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頁
  2. 音樂

音樂教學的反思

音樂教學的反思(15篇)

在現實社會中,課堂教學是我們的工作之一,反思過去,是為了以後。反思要怎麼寫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音樂教學的反思,歡迎閱讀與收藏。

音樂教學的反思1

本學期即將過去,回顧這幾年的音樂課研究教學,我有很多的體會和想法,下面我就對這幾年的教學工作談一些自己的想法。

作為音樂教師,首先應該明確音樂教育的目的是培養學生對音樂的感悟,以審美教育為核心,在整個音樂教學過程中要以音樂的美感來感染學生,要以音樂中豐富的情感來陶冶學生,進而使學生逐步形成健康的音樂審美能力。為了實現這一目標和推進新課程改革,我認為,在教學中,要使學生先對音樂產生濃厚的興趣,感受、體驗和表現音樂中豐富的情感內涵。只有這樣,學生才會逐漸喜歡音樂,從而才能對音樂有更深一步的瞭解。要積極引導學生,從而使學生不僅做到現在受益,而且做到終身受益。

因此在音樂課教學上,我會從下列兩個方面對學生進行教育和培養:

根據音樂教室現有的樂器,透過音樂欣賞的形式,讓學生認識和了解各種樂器,並且讓學生參與其中親身實踐,講解各種樂器基本的演奏方法,這樣一來,學生不僅對樂器有了進一步的接觸,而且還對我國的各種音樂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從而提高學生的音樂審美觀念和審美情趣。

透過豐富多彩的音樂教學形式,激發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和愛好,活躍空氣,在緊張的文化課學習之餘可調節情緒,有利於其他課的學習。

經過幾年的音樂教學我也覺得自己有很多做的不夠的的地方值得反思的。

記得剛走上講臺時,我也碰到過同樣的問題,班級演唱時,總有那麼一些不諧和合音混在裡面,實在是束手無措,於是有人建議我,你讓他們坐在同一個角落,讓他們輕唱或別出聲。“行嗎?”我疑惑了。但為了教學效果,我也嘗試著運用了這個方法果然被我揪出了四五個不入調的人。於是將他們安置在最*邊的一排,看著他們個個誠惶誠恐的小臉,我最終還是未能開口說出不許出聲的話,只是讓他們小聲地跟唱。因為心存不捨,所以邊上課邊溜眼觀察這幾個人的表情。有無奈的,有憤恨的,更多的是失望。當時我想他們大概是為自己感到失望吧。現在想來真像有人扇了我一巴掌那樣難過和疼痛,因為他們失望的是我啊!

還好,那幾天,我總也覺得不是滋味,看看孩子們的臉,倒象我做了賊般的渾身難過。於是仍讓他們回到原位。但不久我便發現這幾個孩子似乎有意和我作對,膽大的故意用彆扭的聲音唱,膽小的則索性閉嘴不唱。我知道是我的錯,所以也沒有為難他們,只是更善意地去安撫。過了好一陣子,這事才算過去了。

我說過莫名其妙、譏諷學生的話嗎:

“年紀小怎麼個子長這麼高?”別說作者本身聽後立刻弓背駝腰了,我也看得有些百思不得其解。唱歌與身高有什麼關係?孩子健康地成長難道也有錯嗎?看來文中這位老師真是急瘋了。但她不知道,她的一句不耐煩,卻讓一個生理,心理都處於發育狀態的孩子莫明地扣上了一個繩鎖,讓她處處彆扭,形慚心愧。我真的很想知道現在這位教師,在如今這個課改的浪潮席捲大地,教育教學理念更趨於自然、人本化的時代,她會對她所做的一切作何解釋。她將如何去為孩子心靈深處被烙出傷痕的、至今還冒者焦煙的傷口作“整容手術”?

記得有這樣一個男生,沒有哪個老師見了他不頭疼,還沒接班大名就已如雷貫耳了。等正式給他們班上課,我才發覺他真的挺與眾不同。其實他講話倒不是很多,只是不停地在幹著自己的話,看書,摺紙,畫畫樣樣都來。我先抱定一個宗旨:他不煩別人,那我也不去煩他,先冷他一段時間。這樣有一個多月過去了,一次課上,他出乎意料地回答了一個問題,我立刻抓住機會大肆表揚,還說:“你們別看他老在忙著別的,但其實聽著呢!老師還發現他一個最好的地方——他從不忘帶書,比有些同學強多了,這更說明他把音樂課是放在心裡的,謝謝你!”同學們都自發鼓掌了。他也許實在意外,臉都紅了,以後他真是一天一個進步。課桌上的其他東西早消失了。可有一次我又發覺他在偷偷地看雜書,不動聲色,我輕輕地對大家說:“可能有的同學上課覺得累了,想放鬆一下看看書,看書是好事,可以在課餘時間看,如果課上你真累了,就是趴下睡覺,老師也不怪你!”說完繼續上我的課。等我再瞄眼過去,他已是正襟危坐,自此再也沒有此類事情發生。在元旦過節是,我給每位送我賀卡的學生回送,字裡行間寫的都是他們的個性特點及寄語一類的話,我至今還記得一位學生捧著賀卡,閃著淚花,向我鞠躬致謝的場景。就在這時,我抽出最後一份,

