸何處》譯文及鑑賞 《清平樂·春歸何處》 宋代:黃庭堅 春歸何處?寂寞無行路。若有人知春去處,喚取歸來同住。 春無蹤跡誰知?除非問取黃鸝。百囀無人能解,因風飛過薔薇。 《清平樂·春歸何處》譯文 春天回到了哪裡?尋不見它的蹤跡只感苦悶寂寞。如果有人知道春天的訊息,定要幫我呼喚
《照鏡見白髮》譯文及賞析《照鏡見白髮》譯文及賞析 《照鏡見白髮》 唐代:張九齡 宿昔青雲志,蹉跎白髮年。 誰知明鏡裡,形影自相憐。 《照鏡見白髮》譯文 以前做宰相時,報效國家,日理萬機,志向遠大。 現在做了長史,無事可做,蹉跎歲月,虛度華年。 誰知道照鏡子時,才看到自己頭髮白了,老了。 我深深感到孤獨,
馬致遠《撥不斷·嘆寒儒》譯文及賞析馬致遠《撥不斷·嘆寒儒》譯文及賞析 《撥不斷·嘆寒儒》 元代:馬致遠 嘆寒儒,謾讀書,讀書須索題橋柱。題柱雖乘駟馬車,乘車誰買《長門賦》?且看了長安回去! 《撥不斷·嘆寒儒》譯文 可嘆那貧寒的讀書人,白白地讀了那麼多的書,讀書必須要題字在橋柱。即便題柱後乘坐上了駟馬車,可乘了車又有誰能像
孟浩然《春曉》譯文及鑑賞孟浩然《春曉》譯文及鑑賞 《春曉》 唐代:孟浩然 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 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 《春曉》譯文 春日裡貪睡不知不覺天就亮了,到處可以聽見小鳥的鳴叫聲。 回想昨夜的陣陣風雨聲,不知吹落了多少嬌美的春花。 《春曉》註釋 曉:天剛亮的時候,春曉:春天的早晨。 不覺
辛棄疾《南歌子·萬萬千千恨》鑑賞及譯文辛棄疾《南歌子·萬萬千千恨》鑑賞及譯文 《南歌子·萬萬千千恨》 宋代:辛棄疾 萬萬千千恨,前前後後山。傍人道我轎兒寬。不道被他遮得、望伊難。 今夜江頭樹,船兒系那邊。知他熱後甚時眠。萬萬不成眠後、有誰扇。 《南歌子·萬萬千千恨》譯文 心中有千千萬萬種惆悵,眼前是重重疊疊的山岡。旁人都說
《謁衡岳廟遂宿嶽寺題門樓》譯文及鑑賞《謁衡岳廟遂宿嶽寺題門樓》譯文及鑑賞 《謁衡岳廟遂宿嶽寺題門樓》 唐代:韓愈 五嶽祭秩皆三公,四方環鎮嵩當中。 火維地荒足妖怪,天假神柄專其雄。 噴雲洩霧藏半腹,雖有絕頂誰能窮? 我來正逢秋雨節,陰氣晦昧無清風。 潛心默禱若有應,豈非正直能感通! 須臾靜掃眾峰出,仰見突兀撐青空。
朱敦儒《感皇恩·一個小園兒》譯文及鑑賞朱敦儒《感皇恩·一個小園兒》譯文及鑑賞 《感皇恩·一個小園兒》 宋代:朱敦儒 一個小園兒,兩三畝地。花竹隨宜旋裝綴。槿籬茅舍,便有山家風味。等閒池上飲,林間醉。 都為自家,胸中無事。風景爭來趁遊戲。稱心如意,剩活人間幾歲。洞天誰道在、塵寰外。 《感皇恩·一個小園兒》譯文 一個兩三畝地的
趙彥端《點絳唇·途中逢管倅》譯文及鑑賞趙彥端《點絳唇·途中逢管倅》譯文及鑑賞 《點絳唇·途中逢管倅》 宋代:趙彥端 憔悴天涯,故人相遇情如故。別離何遽,忍唱陽關句。 我是行人,更送行人去。愁無據。寒蟬鳴處,回首斜陽暮。 《點絳唇·途中逢管倅》譯文 漂泊他鄉多年,已是心中愁苦人憔悴。故人相逢,二人感情依然深厚。剛重逢又要馬上
柳永《柳腰輕·英英妙舞腰肢軟》譯文及鑑賞柳永《柳腰輕·英英妙舞腰肢軟》譯文及鑑賞 《柳腰輕·英英妙舞腰肢軟》 宋代:柳永 英英妙舞腰肢軟。章臺柳、昭陽燕。錦衣冠蓋,綺堂筵會,是處千金爭選。顧香砌、絲管初調,倚輕風、佩環微顫。 乍入霓裳促遍。逞盈盈、漸催檀板。慢垂霞袖,急趨蓮步,進退奇容千變。算何止、傾國傾城,暫回眸、萬人斷腸。
《破陣子·四十年來家國》鑑賞及譯文《破陣子·四十年來家國》鑑賞及譯文 《破陣子·四十年來家國》 五代:李煜 四十年來家國,三千里地山河。鳳閣龍樓連霄漢,玉樹瓊枝作煙蘿,幾曾識干戈? 一旦歸為臣虜,沈腰潘鬢消磨。最是倉皇辭廟日,教坊猶奏別離歌,垂淚對宮娥。 《破陣子·四十年來家國》譯文 南唐開國已有四十年曆史,幅員遼闊、
