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以第一人稱的視角活著的雜文隨筆第一次以第一人稱的視角活著的雜文隨筆 很久了,沒有這樣尋找過存在感,活著的感覺。我不清楚是什麼性格導致我一直像在以第三人稱一樣參與自己的生活。充實和光明,是我一直所追求的,但到現在我卻不曾看到它們。 我今年,二十七八歲。正是一個血氣方剛的年紀,卻被我活得老氣橫秋。就像少了靈魂一樣,我在這個崗位上
瓶邪石雜文隨筆瓶邪石雜文隨筆 大雪封山。 卻並沒有對這本就在雪山深處的喇嘛廟造成什麼影響。 只是要多費點功夫掃雪了,不過這又如何呢?反正在這與世隔絕的地方,也沒有別的事需要他們去做。 老喇嘛走出房門,沒有理會漂飄零零落在他肩上的雪花,淡淡地向招呼自己的同門點點頭示意。 在屋裡悶了一天,外面空氣很好,雖然
可憐人的雜文隨筆可憐人的雜文隨筆 “真可憐”一位陌生的奶奶說。 小腿到腳面被石膏裹的嚴嚴實實,只留下五個腳趾頭孤獨地伸著腦袋,呼吸著這個城市的空氣。 出門坐電梯到八樓時,走上來一個個子高挑,穿著碎花連衣裙的小女孩和跟隨她的奶奶。奶奶一進電梯就發現我的腳與眾不同,“腳怎麼了?”老人關切地問?“摔傷了”我回答的乾
我的鄰居是個賊雜文隨筆我的鄰居是個賊雜文隨筆 小時候,我們同村住著一個賊,和我家只隔了兩戶人家,大家都叫他二鴨。這個人好吃懶做,專門靠偷維持生計。他還很幸運,娶了個老婆,生了一兒一女,帶著老婆孩子一起偷。都說賊一般不會在自己生活的地方動手,畢竟鄰里鄉親的低頭不見抬頭見。可他不一樣,專門對同村人下手,把村民們養的雞啊羊啊
可能是沒有的或許還能的雜文隨筆可能是沒有的或許還能的雜文隨筆 “真的,好久不見。” 最近,不知道能在哪裡開開心心聊上幾句話,思前想後,最後還是回了自己一個人的地方安安靜靜地自個兒“想”。 想說些發自心底的,對自己說的話。 掐指一算,從我大學本科畢業到現在已經過去了一年零一個月。有很多事情其實一直想說但是又不知道從何說起,
猶太人讀書雜文隨筆猶太人讀書雜文隨筆 之前有統計說猶太人平均每年讀64本書,日本人40本,中國讀書最多的上海,人均只有8本。不過,日語文字比中文長三分之一,而且他們多為袖珍本,這就又打了個折,還有很多漫畫本,所以也多不到哪裡去。猶太人的讀書就絕對厲害了,他們把蜂蜜塗在稱作第二聖經的《塔木德》上,讓孩子從小就親近書,
老母親和她的葡萄地雜文隨筆老母親和她的葡萄地雜文隨筆 北方的七月,流火一樣地熱。 空氣窒息著,太陽彷彿是一口燒紅的大鐵鍋,“咕嚕咕嚕”地往外冒熱氣。地面是熱的,光腳走上去,腳板燙得生疼。如果放個雞蛋,沒準也能烤熟呢。 上午十點多鐘,六十多歲的秋鳳還在地裡。她穿著長袖汗衫,衣服早已溼透,頭上的汗珠滾動著,總有一兩顆落到腳下
我從三天前離家的雜文隨筆我從三天前離家的雜文隨筆 我從三天前離家,離家時僅帶一把刀。 現在在下雪,雪很小,我一個人在大街上徘徊,我從三天前離家。 現在是離家的第三天,沒有人來找我,我一個人在大街上走著,漫無目的的走著,不知為何,我的腳印覆蓋在雪上,總是鮮紅一片,我繼續向前走著。 我看到一群彩色的野貓聚在一起取暖,它
我的嬸孃雜文隨筆我的嬸孃雜文隨筆 昨晚做夢,夢見了嬸孃,算起來嬸孃已經離開我們十四個年頭了吧,說來奇怪,這是第一次夢見她,在夢裡依稀記得她的模樣。 記得嬸孃走的時候是在冬天,下著雪,那時候母親正好在東莞幫哥哥帶小孩。某一天父親打電話過來,說嬸孃病重,催母親回去。母親聽聞這訊息後,急忙讓哥哥訂車票趕回湖南,幸好趕
我成長的腳步趕不上你的覺悟的雜文隨筆我成長的腳步趕不上你的覺悟的雜文隨筆 所有的成長和偉大,都如同中藥和老火湯,是一個時辰一個時辰熬出來的——題記 難得回家一次,前幾日同學喊一起聚聚,於是頂著36°的火熱來到了訂好的一家餐廳。過年時回來沒有見昭君,這次回來見,她已是孩子的媽媽。昭君是我高三的同桌,那時的她,出落得如她的名字一樣迷人