指名給了這位小調皮。他楞在當場。旁邊同學替他接了過去。第二天,我收到了他的一份小禮物,引得班主任一個勁的說意外。

我常常在思考一個問題:我要做個怎樣的老師?是人見人怕的?是見時怕,背後罵的?這些都不行,我也實在不願意孩子們見了我像見了貓一樣,那樣上課還有什麼趣?所以我先要與他們拉近距離,再是像朋友一樣處理問題,先捧出我的心,才能得到他們所有人的心!曾有一位班主任向我說了一句班裡學生的話,讓我每每想起便心生自豪:“我們上課時看著音樂老師的臉都舒服呢!”有生如是,夫復何求?這更提醒我在愛生時,先要尊重他,信任他,千萬別“冷語一句六月寒”啊!

我願成為孩子們一生中的“重要他人”:

當我看到辦公室桌上一塊小蛋糕和一封信時,我知道這又是我的學生做的。開啟信紙,一行行娟秀的字型映入眼簾:“老師,今天是我的生日,請你吃蛋糕,它很小,但卻是我每天吃早餐省下來的錢買的。你是我見過的最……喜歡的一位老師!”她一連用了十個“最”。這封信一直夾在我的錢包裡,它時時提醒我,學生是要用心,用情去愛的。這種愛,我們可以將它細化到教學的每個細節中,讓你的一言一行,舉手投足都能潛移默化地傳達給孩子們這樣的資訊:“孩子,老師很喜歡你!”而愛的春風雨露澆灌出的是一株株生理、心理都能茁壯成長的小苗苗。

無盡的回憶和反思暫先告一段落吧。我不知道我到底能成為哪位學生的“重要他人”,我也不知道在學生們今後的成長曆程中會不會也在下意識中記住我,也會在回憶一生中的重要他人時能算上我一個。不管怎樣,只要帶著“愛”和“善”,我堅信我的學生會喜歡我,喜歡我教的音樂課,會非常歡迎我成為他們一生中的重要他人的!

音樂教學的反思2

音樂課中學生喜歡聽歌、喜歡唱歌,可就是不喜歡學習音樂知識,我無數次強調學習音樂知識的重要性,可一到學習音樂知識的時候,學生就是提不起興趣。

這節課要學習的音樂知識是反覆記號,我先讓學生記住反覆記號的“樣子”,告訴學生反覆記號的含義。然後我找了幾首學生熟悉的有反覆記號的歌曲和幾首沒有反覆記號的歌曲,對學生說:“今天老師為你們舉辦了一場小歌手比賽,誰把老師手上的歌曲都唱對了誰就是冠軍,大家也可以找夥伴一起合作挑戰對手。”我的話一說完,同學們就踴躍舉手,有的一個人來挑戰,有的幾個人一組,有的還找我合作呢。經過激烈的競爭,冠軍選出來了,學生也在輕鬆、愉快的歌唱中瞭解了反覆記號在曲中的運用。

經過這節課的教學,學生不自覺地喜歡上了學習音樂知識,很多學生對我說:“老師,原來學習音樂知識也可以這麼有趣,下次什麼時候再學習音樂知識呀。”聽了這話,我領悟到只要肯去嘗試和採用各種不同的教學方法,總能找到一種既適合自己教學風格,又能讓學生感興趣、能提高學生積極性的教學方法。

音樂教學的反思3

新課改反思(一)——音樂教育理念的轉變

新課程改革強調了“以審美為核心”,提出了“以興趣愛好為動力”,“面向全體學生”,“提供學科綜合”等新的教育理念。音樂教育的重心正從單純注重知識技能的傳播,轉向注重學習能力,實踐能力和創造精神的培養,注重情感、態度和價值的形成,以使學生獲得全面發展,具備良好的綜合素質。主要體現在以下方面:

一、把感情、態度、與價值觀放在課程目標的首位。

原大綱突出音樂學科特點,強調按音樂學科的知識結構體系進行教學,使學生掌握音樂知識,新《標準》把情感、態度和價值觀放在課程目標的首位,明確指出:音樂教育應以審美為核心。它淡化了傳統教育中那種單一的知識傳遞過程,強調音樂課應是師生共同體驗、發現、創造、表現和享受音樂美的過程。

1、豐富情感體驗,培養對生活的積極樂觀的態度。

音樂是一種情感藝術,音樂的魅力在於能給人們一個馳騁想象的空間,沒有想象的人生是蒼白的人生,沒有想象的民族是沒有希望的民族。中學生和小學生正處富於想象的年齡,用音樂開啟學生想象的閘門,培養他們的發散性思維能力,使他們以審美的態度感悟人生,認識社會,進而養成對生活的積極樂觀態度和對美好未來的嚮往與追求。是我們音樂工作者面臨的一個嶄新課題。

2、培養音樂興趣,樹立終身學習的願望。

愛迪生曾經說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離開了對音樂的興趣和感情,就達不到音樂教育的目的。只有當學生對音樂懷有濃厚的興趣時,在他親身參與音樂活動的過程中才能產生強烈的求知慾,進而主動地、不怕困難地學習音樂。因此,在課堂教學中,我們要營造愉快和諧的教學氣氛,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能被一種愉快和諧的氣氛所陶冶、感染和激勵,使創新意識得到很好的激發。

