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頁
  2. 職業/專業/職能

大四學生怎樣在薪酬和職業之間取得平衡

大四學生怎樣在薪酬和職業之間取得平衡

金三銀四,眼下正是求職的黃金季節,相信學子們都在忙忙碌碌地投簡歷、做網申、趕面試,大四學生如何在薪酬和職業之間取得平衡?在大家即將踏上職業生涯之路時,想和大家分享我在職業路上的感悟與收穫。

職業起點非第一份工作

職業的起點,大多數人會理解為畢業後第一份工作或者第一次實習,其實未必。在上海舉行F1國際大獎賽期間,學姐推薦我去一家服務機構做翻譯,而實際上我不僅充當了翻譯還充當了排程員的角色。5天忙碌但充實的工作結束後,該機構的負責人留了一張名片給我,肯定了我的工作並通知我去面試實習生的職位。這說明職業的真正起點並不是第一份工作,而是遠在此之前。

在面試中能夠成功,能夠有學長、老師、朋友熱心引薦工作,非常重要的一點是基於他們對你的判斷,他們相信你是一個負責任、可以信賴的人。所以,當你在選擇如何做人的時候,其實已經站在了你的職業起點上。

瞭解自己才能找到好工作

如何找一份滿意的工作呢?筆者認為還是應該從原點出發,即明確自己的興趣與目標。參加過面試的同學,肯定都聽過這麼一個問題:你的職業規劃是什麼?肯定有不少人面面相覷,不知如何作答。那麼就請你多花點時間,想清楚、想透徹自己想要什麼樣的工作、什麼樣的生活,想成長為一個怎樣的人。

列出你所希望的三種工作(市場、銷售、人力資源等),從工作內容、工作方式、工作時間和工作要求等四個方面,看看自己對想幹的工作理解多少,如果有許多內容自己都不甚瞭解,那就應該對工作內容進行深入的探究,免得將來走彎路,就業參考《大四學生如何在薪酬和職業之間取得平衡?》。值得提醒的是,不要只看到光鮮亮麗的工作表面,請更多地關注工作的實質。銷售員高薪的背後有業績指標的'壓力,金融諮詢業風光的背後有無窮無盡的加班。至於怎樣瞭解一份工作的實質,途徑有很多,有網路,有學長、老師,有朋友、親屬。

好工作,應該是適合你的工作,應該是能給你帶來你想要的東西的工作。衡量工作究竟好不好,不是拿公司的規模大小,外企還是國企,名氣大不大,是否是上市公司來衡量。小公司,未必不是好公司;賺錢多的工作,也未必是好工作。你要先清楚你想要什麼,不然,你就永遠也不會找到好工作,因為你永遠只看到你得不到的東西。

收入不是工作終極目標

不得不談的另一個問題是薪水,第一份工作的薪水並不是那麼重要,當然,它必須能維持你的基本生存需求。一般情況下,我們大概要工作35年,這好比是一場馬拉松比賽,不同的是,這次比賽沒有職業選手,每個人都只有一次機會。要知道,有很多人甚至堅持不到終點,大多數人最後是走到終點的,只有少數人是跑過終點。因此在剛開始的時候,去搶領先的位置並沒有太大的意義。剛入職場,如果是500強的公司,月薪大概是4000元至8000元,只有極個別的人月薪達萬元。可5年以後,10年以後呢?一些企業家,一些知名的經理人,他們中大部分人的起點並不起眼,但他們厚積薄發,大筆的財富都是職業生涯的中後期累積的。從這個角度來說,看待工作,眼光要放遠一點,一時的誰高誰低並不能說明什麼。興趣與夢想才是真正能支撐你走得更遠的動力源泉。

獲得理想機會應不厭其煩

大家可能都面臨過簡歷百投不中、面試杳無音訊的困境,抱著手機吃飯睡覺就是等不到一個電話。其實,這些等待和焦慮都是獲得成功的必經之態。面對心儀很久的工作單位,如果投10份或20份簡歷都不中,那就繼續投,投到70份、80份再看看,但是如果你投了100份還是杳無音訊,連個電話也沒有,建議你重新寫份簡歷。

如果需要修改簡歷,那麼請問自己幾個問題:瞭解該職位的工作內容麼?你的特長和性格適合這個職位麼?對這個公司的文化、組織架構、發展歷史有無深入瞭解?對該行業的發展動態、發展趨勢瞭解多少?該公司有什麼競爭對手,他們在做什麼?

如果你對這些問題都能對答如流,或者都有所準備的話,那麼你得到面試或者這份工作的機會絕對居於前列。如果你不知所云,那就建議你多花點時間用心準備。一位朋友獲得IBM的工作,她準備了超過300頁的A4文件!很多時候,我們離胸有成竹式的完美有很遠的距離,永遠都還有很多進步的空間。怨天尤人不會讓你更聰明或更幸運,每一次的失敗如果都能從中汲取經驗教訓,那麼每一次的失敗就是你成功的基石。

要想對一個公司一個行業有深入的見解並不能一蹴而就,所以要在剛踏入學校門檻時候就開始設計自己的未來。如此,到你求職時,自然會水到渠成、厚積薄發。如果你一直搖擺不定,那就趁年輕,盡情去嘗試去體驗,在磨合與碰撞中找到最適合自己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