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宰相的歷史典故關於宰相的歷史典故 宰相,在我國封建王朝歷史上是輔助君主掌管國事的最高執行官的通稱,著名者有蜀國“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丞相諸葛亮,有唐朝“笑裡藏刀”的宰相李義府,有南宋以莫須有罪名加害忠良的秦檜……其中形成典故的有不少。 山中宰相 南朝陶景弘隱居山中後,朝廷每有大事,必定派人前去詢問,以求穩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的歷史典故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的歷史典故 西漢時候,有一位勇猛善戰的將軍,名叫李廣,一生跟匈奴打過七十多次仗,戰功卓著,深受官兵和百姓的愛戴。李廣雖然身居高位,統領千軍萬馬,而且是保衛國家的功臣,但他一點也不居功自傲。他不僅待人和氣,還能和士兵同甘共苦。每次朝廷給他的賞賜,他首先想到的是他的部下,就把那些賞賜
有關日久見人心的由來歷史典故有關日久見人心的由來歷史典故 孔夫子到六十歲之後,不再環遊列國。就在曲阜家鄉辦了一座學館,靠授徒為生。老先生喜歡吃鮮肉餛飩,天全國午都叫子路到餛飩店買餛飩當點心。 這全國午,子路又去餛飩店買了一碗餛飩,雙手端著朝學館走來。哪曉得剛走到學館門口的老柳樹下啊,一片樹葉子被風吹下來,恰巧落在棍飩碗裡
與歷史典故相關的謎語與歷史典故相關的謎語 公元前21世紀,傳說最早的國家夏朝出現。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建立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統一的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帝國—秦朝。 隋唐時期,中央與邊疆少數民族聯絡更為密切,經濟繁榮、科技文化揚名盛世。 兩宋時期,多元文化碰撞交融,宋詞極盛。 明朝時期,人文經濟高度發展,明末
海山化琴工的歷史典故海山化琴工的歷史典故 典源出處 《文選·嵇康〈琴賦〉》注引漢·蔡邕 《琴操》:“伯牙學琴於成連先生,先生曰:‘吾能傳曲,而不能移情,吾師有方子春者,善於琴,能作人之情。今在東海上,子能與我同事之乎?’伯牙曰:‘夫子有命,敢不敬從。’乃相與至海上,見子春,受業焉。”唐·吳兢《樂府古題要解》卷下:
虎溪相送的歷史典故虎溪相送的歷史典故 典源出處 宋·陳舜俞 《廬山記》卷二:“流泉匝寺下,入虎溪。昔遠師送客過此,虎輒號鳴,故名焉。陶元亮居慄裡,山南陸修靜亦有道之士,遠師嘗送此二人,與語合道,不覺過之,因相與大笑。” 釋義用法 晉僧慧 (一作惠) 遠入廬山,居東林寺,在山三十餘年,為有道高僧,世人稱之為遠
韓憑相思的歷史典故韓憑相思的歷史典故 典源出處 晉·幹寶《搜神記》卷十一:“宋康王舍人韓憑,娶妻何氏,美,康王奪之。憑怨,王囚之,論為城旦。……俄而憑乃自殺。其妻乃陰腐其衣。王與之登臺,妻遂自投臺,左右攬之,衣不中手而死。遺書於帶曰:‘王利其生,妾利其死。願以屍骨,賜憑合葬。’王怒,弗聽。使里人埋之,冢相望也。
蟪蛄不知春秋的歷史典故蟪蛄不知春秋的歷史典故 典源出處 《莊子·逍遙遊》:“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奚以知其然也?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此小年也。楚之南有冥靈者,以五百歲為春,五百歲為秋; 上古有大椿者,以八千歲為春,八千歲為秋,此大年也。” 釋義用法 朝菌和蟪蛄 (夏蟬) 壽命都很短,朝菌活不到一個
京洛風塵的歷史典故京洛風塵的歷史典故 典源出處 《文選·陸機 〈為顧彥先贈婦〉》詩二首之一:“辭家遠行遊,悠悠三千里。京洛多風塵,素衣化為緇 (zi)。修身悼憂苦,感念同懷子。隆思辭心曲,沉歡滯不起。歡沉難克興,心亂誰為理。願假歸鴻翼,翻飛浙江汜。” 釋義用法 晉陸機有詩講,京洛都城的`大道上,風塵很大,使
潘郎擲果的歷史典故潘郎擲果的歷史典故 典源出處《世說新語·容止》:“潘岳妙有姿容,好神情。少時挾彈出洛陽道,婦人遇者,莫不連手共縈之。”注引晉·裴啟《語林》曰:“安仁至美,每行,老嫗以果擲之,滿車。”《晉書·潘岳傳》:“嶽美姿儀,……少時常挾彈出洛陽道,婦人遇之者,皆連手縈繞,投之以果,遂滿車而歸。” 釋義用法
魯連射書的歷史典故魯連射書的歷史典故 典源出處《史記·魯仲連鄒陽列傳》:“燕將攻下聊城,聊城人或讒之燕,燕將懼誅,因保守聊城,不敢歸。齊田單攻聊城歲餘,士卒多死而聊城不下。魯連乃為書,約之矢以射城中,遺(wei) 燕將。書曰:“……。”燕將見魯連書,泣三日,猶豫不能自決。欲歸燕,已有隙,恐誅;欲降齊,所殺虜於齊甚
南陽高臥的歷史典故南陽高臥的歷史典故 典源出處《三國志·蜀書·諸葛亮傳》:“諸葛亮字孔明,琅邪陽都人也。……亮躬耕隴畝,好為《梁父吟》。身長八尺,每自比於管仲、樂毅,時人莫之許也。惟博陵崔州平、穎川徐庶元直與亮友善,謂為信然。時先主屯新野。徐庶見先主,先主器之,謂先主曰:“諸葛孔明者,臥龍也,將軍豈願見之乎?’”