3、提高音樂審美能力,陶冶高尚情操。

音樂教育是以審美為核心,以學生愉悅感受和積極參與為出發點,以提高全體學生的審美能力和審美修養為目的的基本素質教育。透過審美實踐,純潔和豐富情感、美化心靈、完善人格,是美育的基本功能。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注重學生的生活體驗和情感體驗,引導學生對音樂表現形式和情感內涵的整體把握,努力揭示音樂要素在生活中的作用。在教學中鼓勵學生大膽發言、積極參與、主動提問,這些方式都可以豐富學生的情感體驗。

4、培養愛國主義和集體主義精神

愛國主義是我國優秀的文化傳統,是中華民族賴以生存和發展的重要精神支柱。古今中外的音樂文化藝術源遠流長,各時期的著名音樂家及其音樂作品以及各民族、民間的優秀音樂作品浩瀚無垠。這給我們的音樂教育提供了良好的條件,使他們透過作品中所表現的讚美和歌頌,培養他們的愛國主義情懷。在音樂實踐活動中培養學生良好的行為習慣和寬容理解、互相尊重,共同合作的意識和集體主義精神。

5、尊重藝術,理解多元文化。

尊重藝術家的創造勞動,尊重藝術作品,養成良好的欣賞藝術的習慣。同一部音樂作品,識譜的人可以欣賞;不識譜的人也可以欣賞;本國的人可以欣賞;外國的人也可以欣賞。它可以超越種族、語言、信仰的界限,與人類的心靈發生碰撞,產生共鳴。所以在教學中要注意學生感知音樂中的情感,從而去激發他熱愛音樂的情境。

二、把“過程與方法”設為課程目標之一。

傳統的音樂教學中,教學過程與方法是實現教學目的的手段。從教學過程講是“重結論,輕過程”,從學習角度將是“重學會、學好,輕會學、好學”。而新《課標》站在“一切為了每一位學生的發展”的角度,明確指出:音樂教育應充分發揮音樂藝術特有的魅力,在不同的教學階段,根據學生身心發展規律和審美心理特點,激發和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

從音樂本質來看,他具有愉悅性特點。人們透過聽覺產生一種“審美情趣判斷”。他是審美經驗積澱的心理反映,是一種美感的享受。因此人們需要音樂,他是人類最主要的精神食糧。小學音樂教育教學過程的趣味化和遊戲化,不僅給學生帶來極大的快樂,而且會使他們對音樂發生濃厚的興趣變“要他學”為“他要學”,進而產生持久的音樂學習動力。因此音樂教師應從以下幾方面精心設計富有情趣的音樂教學情境。讓學生帶著濃郁的興趣走進音樂課堂,參與音樂教學,讓學生充分體驗音樂的愉悅,使音樂課堂成為學生精神上的家園:

1、體驗:

倡導完整而充分地聆聽音樂作品,使學生在音樂審美過程中獲得愉悅的感受與體驗;啟發學生在積極體驗的狀態下,充分展開想象;保護和鼓勵學生在體驗中的獨立見解。

2、模仿:

根據學生的身心特點,從音樂基本要素入手,透過模仿,積累感性經驗,為音樂表現和創造能力的進一步發展奠定基礎。

3、探究:

透過提供開放式和趣味性的音樂學習情景,激發學生對音樂的好奇心和探究願望,引導學生進行即興式自由發揮為主要特點的探究與創造活動,重視發展學生創造性思維的探究過程,並經歷探究過程以獲得理智和情感體驗。建構知識、掌握解決問題的方法,這是探究學習要達到的三個目標。“記錄在紙上的思想就如同某人留在沙上的腳印,我們也許能看到他走過的路徑,但若想知道他在路上看見了什麼東西就必須用我們自己的眼睛。”德國哲學家叔本華的這番話很好地道出了探究學習的重要性。

音樂教學的反思4

音樂是藝術,而音樂教學更是藝術教學中的藝術。音樂反思性教學則是指運用教育教學的有關理論,對課堂教學的教育理念、教學設計、教學內容、教學方法等方面進行科學的分析和思考,從中歸納出成敗得失,為不斷最佳化後續教學提供重要的條件。因為吸取教訓,能更好地促進教學內容的選擇、組合、調整;教學目標的設計、達成;教學策略的合理、最佳化,才能使課後的反思性真正起到反思、調整、改進後續教學的積極作用,切實提高課堂教學的效能,不斷提高學生的音樂感受力和音樂審美能力。識譜是開啟音樂大門的鑰匙。但在我教學過程中便有著這樣的深刻的體會:音樂重視識譜教育,但學生最沒有興趣,最弱的也是識唱簡譜.對於音樂識譜教學,本人根據自己的教學,做了以下幾點反思:

一、注重音樂與學生生活實際相結合,進行課堂教學內容的反思。

課堂教學中要充分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真正做到以學生為本。教學內容不僅具有音樂性、審美性,更應貼近學生的生活實際。課堂教學內容只有充分利用現有教材中能引起學生興趣的內容,調整教材內容以適合現代學生審美需求,並根據學生的學力水平重組教材,把充滿生活情趣的內容充實到教學中去,才能有效地激發學生的審美情感與審美愉悅,讓教學內容真正使學生想學、愛學、樂學。

