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頁
  2. 職場

教你成為職場達人

教你成為職場達人

職場新人常會有錯覺,認為自己名校畢業,學歷高,學習能力強,工作中這麼一些事情還做不好?實際上這種自信常常被挫敗,看起來簡單的事情往往潛伏著意想不到的問題。

【教你成為職場達人】

“按照你們滿意的標準去完成工作”。這句話是我導師說的,這句話說過已經很久了,但是一直烙印在我的腦海裡面,依然是我現在工作的準則。

說起來意思很簡單,但是在實現的過程中內涵卻很豐富。

首先是何謂滿意?滿意的標準既然是主觀的,自然要從個體說起。職場新人常會有錯覺,認為自己名校畢業,學歷高,學習能力強,工作中這麼一些事情還做不好?實際上這種自信常常被挫敗,看起來簡單的事情往往潛伏著意想不到的問題。因為工作往往是高經驗要求的,而職場經驗的積累需要過程,新人做不好工作存在客觀原因。這個階段,新人的常見問題是錯誤理解完成“滿意”水平工作的能力要求,往往更多看到完成這項工作的基本流程、知識和方法,而忽視或者不瞭解其中的隱性要求:即跟工作關聯各方的充分溝通、對於工作內容的外圍內容的'理解、過去的經驗等。因此,這個前提下,完成工作的“滿意”僅靠個體判斷往往不夠,需要和上級、老同事的溝通交流,靠他們來樹立滿意的標準。

隨著個人專業經驗的積累,對於工作滿意的標準思考應當深化。回答三個問題:

1、這項工作如果要充分達成其在組織中的作用,應當完成成什麼樣?

2、在工作正常完成的基礎上,有沒有可能做的更好?

3、如果上一問題的答案是肯定的,那麼個人有沒有理由去提高工作質量?

第一個問題是工作完成的標準化問題,即一般層面上的滿意。也就是說,根據企業的正常“經驗”,個體應當將工作完成到什麼情況,足以保證其在組織中發揮作用。這種一般層面上的滿意,往往可以由企業的過往經驗、正式規章、上級或同事的指導獲得標準。簡單的例子,便是財務、人事等部門的日常工作標準。

第二個問題和第三個問題是解決下一個層次的問題,即個體層面的滿意。也就是說,在達成一般層面滿意的基礎上,個體對於工作完成提出更高的自我要求和標準。這時候的標準就有相當的主觀性,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個體對於工作的認識。個體要加深對所從事工作的認識,深刻理解工作的內容和作用,參考外部的先進經驗,為自己的工作樹立標杆。研究認識的過程往往便是學習和思考的過程,需要大量的涉獵專業書籍、討論或者其他資料。透過這個過程,開拓自己的工作視野。另外一個好處便在於培養了個體工作的主動性。個體如果不願意主動去思考工作,又怎麼能指望他在按部就班之外,能夠很好去應對各種情況,甚至提出創造性的解決辦法或者主動承擔工作。在單位中,很多時候總有這樣的人,在工作需要的時候挺身而出,解決的很好。這就是平時大量學習和思考而積累的結果,正所謂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

由此而引申,個體以自我滿意為工作準則,其實就是建立了這麼一個良性迴圈過程:即學習、研究和思考——發現工作的改進餘地和好的經驗及更深層次的專業知識——個體學習,工作中嘗試提高完成質量——學習、研究和思考……透過這樣的過程,個體能夠在工作中快速成長。

工作的第三個境界是完美主義。這裡涉及到第三個問題,為了追求完美不惜代價值得不值得?在日本有很多匠人,他們的標準就是按照最高標準來完成每一件作品,很大程度上已經脫離了收入成本的考慮,如果一個人在做事情的時候,始終考慮收入成本的話,他會變成一個具有經濟理性的人,停留在第二個問題的境界——一個效率的產出者。效率的產出者對於工業社會來說是必不可少的,然而如果只關注於效率,不願意做出一些跨越成本約束的事情,自然也不會獲得可能更大的收穫。這個收穫來源於對工作境界和專業能力的極致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