平原上的石門董村的雜文隨筆平原上的石門董村的雜文隨筆 石門董村的最早出現,是由祖上姓董的人先到達這裡。到達後建舍修屋,耕種農田,並在村子邊上修建了一個大石門而得名。因董姓人先到達這裡,又是董姓人建的石門,所以取名石門董村。石門董村佈局是這樣的,村子中心建有生產大隊黨支部辦公室(現在村一級行政區劃為村兩委,那時是生產大隊、生
情緒管理和優秀的人雜文隨筆情緒管理和優秀的人雜文隨筆 記得我剛上初中時,我最害怕的就是數學課。因為我一竅不通,啥也不懂。每當老師上課提問,以莊嚴的目光審視全班時,我總是低下腦袋,心裡默唸,“不要抽到我,不要抽到我”。這個時候心裡是最為忐忑的,生怕老師抽到我。但如果抽到的是其他同學的話,總會鬆一口氣,慶幸自己“活下來”。
親愛的青春雜文隨筆親愛的青春雜文隨筆 在朋友圈裡,不少人對著剛過去的青春緬懷傷感,讓我覺得我也應該做點什麼來祭奠一下我已逝去的青春。 一首歌,一杯酒,一曲相思,一把離愁。青春的記憶停留在酸酸甜甜中,唱不徹的回憶,懵懵懂懂的眷戀。 青草如茵的操場上少了些活蹦亂跳的腳印,池塘裡的蝦長得越發肆意了,風捲起地上滾滾的塵
一個人無聊的時候可以做什麼雜文隨筆一個人無聊的時候可以做什麼雜文隨筆 對影成三人,一個跳舞一個彈琴,還有一個觀看錄影片。 上週末原本約了老妹吃飯,結果下雨懶得出門。 於是心血來潮搬出三腳架,彈琴,跳舞,做影片。 一個人自娛自樂,倒也樂在其中。 記得之前在電視裡看到一幕,一位仙人,在故人離開之後,分出三個化身,自己與自己對飲
踏雪尋梅雜文隨筆踏雪尋梅雜文隨筆 我生在江南,我喜歡梅,不是因為歷代文人墨客的喜愛,亦不是因為那些流傳千載的詩文,我只是喜歡。喜歡她斷然的清絕與令人不敢逼視的風雅,喜歡她素瓣掩香的蕊,喜歡她團玉嬌羞的朵,喜歡她橫斜清瘦的枝,更喜歡她是月色黃昏裡一剪閒逸。那一剪寒梅,從三千年前的《詩經》中走來,穿過依依古道,穿過魏
碎花雜文隨筆碎花雜文隨筆 燥熱的夏天,燥熱的身軀。 來不及擦去額頭上的汗珠,新的汗珠又會滾落,這個世界所有的風似乎都死了。熱氣蒸騰出地平線,路邊的紫椴樹無精打采地搖晃著,這樣的天氣,樹蔭都是帶著蒸汽的。 時間是下午三點二十五分,我走在有些陌生的路上,孑然獨身。 每一秒鐘對我而言都是希望,我所渴望的僅僅是
利己才是永恆雜文隨筆利己才是永恆雜文隨筆 這篇文章的靈感從達爾文的《物種起源》以及《全球簡史》獲得。 眾所周知,達爾文的“物競天擇,適者生存”八字傳閱甚廣。即使很少有人真正去翻閱這本書的來源——《物種起源》。 而在《全球簡史》中講述動物演變時,有一個故事很是有趣。 我翻述如下:在南極附近有一種動物有白毛和雜毛兩
前往的目的雜文隨筆前往的目的雜文隨筆 今天早上五點半自己就醒來了,醒得比鬧鐘還要早。不過是兩日連續早上五點半起床,這就養成了生物鐘嗎?一旦醒了,再試圖入睡就難了。想起昨天晚上大家都睡不著,明明是疲倦的一天,卻沒有沉重的疲憊催促著要去睡覺,反而覺得身子輕輕的。 這幾天我們總是早上五點半起床,午夜12點睡覺,每天每天
以心相交不說再見的雜文隨筆以心相交不說再見的雜文隨筆 “以利相交,利盡則散;以勢相交,勢敗則傾;以權相交,權失則棄,以情相交,情斷則傷,唯以心相交,方能成其久遠。”隋朝王通的至理名言讓人醍醐灌頂,只可惜,以前我只是習慣了奉行拿來主義,簡單粗暴的引用於寫作中,並未仔細揣摩其中深刻含義,也未能警示自己,在與人交往時,該持何種觀
美人魚島的雜文隨筆美人魚島的雜文隨筆 今天終於回到了酒店啦,中午從美人魚島回來後,先去了一個海灘看日落,和上次在丹榮亞路看見的日落又不一樣,各有各的好看。 值得一提的是在美人魚島,人生中第一次看了日出,真的很好看,就是太困了,玩得太累怎麼都起不來,結果還是朋友再三叫我才起來的。但是早上的雲層還是有一點厚重,等了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