二、堅持以學生為主體,進行課堂目標的反思。

由於學生的需要、興趣、經驗和能力是多樣化的,音樂課堂教學目標要充分體現以人為本的科學的音樂教育觀,就必須以學生為主體,遵循學生的顯示發展水平。聯絡學生的客觀實際,根據教師對課程標準和教材的把握,靈活設計課堂教學的音樂審美、情感態度和知識技能目標,提高教學目標設定的合適度,增強教學目標實現的有效性,真正起到教學目標的導向、調控、評價作用,成為課堂教學成功的保證。

三、把握學生認知心理,進行課堂教學策略的實施要體現學生的主體性。

從小學生的身心特點出發,平等的融入學生,站在孩子的角度去考慮教學。在不同的教學階段,根據學生身心發展規律和認知心理、對音樂的興趣愛好與情感反應等,合理安排課堂教學策略,儘可能的使學生積極主動的,全身心的感知並參與音樂實踐活動。

四、圍繞主體,緊扣主題,集體協作是反思教學必要補充。

幾年來的教學實踐證明:小學音樂的反思性教學,要堅持以學生為主體,從學生生活實際和認知心理出發,透過對音樂課堂教學內容、教學目標、教學策略、集體協作等多角度、多形式進行科學反思。從成功的課例中我們應該反思:“為什麼成功?”“成功的理論依據是什麼?”“教學的設計與過程有什麼特色?”“如何錦上添花富有創意?”等等,從中總結規律,提煉經驗、指導實踐。從失敗的課例中我們應該反思:“失敗的主要原因是什麼?

一、學會"聽"

音樂學習的各個方面都涉及到聽覺的作用,審美主體對於音樂的各種聽覺感受能力(節奏感、音高感、旋律感、和聲感、結構感、形象感等等)是審美能力的基礎。學譜的基礎也應該首先放在聽覺能力的培養上。聽得多了,就自然會有一些音高的感覺,有了先入為主的音高再唱簡譜,學生更容易掌握音準的概念.比如,在教唱新歌前我首先讓學生欣賞,以聽領先。做為音樂老師不能剝奪學生聆聽音樂的權力,一首樂曲要讓學生透過自己的聆聽去充分體會音樂中美和豐富的情感。重"聽"的教學,強化"聽"的功能。當學生進教室時我用的音樂就是今天要學的歌曲,讓學生有個無意識印象,但這種欣賞教師是有意指導,為下一步學好歌曲作好輔墊,這時學生卻在無意中學會傾聽。在真正要學習這首歌曲前,我又安排了一次有意欣賞,這屬於誘導性的欣賞,啟發學生:"剛才你們在進音樂教學時聽到歌曲是什麼情緒的?你聽了有什麼感受?"……誘發學生聯想,指導學生欣賞,從而對歌曲的情緒、節奏、表現的內容等有初步瞭解,同時旋律、節奏,在學生腦中有一定印象,起到了熟悉旋律等作用。這也是許多老師提出的先唱歌詞再唱簡譜的方法.但一遍一遍的唱學生很容易分心,也提不起興趣.所以在聽的時候要變化多種形式,在給學生美的感受的同時強化他們聽的感覺

二、音樂教學的多元化

為了培養學生樹立正確的審美觀,又不讓學生厭倦音樂課。首先就是投學生所好,從他們的興趣出發。所以音樂教學不能再是傳統的學習觀,提倡學科綜合,音樂教學的綜合包括音樂教學不同領域之間的綜合:音樂與舞蹈、戲劇、影視、美術等姊妹藝術的綜合入手。上音樂課時,我就從學生喜愛的一部動畫片的主題曲或影視著手,讓學生自主的去感受參與鑑賞。學生主動的參與進來從而老師學能從中,引導學生興趣的去學習瞭解音樂的不同領域。如自己很喜歡這首歌曲就,把你對這首歌的喜歡之情,容入歌曲中讓聆聽者知道你喜歡這首歌曲。以這種教學手段引領學生知道音樂不單單只是開口就唱,還要表達人內心的情感。音樂教學要多元化,所以不再是教師教,學生唱。讓學生更加喜歡音樂課就要讓音樂課堂豐富、多元。充分利用藝術之間的這種相融通關係,充分發揮與運用各種藝術門類的不同表現手段,整合成綜合合性的音樂教學方式,如用形體動作配合音樂節奏,用表演及情節表現音樂情緒,情感,用色彩或線條表現音樂明暗、相同與不同等等。所以培養學生有正確的審美觀與審情趣,先讓學生喜歡你的音樂課堂。

音樂教學一直在不斷改革都是為了學生、學校、社會等充分肯定音樂的美育功能、社會功能和文化功能,作為音樂教師應不斷反思,努力提高音樂教學質量。

音樂教學的反思5

歌曲中母雞的叫聲很形象,有特點,在教學中的節奏轉換成x x|x- || xxxx x|,學生在學習節奏時,興趣很好,形象的解決了 歌曲中的難點節奏。這節課效果較好!

