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國策·趙三·魏因富丁且合於秦原文以及翻譯戰國策·趙三·魏因富丁且合於秦原文以及翻譯 戰國策·趙三·魏因富丁且合於秦原文及翻譯 趙三·魏因富丁且合於秦 作者:劉向 魏因富丁且合於秦,趙恐,請效地於魏而聽薛公。教子欬謂李兌曰:“趙畏橫之合也,故欲效地於魏而聽薛公。公不如令主父以地資周最,而請相之於魏。周最以天下辱秦者也,今相魏,魏、秦
農桑輯要種椹原文和翻譯農桑輯要種椹原文和翻譯 【原文】 《齊民要術》①:收黑魯椹,即日以水淘取,曬燥。仍畦種;治畦下種,一如葵法。常薅令淨。 《汜勝之書》曰:種桑法:五月取椹著水中,即以手漬之②,以水洗取子,陰乾。治肥田十畝,荒田久不耕者尤善,好耕治之。每畝以黍、椹子各三升合種之③。黍桑當俱生。鋤之,桑令稀疏調適。
六韜·犬韜·均兵原文和翻譯六韜·犬韜·均兵原文和翻譯 六韜·犬韜·均兵原文及翻譯 犬韜·均兵 作者:姜子牙 武王問太公曰:“以車與步卒戰,一車當幾步卒?幾步卒當一車?以騎與步卒戰,一騎當幾步卒?幾步卒當一騎?以車與騎戰,一車當幾騎?幾騎當一車?” 太公曰:“車者,軍之羽翼也,所以陷堅陳,要強敵,遮走北也;騎者,軍之
戰國策·燕二·陳翠合齊燕原文及其翻譯戰國策·燕二·陳翠合齊燕原文及其翻譯 燕二·陳翠合齊燕 陳翠合齊、燕,將令燕王之弟為質於齊,燕王許諾。太后聞之大怒曰:“陳公不能為人之國,亦則已矣,焉有離人子母者,老婦欲得志焉。” 陳翠欲見太后,王曰:“太后方怒子,子其待之。”陳翠曰:“無害也。”遂入見太后曰:“何臞者也?”太后曰:“賴得先王
戰國策·魏二·五國伐秦原文及其翻譯戰國策·魏二·五國伐秦原文及其翻譯 魏二·五國伐秦 五國伐秦,無功而還。其後,齊欲伐宋,而秦禁之。齊令宋郭之秦,請合而以伐宋。秦王許之。魏王畏齊、秦之合也,欲講於秦。 謂魏王曰:“秦王謂宋郭曰:‘分宋之城,服宋之強者,六國也。乘宋之敝,而與王爭得者,楚、魏也。請為王毋禁楚之伐魏也,而王獨舉宋。
戰國策·魏一·張儀欲窮陳軫原文和翻譯戰國策·魏一·張儀欲窮陳軫原文和翻譯 戰國策·魏一·張儀欲窮陳軫原文及翻譯 魏一·張儀欲窮陳軫 張儀欲窮陳軫,令魏王召而相之,來將悟之。將行,其子陳應止其公之行,曰 :“物之湛者,不可不察也。鄭強出秦曰,應為知。夫魏欲絕楚、齊,必重迎公。郢中不善公者,欲公之去也,必勸王多公之車。公至宋,道稱
典婦功/夏採原文及翻譯典婦功/夏採原文及翻譯 天官冢宰·典婦功/夏採 作者:周公旦 典婦功掌婦式之法,以授嬪婦及內人女功之事齎。凡授嬪婦功,及秋獻功,辨其苦良,比其小大而賈之物書而楬之。以共王及後之用,頒之於內府。 典絲掌絲入而辨其物,以其賈楬之。掌其藏與其出,以待興功之時。頒絲於外內工,皆以物授之。凡上之賜予,
逸周書·卷五·皇門解原文和翻譯逸周書·卷五·皇門解原文和翻譯 逸周書·卷五·皇門解原文及翻譯 維正月庚午,周公格左閎門,會群門。曰:“嗚呼!下邑小國,克有耇老,據屏位,建沈人,罔不用明刑。維其開告於予嘉德之說,命無闢王,小至於大。我聞在昔,有國誓王之不綏於恤。乃維其有大門宗子,勢臣,罔不茂揚肅德,訖亦有孚,以助厥闢,勤王國王
圍爐夜話·第九七則原文及其翻譯圍爐夜話·第九七則原文及其翻譯 原文 川學海而至海,故謀道者不可有止心;莠非苗而似苗,故窮理者不可無真見。 譯文及註釋 譯文 河川學習大海的相容幷蓄,最後終能匯流入海,海能容納百川,所以,一個人追求學問與道德的心,也應該如此,永不止息。田裡的莠草長得很像禾苗,可是它並不是禾苗,所以,深究事
貧賤不能移,富貴要濟世原文及翻譯貧賤不能移,富貴要濟世原文及翻譯 貧賤不能移,富貴要濟世原文及翻譯 [原文] 貧賤非辱,貧賤而諂求於人者為辱; 富貴非榮,富貴而利濟於世者為榮。 講大經綸,只是實實落落; 有真學問,決不怪怪奇奇。 [譯文] 貧困和地位低下,並不是什麼可恥的事,但因為貧困和地位低下而去諂媚奉承別人,搖
