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經的魅力詩經的魅力 《詩經》是我國最早的一部詩歌總集,共收錄周代詩歌305篇。原稱“詩”或“詩三百”。 《詩經》是中國韻文的源頭,是中國詩史的光輝起點。《詩經》先秦稱為《詩》,或取其整數稱《詩三百》。西漢時被尊為儒家經典,始稱《詩經》,並沿用至今。《詩經》是一部偉大的文學作品,也是一部人們的生活史
詩經·國風·陳風·宛丘詩經·國風·陳風·宛丘 原文: 子之湯兮,宛丘之上兮。有情兮,而無望兮。 坎其擊鼓,宛丘之下。無冬無夏,值其鷺羽。 坎其擊缶,宛丘之道。無冬無夏,值其鷺。 註釋: 這篇也是情詩。男子詞。詩人傾訴他對於彼女的愛慕,並描寫她的跳舞。從詩中“無冬無夏,值其鷺羽”等句看來,
詩經·國風·陳風·東門之枌詩經·國風·陳風·東門之枌 原文: 東門之,宛丘之。子仲之子,婆娑其下。 旦於差,南方之原。不績其麻,市也婆娑。 旦於逝,越以邁。視爾如,貽我握。 註釋: 這是男女慕悅的詩。詩人所寫的“如”的女子就是第一章的“子仲之子”,也就是第二章“不績其麻,市也婆娑”的人,這人
詩經·國風·陳風·衡門詩經·國風·陳風·衡門 原文: 衡門之下,可以棲遲。泌之洋洋,可以樂飢。 豈其食魚,必河之?豈其取妻,必齊之姜? 豈其食魚,必河之鯉?豈其取妻,必宋之子? 註釋: 1、衡:“橫”的假借字。衡門:橫木為門,門上無屋,言其簡陋。一說東西曰橫,橫門就是東向或西向的城門。
詩經·國風·陳風·東門之池詩經·國風·陳風·東門之池 原文: 東門之池,可以漚麻。彼美淑姬,可與晤歌。 東門之池,可以漚紵。彼美淑姬,可與晤語。 東門之池,可以漚菅。彼美淑姬,可與晤言。 註釋: 1、漚(慪òu):洗,浸泡。 2、姬:《正義》:“美女而謂之姬者,以黃帝姓姬,炎帝姓姜,二姓之後,子孫昌盛,齊家之女
詩經·國風·陳風·東門之楊詩經·國風·陳風·東門之楊 原文: 東門之楊,其葉。昏以為期,明星煌煌。 東門之楊,其葉肺肺。昏以為期,明星晢晢。 註釋: 1、(臧zàng):楊葉在風中磨擦之聲。 2、明星:星名,即金星,又名太白、啟明、長庚。《小雅·大東》《毛傳》:“日且出,謂明星為啟明;日既出
詩經無衣詩經無衣 《詩經》,是中國古代詩歌開端,最早的一部詩歌總集,收集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葉(前11世紀至前6世紀)的詩歌,共311篇,其中6篇為笙詩,即只有標題,沒有內容,稱為笙詩六篇(《南陔》《白華》《華黍》《由庚》《崇丘》《由儀》),反映了周初至周晚期約五百年間的社會面貌。以下是小編為大家帶來的詩經
《詩經》中“怨刺詩”的現實主義精神《詩經》中“怨刺詩”的現實主義精神 《詩經》是中國古代第一部詩歌總集,作為中國文學的源頭,它所表現出的“飢者歌其食,勞者歌其事”的現實主義精神對後世文學影響很大。 眾所周知,《詩經》是我國文學的光輝起點。尤其是其中的怨刺詩,更堪稱代表。本文就試從其中的怨刺詩入手來分析其現實主義精神。
《詩經》的憂傷、憂愁情懷《詩經》的憂傷、憂愁情懷 《詩經》又稱《詩》、《詩三百》,是我國最早的詩歌總集,其收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葉大約五百多年的詩歌。雖然《詩經》離現在已經遙遠,其當時人民創作詩歌的具體情形已難可尋,但從遺留下來的三百多篇精華中,我們仍可窺知當時的民眾心理。本文擬透過對其全文心理描寫詞語的檢索,探知與今相
《詩經》所反映的女性愛情觀《詩經》所反映的女性愛情觀 《詩經》作者的介紹 《詩經》的作者成分很複雜,產生的地域也很廣。除了周王朝樂官制作的樂歌,公卿、列士進獻的樂歌,還有許多原來流傳於民間的歌謠。這些民間歌謠是如何集中到朝廷來的,則有不同說法。漢代某些學者認為,周王朝派有專門的采詩人,到民間蒐集歌謠,以瞭解政治和風俗的盛