音樂教學的反思6

整個音樂教學過程中要以音樂的美感來感染學生,要以音樂豐富的情感來陶冶學生,進而使學生逐步形成健康的音樂審美能力。為了實現這一目標和推進新課程改革,我認為,在教學中,要使學生對音樂產生濃厚的興趣,感受、體驗和表現音樂中豐富的情感內涵。只有這樣,學生才會逐漸喜歡音樂,從而才能對音樂有更深一步的瞭解。要積極引導學生,從而使學生不僅做到終身受益,我會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教育和培養學生:

1.根據音樂教室現有的樂器,透過音樂欣賞的形式,讓學生認識和了解各種樂器,並且讓學生參與其中親身實踐,講解各種樂器基本的演奏方法。這樣一來,學生不反對樂器有利進一步的接觸,而且還對我國的各種音樂產生濃厚的興趣。從而提高學生的音樂審美情趣。

2.透過豐富多彩的音樂教學形式,激發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和愛好,活躍空氣,在緊張的文化課學習之餘可調節情緒,有利於其他課的學習。

利用多媒體、電視、音響等不同教學裝置,利用熟悉的歌曲欣賞。激發學生興趣,興趣是最好的老師。

3.開展器樂、歌詞創編活動。豐富課堂教學,培養創新意識,既開拓了視野,又提高審美能力

音樂教學的反思7

本課的匯入,我考慮到一年級學生身心特點和發展規,設計了豐富的內容,強調學生參與,重在激發和培養學生的音樂興趣。首先,讓他們回想手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然後在《粉刷匠》音樂聲中,讓學生動手模仿日常生活中的各種動作表演,讓其充分表現自我,透過身心愉悅的活動,引出新課內容“粉刷匠”,為本課的創編歌詞打好鋪墊。

聽,是感知與理解音樂的前提條件,也是音樂藝術時間重要的過程。我認為在課堂中,必須設計“聽”的環節,分層次、有目的的讓學生聽,讓學生充分的感受音樂的美,能有效地反映學生的學習興趣,引發學生對音樂的想像和聯想。還可以培養良好的音樂習慣,使學生逐步積累起感受和鑑賞音樂的經驗。我還想透過音樂的“彌散性”讓孩子們學會歌曲,因此,我讓他們聽“歌詞內容”,聽“情緒”,邊聽邊學動作。但是很失敗,因為他們在幼兒園學過同樣旋律的《粉刷匠》

音樂教學的反思8

歌曲《音樂小屋》是一首兒童歌曲。歌曲風趣、輕鬆、愉快。旋律以三度下行的音程起句,構成起伏的旋律,和著舒展的節奏,給人以柔和的感受。描繪了“叮咚”作響的音樂小屋給人們的快樂,抒發了熱愛音樂的孩子們的愉快心情。

整堂課我以“去遊玩音樂小屋”為主線,首先我讓學生模唱“音樂小屋”的門鈴聲,來解決了難點節奏,這個環節使學生在遊戲中掌握了難點,並且自然的瞭解了音樂知識點“四分休止符”。也引起了學生想去看音樂小屋的好奇心,使我能順利的進入下一個環節,走進音樂小屋來學習歌曲。然後學生走進音樂小屋之後,我設計了各種接唱的小遊戲來讓學生學唱歌曲,並加入身體的律動體驗。最後在學生掌握歌曲後,就引導學生加入打擊樂器為歌曲配樂。整堂課學生彷彿沉浸在音樂的世界中,快樂地體會音樂帶來的無線樂趣。

當然在該堂課中還存在以下幾點問題:

1、在歌曲學唱中,學生對於音樂的完整感受體現地還不夠深刻,我讓學生分句學唱歌曲,破壞了歌曲本身的整體性。

2、創編打擊樂節奏的時候課堂紀律顯得有點亂,教師沒有調控好學生的課堂紀律。

3、教學語言還欠生動活潑,導致教學的每個環節銜接地不夠自然、流暢。

音樂教學的反思9

音樂是藝術,而音樂教學更是藝術教學中的藝術。音樂反思性教學則是指運用教育教學的有關理論,對課堂教學的教育理念、教學設計、教學內容、教學方法等方面進行科學的分析和思考,從中歸納出成敗得失,為不斷最佳化後續教學提供重要的條件。因為吸取教訓,能更好地促進教學內容的選擇、組合、調整;教學目標的設計、達成;教學策略的合理、最佳化,才能使課後的反思性真正起到反思、調整、改進後續教學的積極作用,切實提高課堂教學的效能,不斷提高學生的音樂感受力和音樂審美能力。所以每學期對自己的一次教學反思 是很有必要的。那麼,音樂教學應該從那些方面進行反思,反思後又該如何提高自己的教學能力呢?

