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頁
  2. 語文

紙船和風箏教學分析

紙船和風箏教學分析

《紙船和風箏》是人教版課標本及部編版二年級上冊的課文,作者是劉保法,朗讀者是左小群。這是一篇優美的童話故事。它講述的是發生在小熊和松鼠之間的動人友誼,小小的紙船和風箏是它們友誼聯結的紐帶。以下是小編整理的紙船和風箏教學分析,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紙船和風箏教學分析 篇1

金麗珍老師執教的《紙船和風箏》一課,以新的教學理念為指導,發明性地使用教材,巧妙設定情境,注重朗讀的指導,進行紮實的語言文字訓練,取得了很好的教學效果。

一、發明性地使用教材,加入“小鳥”這一角色,架起了師生之間交流的橋樑,在學習課文過程中起到了穿針引線的作用

新教程指出要發明性地使用教材,金老師在本課教學中,依樣畫葫蘆地設計了課文中原本沒有的小鳥角色,對教材進行了大膽創新。小鳥角色的加入首先拉近了同學和教師的距離,金老師戴上頭飾親切地與小朋友們打招呼,相互問好,使師生關係一下子變得融洽,這種良好的師生關係為學習活動的展開做好了鋪墊。

另外,小鳥的角色在整篇課文的學習中還起到了穿針引線、推波助瀾的作用。教師是教學的組織者、引導者,但卻以“小鳥”的身份出現,使同學更加容易接受,比方在初讀課文後,指導同學瞭解小熊和松鼠成為好朋友的經過時,“小鳥”以“我是他們的鄰居,怎麼不知道他們怎樣成為朋友的?”這一問題引起同學的考慮,巧妙而不留痕跡。再如:當松鼠與小熊吵架後,心裡很難過,“小鳥”站出來主動要求傾聽他們的心事,在向“小鳥”訴說的過程中,同學已經深深體會和理解了小熊和松鼠的心情,理解了課文的內容。

因此,“小鳥”角色的加入切實起到了一舉多得的作用,設計十分巧妙,對教材的發明性使用很勝利。

二、緊緊抓住“情”字,設定感人的情境,給同學以情感上的薰陶

新課程改革提出關注同學的情感生活和情感體驗,孔子說過“知之者莫如好之者,好之者莫如樂之者”,教學過程應該成為同學一種愉悅的精神生活和積極的情感體驗,金老師在教學中根據課文內容多次設定情境,使同學始終處於豐富的情感體驗之中。

本課是一個小小的童話故事,金老師在教學一開始就透過精美的板畫創設出了美麗的童話世界,極大地引起了同學的興趣,更巧妙的是,金老師讓同學戴上頭飾,來扮演這童話王國裡的一個人物,使同學真正深入到課文中來,極大地增強了同學的參與意識,也為後面理解課文內容做好鋪墊。

音樂的運用也是本課教學的一個突出特點,課文一至六自然段寫了松鼠和小熊成為好朋友的經過,是情緒歡快的區域性,配上輕鬆歡快的音樂進行感情朗讀,使同學充沛理解友誼給人們帶來的快樂。七至九自然段寫了兩個人吵架後各自的感受,是情緒憂鬱的區域性,歡快音樂戛然而止,代之以悠傷的樂曲,一下子感染了同學的情緒,在這種氛圍中指導朗讀理解課文,一切都水到渠成。

金老師在學習課文的過程中,始終注意讓同學有豐富充沛的情感體驗,理解了友誼的重要,對怎樣交朋友和維護友誼有了一定的感受。

三、注重朗讀指導,用多種方式進行朗讀訓練,做到了課堂上充溢琅琅書聲

低年級段朗誦訓練是重點,金老師特別注意利用多種形式對同學進行感情朗讀指導,使課堂上充溢琅琅書聲。

在指導同學朗讀第三自然段時,金老師讓同學找到了描寫小熊快樂的句子,同學一下子找到了“樂壞了”這個詞,金老師立刻抓緊這一個詞進行朗讀訓練,讓同學先用換詞的方式體會“樂壞了”的意思,又提出情感的要求,如“再高興點”“注意表情”等,使同學很快體會到了這種快樂的感受,朗讀自然就到位了。金老師在指導朗讀第十自然段時,讓同學當小老師教老師讀,給老師提出朗讀的意見和要求,在師生一起探究的過程中,進行感情朗讀的訓練,充沛調動了同學的積極性,引起他們很大的興趣。