王安石《漁家傲·燈火已收正月半》鑑賞及譯文王安石《漁家傲·燈火已收正月半》鑑賞及譯文 《漁家傲·燈火已收正月半》 宋代:王安石 燈火已收正月半,山南山北花撩亂。聞說洊亭新水漫,騎款段,穿雲入塢尋遊伴。 卻拂僧床褰素幔,千巖萬壑春風暖。一弄鬆聲悲急管,吹夢斷,西看窗日猶嫌短。 《漁家傲·燈火已收正月半》譯文 正月十五元宵燈節之時
陸游《雙頭蓮·呈範至能待制》鑑賞及譯文賞析陸游《雙頭蓮·呈範至能待制》鑑賞及譯文賞析 《雙頭蓮·呈範至能待制》 宋代:陸游 華鬢星星,驚壯志成虛,此身如寄。蕭條病驥。向暗裡、消盡當年豪氣。夢斷故國山川,隔重重煙水。身萬里,舊社凋零,青門俊遊誰記? 盡道錦裡繁華,嘆官閒晝永,柴荊添睡。清愁自醉。念此際、付與何人心事。縱有楚柁吳檣,知
柳宗元《從崔中丞過盧少尹郊居》鑑賞及譯文柳宗元《從崔中丞過盧少尹郊居》鑑賞及譯文 《從崔中丞過盧少尹郊居》是由柳宗元所創作的,這是一首敘事詩,描寫的是跟隨刺史崔敏自郊外回來應邀造訪居住在城郊的盧少府一事。 《從崔中丞過盧少尹郊居》 唐代:柳宗元 寓居湘岸四無鄰,世網難嬰每自珍。 蒔藥閒庭延國老,開樽虛室值賢人。 泉回淺石依高
《金縷歌·陪履齋先生滄浪看梅》宋詞譯文及鑑賞《金縷歌·陪履齋先生滄浪看梅》宋詞譯文及鑑賞 《金縷歌·陪履齋先生滄浪看梅》 宋代:吳文英 喬木生雲氣。訪中興、英雄陳跡,暗追前事。戰艦東風慳借便,夢斷神州故里。旋小築、吳宮閒地。華表月明歸夜鶴,嘆當時、花竹今如此。枝上露,濺清淚。 遨頭小簇行春隊。步蒼苔、尋幽別塢,問梅開未。重唱梅邊新度
秦觀《促拍滿路花·露顆添花色》鑑賞及譯文秦觀《促拍滿路花·露顆添花色》鑑賞及譯文 《促拍滿路花·露顆添花色》 宋代:秦觀 露顆添花色,月彩投窗隙。春思如中酒,恨無力。洞房咫尺,曾寄青鸞翼。雲散無蹤跡。羅帳燻殘,夢迴無處尋覓。 輕紅膩白,步步燻蘭澤。約腕金環重,宜裝飾。未知安否,一向無訊息。不似尋常憶。憶後教人,片時存濟不得。
王建《題所賃宅牡丹花》譯文及鑑賞王建《題所賃宅牡丹花》譯文及鑑賞 《題所賃宅牡丹花》 唐代:王建 賃宅得花饒,初開恐是妖。 粉光深紫膩,肉色退紅嬌。 且願風留著,惟愁日炙燋。 可憐零落蕊,收取作香燒。 《題所賃宅牡丹花》譯文 當初租賃房舍,哪想到竟有牡丹滿院,一開花便絢麗無比,莫非是妖精變現! 紫花豐腴,光澤均
杜荀鶴《山中寡婦 / 時世行》鑑賞及譯文參考杜荀鶴《山中寡婦 / 時世行》鑑賞及譯文參考 《山中寡婦 / 時世行》 唐代:杜荀鶴 夫因兵死守蓬茅,麻苧衣衫鬢髮焦。 桑柘廢來猶納稅,田園荒後尚徵苗。 時挑野菜和根煮,旋斫生柴帶葉燒。 任是深山更深處,也應無計避徵徭。 《山中寡婦 / 時世行》譯文 丈夫死於戰亂她獨守茅屋受煎熬,
吳文英《風入松·聽風聽雨過清明》譯文及鑑賞吳文英《風入松·聽風聽雨過清明》譯文及鑑賞 《風入松·聽風聽雨過清明》 宋代:吳文英 聽風聽雨過清明。愁草瘞花銘。樓前綠暗分攜路,一絲柳、一寸柔情。料峭春寒中酒,交加曉夢啼鶯。 西園日日掃林亭。依舊賞新晴。黃蜂頻撲鞦韆索,有當時、纖手香凝。惆悵雙鴛不到,幽階一夜苔生。 《風入松·聽風聽雨
納蘭性德《踏莎行·月華如水》鑑賞及譯文參考納蘭性德《踏莎行·月華如水》鑑賞及譯文參考 《踏莎行·月華如水》 清代:納蘭性德 月華如水,波紋似練,幾簇淡煙衰柳。塞鴻一夜盡南飛,誰與問倚樓人瘦。 韻拈風絮,錄成金石,不是舞裙歌袖。從前負盡掃眉才,又擔閣鏡囊重繡。 《踏莎行·月華如水》譯文 月光如水,波紋如練,煙靄淡淡,殘柳幾株。彷
李煜《破陣子·四十年來家國》譯文及鑑賞李煜《破陣子·四十年來家國》譯文及鑑賞 《破陣子·四十年來家國》 五代:李煜 四十年來家國,三千里地山河。鳳閣龍樓連霄漢,玉樹瓊枝作煙蘿,幾曾識干戈? 一旦歸為臣虜,沈腰潘鬢消磨。最是倉皇辭廟日,教坊猶奏別離歌,垂淚對宮娥。 《破陣子·四十年來家國》譯文 南唐開國已有四十年曆史,幅員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