《天官冢宰·宮正/外饔》原文及翻譯《天官冢宰·宮正/外饔》原文及翻譯 天官冢宰·宮正/外饔 作者:周公旦 宮正掌王宮之戒令糾禁,以時比宮中之官府、次舍之眾寡,為之版以待。夕擊柝而比之,國有故則令宿。其比,亦如之。辨外、內而時禁,稽其功緒,糾其德行,幾其出入,均其稍食,去其淫怠,與其奇袞之民,會其什伍而教之道藝。月終,則會其稍食
《武王問太公曰》原文及翻譯《武王問太公曰》原文及翻譯 原文: 武王問太公曰:“立將之道奈何?” 太公曰:“凡國有難,君避正殿。召將而詔之曰:‘社稷安危,一在將軍。今某國不臣,願將軍帥師應之也。’ 將既受命乃令太史卜齋三日之太廟鑽靈龜卜吉日以授斧鉞。君入廟門,西面而立;將入廟門,北面而立。君親操鉞持首,授將其柄,曰:‘
本草綱目·獸部·貓原文和翻譯本草綱目·獸部·貓原文和翻譯 本草綱目·獸部·貓原文及翻譯 獸部·貓 作者:李時珍 釋名 家狸。 氣味頭骨:甘、溫、無毒。 主治 心下鱉瘕。用黑貓頭一個,燒灰,每服一匙,酒送下。一天服三次。 痰 發喘。用貓頭骨燒灰,酒送服三錢即止。 多年瘰癧。用貓頭、蝙蝠各一個,都加上黑豆,燒存
關於本草綱目·木部·秦皮原文及翻譯關於本草綱目·木部·秦皮原文及翻譯 本草綱目·木部·秦皮原文及翻譯 木部·秦皮 作者:李時珍 釋名 石檀、盆桂,苦樹、苦櫪。 氣味 (皮)苦、微寒、無毒。 主治 赤眼生翳。用秦皮一兩,加水一升半煮成七合,澄清後,每日煎溫洗眼。此方中亦可加滑石、黃連等分。 眼睛突然腫痛。用秦皮、黃
《智囊(選錄)·閨智部·僖負羈妻》原文及翻譯《智囊(選錄)·閨智部·僖負羈妻》原文及翻譯 【原文】 閨智部·僖負羈妻 作者:馮夢龍 晉公子重耳至曹,曹共公聞其駢脅,使浴而窺之。曹大夫僖負羈之妻曰:“吾觀晉公子之從者皆足以相國,若以相,夫子必反其國,反其國,必得志於諸侯,得志於諸侯而誅無禮,曹其首也,子盍早自貳焉。”乃饋盤餐,置璧焉,公
成帝紀第十·班固原文及翻譯參考成帝紀第十·班固原文及翻譯參考 【說明】本卷敘述漢成帝劉驁在位二十六年的史事。漢成帝善修容儀,但無實權。外戚王氏輔政,逐漸專權。關東屢次河決,災情嚴重。然當權者沉醉於“承平”之夢,“耽於酒色”,趙飛燕、趙合德姊妹專寵後宮。營建昌陵,耗費巨億,百姓流離,野有餓莩,故社會動亂。更可注意者,南山傰宗、潁
《智囊(選錄)·上智部·宋真宗》原文翻譯及註釋《智囊(選錄)·上智部·宋真宗》原文翻譯及註釋 宋真宗朝,嘗有兵士作過,於法合死,持貸命決脊杖二十改配。其兵士高聲叫喚乞劍,不服決杖,從人把捉不得,遂奏取進止。傳宣雲:“須決杖後別取進止處斬。”尋決訖取旨,真宗雲:“此只是怕吃杖。既決了,便送配所,莫問。”——馮夢龍《智囊(選錄)·上智部·宋真宗》
關於《北史·酈道元傳》原文閱讀及翻譯關於《北史·酈道元傳》原文閱讀及翻譯 【原文】 戰國之世,范蠡既雪會稽之恥①,乃變姓名寓於陶②,為朱公。以陶天下之中,諸侯四通,貨物之所交易也。治產致千金,富好行德③,子孫修業,遂致鉅萬④。故言富者,皆曰陶朱公也。 【註釋】 ①范蠡(lǐ):春秋時期楚三戶(今河南省淅川縣)人,字少伯。輔佐越
《智囊(選錄)·閨智部·洗氏》原文及翻譯《智囊(選錄)·閨智部·洗氏》原文及翻譯 閨智部·洗氏 作者:馮夢龍 【原文】 高涼洗氏,世為蠻酋,部落十餘萬家。有女,多籌略,羅州刺史馮融聘以為子寶婦。融雖世為方伯,非其土人,號令不行。洗氏約束本宗,使從民禮;參決詞訟,犯者雖親不赦。由是馮氏得行其政。高州刺史李遷仕遣使召寶,寶欲往,洗氏止
閨智部·劉知遠夫人原文及翻譯閨智部·劉知遠夫人原文及翻譯 閨智部·劉知遠夫人 【原文】 劉知遠至晉陽,議率民財以賞將士。夫人李氏諫曰:“陛下因河東創大業,未有惠澤及民,而先奪其生資,殆非新天子所以救民之意也!請悉出軍中所有勞軍,雖復不厚,人無怨言。”知遠從之,中外大悅。 文言文翻譯: 劉知遠到晉陽之後,想要讓百姓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