反思一:

本學期,我主要是從事中、高年級的教學。必須把握好課堂的前15分鐘,提高課堂的效率。為此我對自己的教學安排做了相關的調整,我通常把師生問候,練聲及複習前一首曲目的時間把握在前5分鐘。透過簡短的匯入然後直奔主題,這樣一來學生能很好掌握本節課的重點及難點知識。而匯入的方式也必須引起學生的興趣,因此說,把握好學生的心理特徵,課堂的效率已經可以提高一半。

反思二:

音樂學習的各個方面都涉及到聽覺的作用,審美主體對於音樂的各種聽覺感受能力,是審美能力的基礎。因此先唱歌、後識譜與先識譜、後唱歌在教學目的上並不矛盾。而在傳統的教學方式是先識譜、後唱歌,通常情況下,針對有一定識譜能力的學生,使用這種教學方式,可起到良好的效果。但是我卻發現,其實很多同學對簡譜並沒有瞭解,如果採取先識譜後唱歌的方式進行學習,不但學生沒有對該曲目起到興趣,也把課堂前15分鐘的寶貴時間也白白浪費掉。對此我作出以下的改善,在教唱新歌前我首先讓學生欣賞,以聽領先。並讓學生和著音樂做簡單的律動,使學生對音樂有了聽覺上的印象,為下一步學好歌曲作好鋪墊。然後讓學生欣賞歌曲、感受音樂,從而激發起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再透過讓學生唱歌,在不知不覺中解決了歌譜中的難點,使學生在識譜時降低難度,讓學生感覺識譜並不太難,從而增強其自信心,加深對音樂的熱愛。

音樂教學的反思10

一、 在備課過程中設計反思

音樂課的備課不同於語文、數學,不需要把注意力過多地放在某些知識點或者技能技巧的掌握程度上。在設計教學方案時,就可以先給自己設計 這樣的幾個問題以供反思。例如:“學生對本課的民歌熟悉程度如何”,“怎樣設計學習民歌的教學方式會更容易引起學生的興趣”,“在學唱民歌的教學環節中會出現哪幾種問題,如何對症處理”等等。這樣,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就會覺得有的放矢,備課也不會流於形式。因為音樂課的教學目的是提高學生對音樂的興趣,所以在備課中設計的反思還是以提高興趣為主。如果在實施教學的過程中發現學生特別有興致,或者無動於衷,就該問問自己是什麼原因,積累經驗教訓,並在平行班嘗試不同的教學方式方法,以求得最佳效果。

二、 在上課的過程中驗證反思

課堂不是車間的流水線,一成不變,同樣的教學方式方法,五十名學生可能有五十種不同的反應。因此,在課堂教學的過程中需要教師不斷地調整教學的方式方法,不斷驗證在備課時設計的反思,對症下藥。課堂教學是一門遺憾的藝術,再好的教學也總有它不足的地方,有待於進一步改進,進一步最佳化。因此,在課堂上發生的種種“意外”,就可以成為很好的反思材料,提供教師在不斷的實踐過程中進行探索。

三、 在課後進行各種形式的反思

反思的方式有許多種,可以透過語言也可以透過文字,可以自我反思也可以透過交流進行集體反思。反思最具有借鑑意義的一種方式是編寫案例反思。所謂案例反思,就是透過具體的典型的教學個案,來研究和揭示其內在規律的一種寫作方式。雖然案例有其個別性、特殊性,但是也從中體現出了教師的教學策略、教學理念等等。教師將這些典型案例透過文字的形式加以分析概括,可以提高自己的教學能力,也可以提供給同行借鑑。

反思除了自我反思,也可以透過觀摩分析他人的範例來進行。所謂“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自我反思,自我案例分析,都是建築在自身的基礎上,而許多事情還是旁觀者清。所以,教師應該多觀摩分析其他教師的課,學習他們的教學理念、教學組織形式、教學方法等等。反思假如我上同樣內容的課,會有什麼不同,什麼相同,我從中得到了哪些啟發,等等。最好也能在聽完課後寫成文字。音樂教師往往由於自身條件的不同有各自的特長,比如器樂,比如聲樂,要善於利用自己的特長,別人的特長可以作為自己的借鑑,看看別人是如何來利用的,思考自己可以如何利用。

因此,無論是主課也好,副課也罷,教學反思都有著不可估量的積極作用。作為新課程背景下的音樂教師,我認為更應該在教學中不斷地進行反思與提煉,從而發現問題,學會研究,不斷地去提高教學水平,成為科研型、反思型的新型教育工作者!

音樂教學更是藝術教學中的藝術。音樂反思性教學則是指運用教育教學的有 關理論,對課堂教學的教育理念、教學內容、教學設計、教學方法等方面進行科學的分析和思考,從中歸納出成敗得失,為不斷最佳化後續教學提供重要的條件。實踐與研究證明,小學音樂實施反思性教學是教師自覺探索解決音樂教學中的有關問題,不斷提升課堂教學效能的有效途徑,也是促進教師自我學習,提高業務素質的重要手段之一。

音樂教學的反思11

基本描述:這是一節以音樂為主的綜合課,它結合了美術學科的.音感作畫,使之動中有靜,靜中有動,同時也解了我國及世界自然地理概況和風土人情,巧妙地把藝術及人文地理結合起來,從中引出本課教育主題:“保護環境、關愛地球,熱愛大自然”。學生課前的收集資料非常的好,課上很踴躍的表現自我,很有創意思想。課堂氣氛活躍,表現方式方法多樣且靈活。學生非常喜歡,效果非常好。

分析與思考:

1、本課是嘗試把藝術課綜合來上,也就是把音樂與美術結合,自己認為,藝術本身是一體的,動靜交替,就像音樂中的節奏一樣,要有起伏,學生開始感覺很新穎,不覺枯燥乏味,有的學生說:太好了,我們既能聽到好的曲子,還能賞識到優美的圖畫,老師讓我們自由選擇表現形式,使我們沒有壓抑感,很放鬆。課堂氣氛活躍。