四、注重語文基本功訓練,培養同學的語文能力

在積極倡議新教改的大潮中,金老師吸收了新的.教學理念,但沒有忘記對同學進行紮實的語文訓練,在教學中,她不但體現了新的理念,而且始終注重語言文字訓練,既活又實。

在匯入新課的第一個環節,金老師就注意了糾正同學讀音,“箏”字單獨出現出讀一聲,而與“風”組成“風箏”時讀輕聲。這個知識老師沒有單刀直入地引入,而是請同學讀課題,同學自身就讀正確了,教師藉機提出假如這個“箏”字單獨出現讀幾聲?這樣這個問題就自然而然地解決了。

課文中出現了“漂、飄”,一個是風箏飄在空中,一個是紙船漂在水裡。老師抓住這兩個音同意異的字進行語文訓練,出示兩個句子後,讓同學自身發現問題,藉機引導“飄”帶風字旁和風有關,是指飄在空中,而三點水旁的“漂”和水有關,指漂在水裡,金老師小結時指出漢字獨有的魅力,引起同學對祖國文字的好奇和熱愛,進行語文的薰陶。

學習完課文,金老師仍然沒有忘記對同學進行語文訓練,她出示“小熊看到了許多紙船向他漂來,他……”這句不完整的話,讓同學補充完整,同學在充沛理解課文的基礎上,很容易想到小熊的表示,還要用準確的語言表達出來,這是對同學綜合能力的訓練。

總之,金麗珍老師執教的《紙船和風箏》一課,無論是在實踐新的教學理念,還是在注重語文訓練,都做出了有益的嘗試,值得我們學習借鑑。

紙船和風箏教學分析 篇2

教材分析

《風箏和紙船》是一個富有童趣,感人至深的故事,紙船和風箏讓小松鼠和小熊成了好朋友,在清清的溪水裡和藍藍的天空中也留下了紙船和風箏帶去的問候、祝福、諒解和濃情,真正成了維繫、發展他們友誼的橋樑和紐帶,透過故事讓幼兒充分感知小棕熊和紅松鼠之間的友情,體驗寬容和諒解別人的情感。

活動目標

1、初步瞭解故事內容,感知小棕熊和紅松鼠之間的友情。

2、能夠說出故事中小棕熊和紅松鼠的對話,嘗試說出應該怎樣處理生活中與同伴之間的矛盾。

3、體驗寬容和諒解別人的情感。

活動準備

小棕熊和紅松鼠的圖片各一個、紙風箏和紙船若干、錄音機、磁帶、故事背景圖。

活動過程

1、談話匯入,激發幼兒興趣。

提問:你有好朋友嗎?你的好朋友是誰?你和好朋友在一起玩感覺怎麼樣?

2、依次出示小棕熊和紅松鼠的圖片、背景圖,引導幼兒理解故事內容。

(1)提問:小棕熊住在哪裡?紅松鼠呢?

它們住的那麼遠,怎麼會成為好朋友呢?它們是怎麼做的呢?

(2)繼續講述故事6—8段,引導幼兒瞭解故事內容。

提問:紅松鼠看到風箏上的祝福,心情是怎樣的?它會怎樣做?

小棕熊和紅松鼠發生了什麼事?他們的心情會怎樣?如果是你你會怎樣做?

小結:跟對方說對不起、給朋友送禮物、主動打電話,這些都是解決問題的好方法!

(3)幼兒熟悉故事9—11段內容。它們和好了嗎?他們是怎樣做的?

小結:紅松鼠在紙船上寫了“你願意和我好的話,就放一隻風箏吧”,小棕熊放了九隻風箏呢!說明小棕熊心裡很希望和紅松鼠和好。

3、完整欣賞故事,感受故事情節變化。

(1)提問:小棕熊和紅松鼠是怎樣和好的?