關雎原文、翻譯及賞析關雎原文、翻譯及賞析 《詩經》是我國第一部詩歌總集,收入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葉五百多年的詩歌305篇,又稱《詩三百》。先秦稱為《詩》,或取其整數稱《詩三百》。西漢時被尊為儒家經典,始稱《詩經》,並沿用至今。 關 朝代:先秦 作者:佚名 原文: 關關鳩,在河之洲。窈窕淑
詩經采薇原文賞析詩經采薇原文賞析 詩經采薇這是一首戎卒返鄉詩,唱出從軍將士的艱辛生活和思歸的情懷。 采薇(《詩經·小雅·采薇》) 朝代:先秦 作者:佚名 原文: 采薇采薇,薇亦作止。曰歸曰歸,歲亦莫止。 靡室靡家,玁狁之故。不遑啟居,玁狁之故。 采薇采薇,薇亦柔止。曰歸曰歸,
詩經蒹葭原文欣賞詩經蒹葭原文欣賞 詩經·蒹葭出自《詩經·秦風》。這是一首懷人詩。詩中的“伊人”是詩人愛慕、懷念和追求的物件。 蒹葭 蒹葭蒼蒼,白露為霜。所謂伊人,在水一方,溯洄從之,道阻且長。溯游從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謂伊人,在水之湄。溯洄從之,道阻且躋。溯游從之,宛在水中
詩經·國風·陳風·墓門詩經·國風·陳風·墓門 原文: 墓門有棘,斧以斯之。夫也不良,國人知之。知而不已,誰昔然矣。 墓門有梅,有萃止。夫也不良,歌以訊之。訊予不顧,顛倒思予。 註釋: 這詩表現人民反抗不良統治者的強烈情緒。相傳這是罵陳佗的詩。據《左傳》,陳佗當陳桓公病中,殺了太子免。桓公死後陳
詩經·國風·陳風·防有鵲巢詩經·國風·陳風·防有鵲巢 原文: 防有鵲巢,邛有旨。誰予美?心焉。 中唐有,邛有旨。誰予美?心焉惕惕。 註釋: 1、防:樹。 2、邛(瓊qióng):土丘。(條tiáo):紫雲英,野蠶豆。 3、(舟zhōu):欺騙,說謊。予美:丈夫。此句意為有人在丈夫面前挑
詩經·國風·陳風·月出詩經·國風·陳風·月出 原文: 月出皎兮,佼人僚兮,舒窈糾兮,勞心悄兮! 月出皓兮,佼人兮,舒憂受兮,勞心兮! 月出照兮,佼人燎兮,舒夭紹兮,勞心慘兮! 註釋: 這詩描寫一個月光下的美麗女子。每章第一句寫月色,第二句寫她的容色之美,第三句寫行動姿態之美,末句寫詩人自
詩經·國風·陳風·株林詩經·國風·陳風·株林 原文: 胡為乎株林?從夏南。匪適株林,從夏南。 駕我乘馬,說於株野。乘我乘駒,朝食於株。 註釋: 1、株:夏姬住地。 2、從:追逐。夏南:夏姬之子。夏姬與陳靈公私通,此詩即諷刺陳靈公去見夏姬。夏南在這裡影射夏姬。 3、說(稅shuì):
詩經·國風·陳風·澤陂詩經·國風·陳風·澤陂 原文: 彼澤之陂,有蒲與荷。有美一人,傷如之何!寤寐無為,涕泗滂! 彼澤之陂,有蒲與。有美一人,大且卷。寤寐無為,中心! 彼澤之陂,有蒲菡。有美一人,大且。寤寐無為,輾轉伏枕。 註釋: 1、陂(皮pí):湖邊。 2、蒲、荷:《鄭箋》:“
詩經取名女孩「大全」詩經取名女孩「大全」 隨著“國學熱”的風靡,人們開始了古風取名,古人取名講究“女詩經,男楚辭,文論語,武周易”。 1>、+依依++。《鹿鳴之什·采薇》:“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依依:柳枝隨風飄搖。在其它語境中也形容不捨。 2>、+靜嘉++。《生民之什·既醉》:“其告維何?
魯迅與《詩經》魯迅與《詩經》 魯迅處身於中華民族前所未有的現代歷史語境中,適逢舊價值體系以摧枯拉朽之勢坍塌,新價值體系步履維艱的關鍵時期,時代要求新的結構性的重組與轉換。因而,生存其間的新一代知識分子將探尋中華民族的“新生”之路視為他們孜孜以求的最大的人生目標。 魯迅更終其一生在命運的起承轉合中尋找著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