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級《把鐵路修到拉薩去》教學設計範文五年級《把鐵路修到拉薩去》教學設計範文 【教學目標】 1.認識14個生字。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瞭解課文的敘述順序,體會條理清晰的表達特點。理解含義深刻的句子。 3.挑戰極限,勇創一流的青藏鐵路精神,感受建設者勇克難關,頑強拼搏的英勇氣概。 4.繼續增加對西部大開發的瞭解。 【教學重點
《陶罐和鐵罐》第二課時教學設計《陶罐和鐵罐》第二課時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複習6個生字,輕鬆的熟讀課文; 2、閱讀並感悟課文,能夠透過文中的關鍵詞體會句子的意思,瞭解寓言蘊含的道理; 3、分角色讀課文;聯絡已學課文和生活經驗加深對寓言的理解。 4、改編故事,創編故事。 課前準備: 在黑板上畫沒有表情的臉6個;
《回聲》優秀教學設計《回聲》優秀教學設計 〖教養方面 1、學會本課5個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和由熟字組成的新詞。 2、理解課文內容,能根據課文中的句子展開想象,從而懂得回聲形成的原因。 3、能正確完成課後第二題填空。 4、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育方面 1、培養學生好學好問的良好習慣。
一年級上冊《一去二三里》教學設計一年級上冊《一去二三里》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學會5個生字,認識4種筆畫“(橫折鉤)、)(豎彎鉤)、(點)、(捺)” 2、正確地朗讀課文 教學重點: 1、二、四、十的讀音,二的讀音與拼音的讀法不一樣。 2、寫好5個字,“四”先裡頭,後封口。“八”先撇後捺。“十”先橫後豎。 教學過程
《小河與青草》的教學設計範文《小河與青草》的教學設計範文 教學要求: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和背誦課文。 2、複習鞏固漢語音,學會9個生字,兩根綠線內的6個字只識不寫,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3、理解課文內容,初步感知自然界許多事物相互依存的道理,從中領悟做人要謙虛謹慎,要多看到別人的長處。 教學重難點:
《回顧·拓展二》優秀教學設計《回顧·拓展二》優秀教學設計 【教材分析】 《回顧·拓展二》配合本組課文的學習內容,結合課內外學習資源,在回顧與拓展中積累語言,學會表達方法,感悟錘鍊語言之重要性。要用聯絡的方法來教學交流平臺,讓學生在聯絡已學課文,聯絡自己的習作,聯絡讀過的詩文來體會抒發感情的表達方法。日積月累安排的內容是積累
《把我的心臟帶回祖國》教學設計(第二課時)《把我的心臟帶回祖國》教學設計(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第二自然段。 2.透過朗讀感悟,體會肖邦強烈的愛國主義精神。 教學重點: 抓住貫穿全文的情感主線把我的心臟帶回祖國,在訓練語言文字的同時,陶冶學生的愛國情感。 教學過程: 一.複習匯入。 1
《一路花香》課文教學設計《一路花香》課文教學設計 《一路花香》原本是教材中的一篇獨立閱讀課文,這樣的一個篇幅不長、通俗易懂的寓言如何進行教學,它訓練的點在哪兒?這是我在備課時著重思考的一個問題。 在網上看了一些教學設計,各有巧妙不同,但我總是在逐磨教學用書上揭示的寓意:世上每一個東西、每個人都有自身存在的價值,我們既不
七年級語文《安要塞鼓》教學設計七年級語文《安要塞鼓》教學設計 一、教學目的。 1、感受安塞腰鼓的磅礴氣勢。 2、學習文章形、神結合的語言。 二、課型設計。 品讀課。 三、預習要求。 1、落實字詞,會讀會寫。 2、簡單瞭解作者情況。(印發資料) 四、教學設想。 這是一篇詩化的散文,有著雄渾偉奇的畫面,更有著與畫
《回顧拓展一》教學設計範文《回顧拓展一》教學設計範文 【教材分析】 回顧拓展一是結合本單元的專題學習內容,就課內和課外的學習與活動進行交流,讓學生在交流中進行思維的碰撞,受到方法的啟示。在交流和對比中,初步學習理性地分析總結自己的學習,並進行改進。而日積月累安排的是一些古代關於讀書的名句,展現了古人關於讀書的體驗和方法。