(2)結合生活實際,請幼兒講一講:你喜歡小棕熊和紅松鼠嗎?為什麼?和好朋友在一起玩都喜歡玩些什麼?大家一起玩要注意什麼呢?

紙船和風箏教學分析 篇3

《風箏和紙船》是一遍可愛的童話故事,課文淺顯易懂,卻又能在淺顯中讓孩子都明白一個道理,即:要珍惜友情;當我們的友情產生裂縫時,容忍和諒解才是最好的解決方法。

在教學中,我把課文分成了兩個大的部分來學習:第1至6段為第一大段,講述松鼠和小熊因為風箏和紙船成為了好朋友。在這段中,我主要抓住了一個詞:“樂壞了”。小熊得到松鼠的紙船樂壞了,松鼠得到小熊的風箏也樂壞了。我讓孩子們說說什麼時候你是“樂壞了”的,大家能總結出來就:在自己特別高興的時候會很樂。那麼我們說樂“壞”了的意思是真的“壞了嗎?”引導大家得出答案:樂壞了是非常非常樂,在這裡用的是誇張的手法。接著讓孩子們一起來回答,松鼠和小熊樂壞了的原因是什麼呢?大家都能說出因為他們得到了對方的友情,非常高興。再進行提問:你有沒有這麼美好的友情?你幫你的朋友做了什麼?你給你的朋友留下了什麼美好的回憶?同學們都似有所悟。

第7至11段為第二部分,講述松鼠和小熊在產生分歧後能與對方和好,他們又成為了好朋友。這段中教學中,我也抓住了一個詞:“難過”。小熊很難過,小松鼠也很難過。用這個詞語說明他們的心裡非常後悔沒有好好把握友情,希望和對方重新和好。所以學生們就能夠理解為什麼小熊把風箏紮好後掛在高高的樹枝,為什麼松鼠把紙船摺好後放到高高的屋頂。接著引導孩子思考:當朋友間鬧了彆扭的時候你會不會主動提出和好呢?你更喜歡課文中的誰?孩子們找到了答案,他們都喜歡能主動提出和好的小松鼠。所以當松鼠看到美麗的風箏朝他飛來時,他不是開心地笑了,而是高興地哭了,因為大家都知道友誼又回來了。透過這一次之後,大家都會知道鬧完彆扭後的心情是多麼的難受,以後不會輕易和朋友鬧彆扭了。

課文講解完後,有孩子一連提出一大串的問題:為什麼松鼠的紙船會讓小熊收到,小熊的風箏會讓小松鼠收到?會不會被別人收到了呢?森林裡又不是隻有兩個動物!別人收到了會怎麼辦呢?這個問題有點出乎意料,但卻是情理之中。我當即表揚了這個善於思考的孩子,並讓其他的孩子一起參與到這個問題當中,引導孩子回答:如果你是那個收到了禮物的小動物,你會怎樣想?生答:我會很高興。我會以為是我的朋友送給我的。我會送一份信給我的朋友。我會送一份禮物給我的朋友。等等。這時我再提問:既然大家都會送禮物和信給自己的朋友,那麼收到來信、收到禮物的動物們會越來越多,森林裡會出現什麼樣的場景?孩子們都積極地發言:動物們就不會吵架了。動物們就不會鬧彆扭了。動物們會更珍惜自己的友情了。森林裡會變成一個更溫暖的世界了。我接著說:如果我們也能像小松鼠一樣主動地去放一隻風箏,當友誼有了裂縫之後能主動和對方和好,那麼我們的周圍會充滿了友情,我們的生活會更加美好。孩子們都收到了深深的感染,一個個對老師說:我要送一個小禮物給我的好朋友。我也要寫一封信給我的好朋友。

整堂課相對以前的教學有了些許進步,但仍有許多不足需要不斷改進,如:課後的詞語積累沒有一個個地進行把關。針對二年級學生詞彙量如何提高的問題,在這單元結束後我動員學生準備了一個筆記本,讓學生主動蒐集自己喜歡的詞語,形成積累詞語的好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