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頁
  2. 語文

《飛向藍天的恐龍》教學案例分析

《飛向藍天的恐龍》教學案例分析

【內容提要】

科普類的說明性文章是一種重要的實用文體,一般形式簡短,內容科學,語言準確,條理清晰。知識性、科學性是它的主要特點。它承載著普及科學知識,激發學生熱愛科學、探索科學奧秘的興趣,提高學生閱讀科普文章的能力等功能,類似的課文在小學語文課本中佔有一定的比例。如何上出科普類文章的“語文味”,把此類課文上得有情有趣,有滋有味,我在教學《飛向藍天的恐龍》時作了點嘗試,現與同仁共商榷。

【教學片斷】

師板書:遼西的發現向世人展示了恐龍長羽毛的證據,給這幅古生物學家們描繪的畫卷塗上了“點睛”之筆。

師:請同學們自由讀這句話,讀後會有什麼問題嗎?

生1:我想問,為什麼說遼西發現的儲存有羽毛印痕的恐龍化石是“點睛”之筆呢?

師:問得好。就有同學舉手發言,可能是想回答這個問題吧。不過同學們不要急,我們先小組討論:“點睛”之筆是指什麼?為什麼說這是“點睛”之筆呢?現在開始。

(小組討論)

師:好,請將小組討論結果展示出來吧!

生2:“點睛”出自成語故事“畫龍點睛”,上學期我們學的,畫龍點睛是比喻在創作到了最重要的地方時,加上關鍵的一筆就會更加生動、傳神。

生3:根據上下文,我理解“點睛”之筆就是指最重要、最關鍵的內容。

師:好,請接著發言。

生4:從19世紀到20世紀末,科學家們歷時一百多年的研究,取得了豐碩的成果。作者是將這一成果比喻為“畫卷”,而儲存有羽毛印痕的恐龍化石——這一強有力的證據,就是“點睛之筆”。

生5:科學家們提出了鳥類很可能就是一種小型恐龍的後裔的假說。“根據這一假說,一些與鳥類親緣關係較近的恐龍應該長有羽毛,但相關的化石一直沒有被找到”。所以我國科學家在遼西首次發現了儲存有羽毛印痕的恐龍化石,全世界研究者們認為這給研究工作提供了強有力的證據,加速了研究的程序,所以認為是“點睛”之筆。

師:文中之所以說遼西化石是“點睛之筆”,是因為科學家提出了鳥類是由恐龍的一支經過漫長的演化而來的假說,而在這之前又沒有強有力的證明。在這裡,我們要注意到剛才同學提到的“一些與鳥類親緣關係較近的恐龍應該長有羽毛” ,“一些”表示什麼?

生6:“一些與鳥類親緣關係較近的恐龍”表示不是所有的恐龍。

師:非常好,那麼“應該”又表示什麼?

生7:“應該”表示一種推測,意思是在沒有找到證據證明之前,不能完全確定。

師:是的,科普類的文章最大一個特點就是語句表達得準確,象這樣的語句同學們還發現嗎?

生8:我,在第一自然段,“恐龍的一支經過漫長的演化,最終變成了凌空翱翔的鳥兒。”在這裡“漫長的演化”表達很準確,我預習時查了資料,中生代距今約2.5億年~距今約6500萬年,“漫長的演化”是指恐龍經過了很長很長時間,才演變成鳥的,而不是突然變成的。

生9:我要糾正剛才同學的發言,他不能說“恐龍經過了很長很長時間,才演變成鳥的”,應該說是“恐龍的一支”,課文只是說了恐龍的某一個分支演變成鳥的,而不是全部的恐龍。

師:同學們真會讀書,那麼,就讓我們在朗讀中慢慢體會。

(生讀)

師:哪位同學來說說,科學家為什麼會提出這樣的假說呢?

生10:早在19世紀,英國學者赫胥黎就注意到恐龍與鳥類骨骼上呈現的`許多相似之處。

生11:還有,是科學家們在研究了大量恐龍和鳥類化石之後,提出了這一假說的。

生12:我同意剛才這位同學的發言,但我要補充一點,就是我們也可抓住“點睛之筆”,學老師用“之所以”來說:之所以說遼西的恐龍化石是‘點睛’之筆”,是因為科學家們提出了鳥類很可能就是一種小型恐龍的後裔的假說;之所以提出這一假說,是因為科學家們在研究恐龍與鳥類的化石後,發現它們的骨骼上有許多相似之處。

師:好啊,表揚!我們抓住“點睛之筆”,圍繞“假說”,一步一步地往前理清課文的線索,知道了這一科學發現的大致過程。那麼同學們看到課文的第三自然段,又有什麼問題呢?

生13:老師,我不明白“恐龍是如何飛向藍天的呢?”這是什麼問句?有什麼作用?

師:哪位同學來說說?

生14:這是設問句,先問後答,是為了引起讀者的注意。

生15:哦,我明白了,老師抓住“點睛之筆”,是為了理清我們的閱讀思路,跟著課文的這個設問句,很自然地想到恐龍變成鳥類的演化過程,去再現這個過程。

師:那我們就跟著作者的設問,穿越時空隧道,去遠古的中生代,看看恐龍變成鳥類、飛向藍天的演化過程吧。

……

【評析】

《飛向藍天的恐龍》主要向人們介紹了科學家們根據研究提出的一種假說:鳥類很可能是一種小型恐龍的後裔。而遼西首次發現的儲存有羽毛印痕的恐龍化石,為科學家們推想的恐龍變化為鳥類、飛向藍天的演化過程提供了證據。

研讀課文,我認識到:透過學習這篇課文,既可以使學生領略科學技術的神奇,感受科學技術的威力,又可以使學生學到描寫事物的基本方法;同時開闊學生的眼界,激發他們熱愛科學的情感和學習科學、探索科學奧秘的興趣。

在教學中,我從二方面入手,一是讓學生充分認識科普類文章的特點,理清課文的線索。教學時,在學習完生字詞後,我直接從課文第二自然段的最後一句“遼西的發現向世人展示了恐龍長羽毛的證據,給這幅古生物學家們描繪的畫卷塗上了‘點睛’之筆”匯入,來了個“反彈琵琶”,從中間向前一步一步反推,理清閱讀思路,讓學生了解課文是如何揭示科學家們在古生物研究方面的重大發現的。之後,又引出全文重點內容——第3、4自然段,讓學生在自讀自悟中懂得:正是這個重大的發現,使得科學家們可以把恐龍變化為鳥類、飛向藍天的演化過程再現出來;二是上出科普類文章的“語文味”。在學生充分朗讀的基礎上,緊緊圍繞著“恐龍變成鳥類的演化過程”這個閱讀話題,讓學生抓住重點詞,體會作者用詞造句的精妙之處,領悟科普類文章準確的語言;讓他們各抒己見,領悟科普類文章的特點,體會課文表達上的特點;讓學生模仿科學家,也去推想“恐龍變成鳥類的演化過程”,充分發揮自己的想象,學生興趣比較高,效果也不錯,都說學得有滋有味。語文教學的“語文味”已然盡在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