2、情境教學,以遊戲及多種形式教學,使課與教學改革的步伐同行,充分體現了課改精神。

3、發揮學生優勢及特長,充分調動學生積極性,發展了學生創新思維。

結論:以學生為主體,提倡師生間的情感交流和平等關係,進行綜合性與探究性學習,進行自主學習與合作交流。教學手段多樣化,激發學生興趣,充分利用網上資源,開闊視野。

音樂教學的反思12

《唱臉譜》是一首運用京劇西皮唱腔音樂素材創作的一首“戲歌”,深受廣大聽眾的喜愛。在教學中要以唱為主,欣賞臉譜是為了讓學生有更直觀的感受和了解,所以課件的製作離我精心選用了一些有特點的臉譜圖案,加深學生的印象。由於學生對於流行歌曲非常喜歡,首先,我選用了三段有戲曲風格的流行歌曲讓學生欣賞,讓他們對於這一課的內容充滿興趣,事實證明,從學生喜歡和感興趣的地方逐漸匯入,效果是非常好的,也為他們學唱歌曲、體驗情感打好基礎。

在課前準備中,我精心製作了多媒體,透過歌曲影片和演唱影片,讓學生始終充滿興趣地欣賞歌曲,並在此過程中逐漸熟悉歌曲的旋律,加深印象。充分發揮多媒體在教學中的作用,使學生在欣賞歌曲的同時,能直觀地欣賞到臉譜鮮豔的色彩和豐富的圖案,體驗歌曲所表達的豪爽性格。

教師的範唱和多種方式的練唱,教師的及時糾正和鼓勵都能使學生更快速的學唱和大膽的表現,使他們親身體驗京腔京韻韻的的風格魅力;學習簡單的京劇形體動作邊唱邊表演,進一步加深他們對歌曲獨特風格的體驗等,都引發了學生對京劇藝術的好奇心和興趣,使他們在好奇和興趣的驅使下,積極主動、愉快地學習。

音樂教學的反思13

《拔蘿蔔》是一個歌表演活動,它主要是讓幼兒傾聽歌曲旋律和內容,感受生動有趣的音樂形象,嘗試創編歌曲中各角色的動作。為了使幼兒更能理解音樂作品,在活動進行前我做了如下的知識經驗準備:1.考慮到小班幼兒對一首音樂的興趣大多是由於具體情境、材料引發的,所在事先在圖書區角中我就投放了《拔蘿蔔》這本書意在讓幼兒引發對這個內容的興趣。並利用午間談話時間給孩子們講了《拔蘿蔔》這個故事。講完後又一起討論了故事中誰先拔蘿蔔,接著誰來了,然後又是誰,誰後面又是誰,最後是誰的人物出場順序,使幼兒對故事有了更深一層次的理解。講故事時,我發現幼兒物件聲詞“哎呦呦”很感興趣。講完這個故事後我觀察到有這樣的一幕:文傑小朋友在午睡時脫下鞋子後,也提著鞋子唸到“哎呦呦,哎呦呦”。看到這個現象我很欣喜,欣喜到他把故事進行了仿編並表演。

《拔蘿蔔》的音樂版本有很多,人物出場的順序也有很多種,所以我在網上儘量選擇歌曲節奏較慢,歌詞清晰,旋律優美的音樂且與故事人物出場順序一樣的版本進行教學活動。另外在物質準備上,我分別做了老爺爺、老奶奶、小姑娘、小狗、小花貓、小老鼠的頭飾各一份。做好了這兩項準備活動後,活動就正式開始了。我採取了先不聽音樂用表演的形式將歌詞貫穿在活動中進行表演,並請幼兒想象拔蘿蔔、請別人幫助等動作。教師在這過程中第一段哼唱,第二段、第三段、第四段、第五段師幼共同哼唱的形式,邊哼唱邊表演。隨後再和幼兒邊聽音樂邊表演。可是在接下來的環節時出現了一個問題:孩子們積極性很高,每個人物角色只有一個,而且一遍音樂就有兩分多種, 15分鐘一會兒就要到了,考慮到孩子們的積極性還是這麼高漲我就又請了幾組進行表演,15分鐘的課整整上了半個小時。可還是出現了很多幼兒表演不到的現象,沮喪出現在了孩子們的臉上。

課後仔細回想進行這個活動的前前後後,我體會最深的就是孩子們對音樂、對錶演的熱情。雖然這個活動整整進行了半個小時,但在這半個小時中,孩子們的熱情始終是非常高漲的。在進行這個活動前我就進行了這樣的思考:如何讓幼兒對一個完全陌生的音樂作品感興趣呢?我覺得最直接的辦法就是語言描述。特別是對小班幼兒來說,語言描述更加的直觀、清晰,可以有效地增進幼兒對音樂的理解和對音樂作品情感的體驗。歌曲《拔蘿蔔》,對孩子們來說很陌生,但我透過講述故事《拔蘿蔔》,使音樂與文學互相滲透,有機結合,使音樂具體形象化,有效地增進了幼兒對音樂的理解。