瓢陋巷的歷史典故瓢陋巷的歷史典故 典源出處《論語·雍也》:“子曰:‘賢哉,回也! 一簞 (dan)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賢哉,回也!’” 釋義用法顏回字子淵,是孔子最賞識的`弟子。孔子誇獎顏回說,雖然吃的只是一小簍飯,喝的只有一瓢水,住在狹窄破舊的巷子裡,仍然不改他讀書求道的志向,從中
三十六書的歷史典故三十六書的歷史典故 典源出處唐·顏師古 《大業拾遺記》:“帝 (隋煬帝) 昏湎滋深,往往為妖祟所惑,嘗遊吳公宅雞臺,恍惚間與陳後主相遇。……後主問帝:‘龍舟之遊樂乎? 始謂殿下致治在堯舜之上,今日復此逸遊。大抵人生各圖快樂,曩時何見罪之深邪? 三十六封書,至今使人怏怏不悅。’” 釋義用法三十六
徵虜投壺的歷史典故徵虜投壺的歷史典故 典源出處《後漢書 ·祭遵列傳》:“ (祭) (zhai) 遵為將軍,取士皆用儒術,對酒設樂,必雅歌投壺。” 釋義用法投壺是古代宴會上一種高雅的娛樂活動,賓主依次把箭籌投入壺中,以投中多少決定勝負,負的`飲酒。後漢徵虜將軍祭遵設宴時,一定要雅歌投壺。後用此典表示武將的風流儒雅
釣鰲客的歷史典故釣鰲客的歷史典故 典源出處 五代·何光遠 《鑑戒錄》 卷七:“會昌四年,李相公(紳) 節鎮淮南日,所為尊貴,薄於布衣,若非皇族卿相囑致,無有面者。張佑與崔涯同寄府下,前後廉使向聞佑詩名,悉蒙禮重,獨李到鎮,不得見焉。佑遂修刺謁之,詩題釣鰲客,將俟便呈之。相國遂令延入,怒其狂誕,欲於言下挫之。及
榮公三樂的歷史典故榮公三樂的歷史典故 典源出處《列子·天瑞》孔子游於太山, 見榮啟期行乎郕之野,鹿裘帶索,鼓琴而歌。孔子問曰:‘先生所以樂,何也?’對曰:‘吾樂甚多,天生萬物,唯人為貴。而吾得為人,是一樂也。男女之別,男尊女卑,故以男為貴; 吾既得為男矣,是二樂也。人生有不見日月,不免襁褓者,吾既已行年九十矣,是
柳生左肘的歷史典故柳生左肘的歷史典故 典源出處《莊子·至樂》:“支離叔與滑 (gu) 介叔觀於冥伯之丘,崑崙之虛,黃帝之所休。俄而柳 (瘤) 生其左肘,其意蹶蹶然惡之。支離叔曰:“子惡之乎?’滑介叔曰:‘亡,予何惡! 生者,假借也; 假之而生生者,塵垢也。死生為晝夜。且吾與子觀化而化及我,我又何惡焉!’” 釋義
賈生嘆鵩的歷史典故賈生嘆鵩的歷史典故 典源出處《史記·屈原賈生列傳》:“賈生為長沙王太傅三年,有鴞飛入賈生舍,止於坐隅。楚人命鴞曰‘服’。賈生既以謫(zhe) 居長沙,長沙卑溼,自以為壽不得長,傷悼之,乃為賦以自廣。”《漢書·賈誼傳》前半作“誼為長沙傅三年,有服飛入誼舍,止於坐隅。服似鴞,不祥鳥也。”晉·葛洪 《
介推焚死歷史典故介推焚死歷史典故 典源出處《莊子·盜蹠》:“介子推至忠也,自割其股以食文公,文公後背之,子推怒而去,抱木而燔死。” 《初學記 ·歲時部下》引蔡邕 《琴操》曰:“晉文公與介子綏俱亡,子綏割腕股以啖文公。文公復國,子綏獨無所得,子綏作龍蛇之歌而隱。文公求之,不肯出,乃燔左右木,子綏抱木而死,文公哀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