課文《一去二三里》的教學設計課文《一去二三里》的教學設計 【教材簡析】 課文是一首古代童謠,它向我們呈現了一幅郊外的美景:在不遠的地方,有一個小山村,炊煙裊裊,住著幾戶人家。山裡幾座亭臺錯落有致地排列著,樹上、路邊盛開著各種美麗的花。這首童謠巧妙地把一至十的數字鑲嵌其中。 本課有兩幅圖。圖一描繪了小山村的景象,表現了童謠
《回自己的祖國去》教學設計案例《回自己的祖國去》教學設計案例 教學目標: 1.瞭解華羅庚熱愛自己的祖國,願意把自己的學識奉獻給祖國的動人故事。激發學生熱愛自己祖國的思想感情。 2.認字17個 3.有語氣的朗讀課文。 教學重點難點: 在理解的基礎上有語氣的朗讀課文 教具準備: 圖片、相關資料、音樂 教學過程:
《回顧·拓展五》教學設計《回顧·拓展五》教學設計 A案 學習目標 1.回顧本單元所學內容,交流感受(談談如何在自己的學習和生活中培養科學精神)。 2.交流小學六年來的學習收穫。 3.積累成語,能理解並正確運用成語。 4.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從課內閱讀向課外閱讀延伸,交流讀書樂趣和學到的方法。 課時安排: 1
《祖國,我終於回來了》的教學設計《祖國,我終於回來了》的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初步學會用段落大意歸併法歸納課文的主要內容。 2、學會本課8個生字,理解31個詞語的意思。 3、瞭解立即、被迫、雄偉、終於在句子中的意思和作用。 4、感受錢學森熱愛祖國的思想感情。 教學重點:明確用段落大意歸併法歸納課文主要內容的步驟,並
《小鴨子回家》第二課時教學設計範文《小鴨子回家》第二課時教學設計範文 設計理念: 《小鴨子回家》這篇童話講述了小鴨子在森林裡迷路後回家的故事。本課教學設計我堅持以興趣為先導,以情境教學為主線。在教學中透過多種形式的讀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引導學生在讀中學、讀中悟,體會小鴨子的勇敢和他的朋友的樂於助人的精神。 教學目標: 1、熟
課文《我必須去》教學設計課文《我必須去》教學設計 教學目的: 1、讓學生學會本課的生字。 2、讓顯示懂得在人與人之間,信用高於一切個人利益。 3、能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教學重、難點: 1、讓學明白李丹為什麼沒有去看馬戲而是去了敬老院。 2、讓學生理解為什麼不能失信於人。 課時安排:三課時 教學過程: 第
《回聲》教學設計案例《回聲》教學設計案例 《回聲》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語文《人教版》二年級上冊第31課。這篇科學童話向學生展示了一個物理現象—回聲,本文讀起來有一種親切感,也增加了學生對大自然現象瞭解的吸引力,激發學生有探索科學的興趣。 學生分析 本課是二年級的語文課,涉及到的是自然當中的一種物理現象,大
《回聲》優秀教學設計範文《回聲》優秀教學設計範文 【教材說明】 這是一篇講讀課文,講的是一隻小青蛙在橋洞底下聽到了一個聲音,好像一隻小青蛙在學它說話,它奇怪地問媽媽,媽媽的解答使他明白那聲音是自己的聲音。全文共有六個自然段,以童話的形式,深入淺出、生動形象地講了回聲這一科學知識。 【教學要求】 1、學會本課五個生字
課文《回聲》的教學設計課文《回聲》的教學設計 《回聲》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語文二年級上冊第31課。這篇科學童話向學生展示了一個物理現象—回聲,本文讀起來有一種親切感,也增加了學生對大自然現象探索的吸引力,激發了學生探索科學的興趣。 【學生分析】 本課是二年級的語文課,涉及到的是自然當中一種普通物理現象,但大
《把鐵路修到拉薩去》優秀教學設計《把鐵路修到拉薩去》優秀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認識“妖、嬈”等14個生字。 2、理解課文內容。學習聯絡上下文,體會含義深刻的句子。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體會挑戰極限,勇創一流的青藏鐵路精神,感受建設者勇克難關,頑強拼搏的英勇氣概。 【教學重、難點】 瞭解把鐵路修到拉薩去所遇到的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