幼兒對這種音樂欣賞方式非常喜愛,因為這種方式符合幼兒的思維、認知發展水平,符合幼兒的心理。但活動中還是出現了不能滿足於幼兒興趣的現象,我想如果我多準備幾份人物的頭像,採取分組進行表演的話,一定能滿足更多孩子們對於表演的慾望。

音樂教學的反思14

《凝固的音樂——建築》教學反思

我們在教學中要怎樣做才能達到意想不到的教學效果呢?在教學了《凝固的音樂——建築》一課後,我知道了課前的預設只是為了使我們在教學中不會忙亂無序,能夠抓住重難點,順利地完成教學任務。但是預設即使在教學實施中沒有什麼問題,我們依然可以嘗試改變一下教學的流程。適當的改變會帶給我們一種新鮮感,激發我們教學的熱情。

在給六年一班講授人美版小學美術第十一冊《凝固的音樂——建築》一課時,我已經在六年級其他兩個班結束了此課的教學。課上導課時本來在學生用成語形容完建築後,我就滲透《論語》中的“辭達而已矣”,再揭示課題,結果教學中我疏漏了此處傳統文化的滲透。於是我順勢而發,授課中原來設計的讓學生初步瀏覽教材進行簡單的彙報後,再結合書中文字介紹進一步欣賞、交流,最後以小組討論的形式圍繞“造型、材料、文化精神”三點進行深入學習。我稍稍改變了一下做法,學生看書時我沒有提出明確要求,只是告訴他們我會提出一些問題由他們來解答。因為我覺得六年級學生應該已經掌握了讀書的方法,我只需要適當檢驗一下他們讀書的效果,以此培養他們讀書的習慣就可以了。沒有要求我感覺學生反而讀得更認真了。在彙報前,我將原設計中的“辭達而已矣”用在了此處,要求學生回答要簡潔明瞭,不看書解答我隨機提出的問題。彙報時我讓有自信的學生先站起來,我再發問,這反而激發了個別學生的冒險欲。我將原設計中需要分兩次讀來解答的問題,變成了讀一次就解答。當然給學生讀的時間要長一點。有的學生由於讀書方法不好,沒有較好地回答我提出的問題,正好我可以相機滲透《弟子規》中的“讀書法,有三到。心眼口,信皆要”,教育他們如何養成良好的讀書習慣,他們就會更容易接受。

我覺得此次改變後的課堂教學達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學生注意力比較集中,讀書也很用心,課堂教學的效率提高了。尤其是我自己與學生徹底地融合在了一起,我不再只扮演教師的角色,我彷彿也成了一名學生,與他們共同學習,共同成長。這就是改變的力量,改變是一種冒險,會給你帶來刺激和新鮮感,但是成敗卻沒有定數。“問渠那得清如許? 為有源頭活水來”,學生需要這種別出心裁,我們就要敢於大膽嘗試。

音樂教學的反思15

一年級學生剛進入學校,課堂常規訓練是必不可少的,所以要學生要有計劃地進行常規訓練,這對以後的音樂課非常重要。

除了對學生站、坐、行、排隊要進行嚴格的訓練外,對音樂課的常規訓練也是不能忽略的。音樂是一種語言藝術,它能夠透過旋律帶給大家喜、怒、哀、樂。所以我認為音樂課也應該用音樂形式來訓練學生的常規。讓學生真正感受什麼是音樂課。例如:讓同學聆聽音樂進教室,用上、下音階進行師生問好,設計一條師生問好音樂問候語言,拍節奏讓學生坐好,規定一個和旋表示“安靜”等等,來達到用音樂說話的常規訓練。不僅加強了學生的練耳能力,還能達到常規訓練。以形成音樂課堂的特點。

同時,對於一年級的新生而言,我認為要學習豐富的音樂知識並不是重要的,應該以:讓學生喜愛音樂、喜歡音樂課、喜歡音樂老師為主,從而達到提高學生的興趣為目標這才是最重要的。

一年級音樂課是透過教師的情感投入,心靈的感悟來完成教學目標的。如果不能讓學生獲得好的心情、好的情緒就不能獲得良好的教學效果。在音樂活動中教師更應該起帶頭作用,做學生的大朋友,讓學生對你產生親近感和認同感。樂於接受教師的指導,使學生敢想、敢說、敢做來發揮他們最大的潛能。另外,從音樂是一種感官藝術來說,在音樂課中,一定要抓住和突出音樂中的“聽”的重要功能,學生聽多了、耳熟了,自然就會唱了。我上課通常採取幾種“聽”的方法:一、拍節奏法。即讓學生和著音樂拍擊節奏,這樣有利於學生掌握歌曲的節奏。二、口令法。即在聽歌曲時,教師根據樂曲的情緒給予各種口令,讓學生和著音樂做舉手、踏步、轉身等動作,這通常以樂段為單位。三、閉目法。此法能消除視覺上的干擾,集中注意力,使學生全神貫注的傾聽音樂,用心去感受音樂,這種方法比較適合於旋律優美的歌曲欣賞課。音樂課堂教學中採用多種多樣的“聽”的形式,學生在聽時就不會覺得枯燥單調,在和諧、平等、愉快的氣氛中自然學會新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