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頁
  2. 語文

風箏名師教學實錄

風箏名師教學實錄

教學實錄一般為老師的聽課記錄,那麼怎麼寫好一份教學的實錄呢?接下來小編整理的英語中的倒裝句怎麼寫,歡迎大家檢視借鑑。

風箏名師教學實錄【1】

20XX年夏,“第六屆直轄市、省會城市中青年教師語文課堂教學大賽”在廣東珠海舉行。當28位參賽教師“表演”完畢後,上海特級教師陳鍾先生現場授課。先生授課的內容是魯迅的《風箏》。《風箏》的主題是“在誤解和衝突中也有親情”。好幾個版本的語文教材都收入了這篇文章。先生課前首先來一個簡單的說明:現在都時興老照片、老唱片、老歌曲,我也給大家看看以前是怎麼上課的。先生所教的這班學生七年級剛“畢業”,已經閱讀過這篇課文了。作為老師,面對學生再讀,自有“再讀”的教法。所以,陳老師既不講這篇文章選自《野草》,也不講魯迅先生的自我解剖,而是抓住幾個最基本的詞語和三件事情對文章進行了深入的解讀。先生非常簡單地匯入了課文……

師:風箏是寫實的,寫一對兄弟之間的矛盾。為什麼會產生矛盾呢?從第三自然段看起,看看兩兄弟的矛盾是怎麼產生的。

生:文章中“我”非常討厭風箏,認為這是沒有出息的。而小弟卻非常喜歡風箏。

師:文中用的是“討厭”嗎?

生:是“嫌惡”。

師:這兩個詞的意思有區別嗎?文中用“嫌惡”說明了什麼呢?

生:“嫌惡”比“討厭”程度嚴重多了。說明“‘我’不是一般的討厭風箏,而是極其討厭”。

師:但小弟弟可不是這樣的,有兩個詞語很能看出,哪兩個?

生:當看見風箏落下來時,小弟弟“驚呼”;當風箏的纏繞解開時,小弟弟“跳躍”。

師:文章圍繞風箏寫了三件事,我們先看第一件好不好?

生:第一件事是“我”發現了小弟弟偷偷做風箏,就生氣地把他的風箏撕毀了。

師:這裡有一個成語,寫了小兄弟花了多少功夫做這個風箏,是哪一個成語?(引導學生找出)對了,就是“苦心孤詣”。

(先生邊說邊板書。由於黑板安得比較高,要踏上一個小木凳才能夠得上。先生一步一步地踏上小木凳,一筆一畫工工整整地寫下這4個字。)

“苦心孤詣”是什麼意思?……“詣”,《桃花源記》有這個詞——“及郡下,詣太守,說如此”——連起來是什麼意思?誰能用連起來的話翻譯這4個字?

(《桃花源記》學生大概還沒有學過,但先生這種詞語解讀方法當能給我們很好的啟示。)

一學生站起來:“煞費苦心達到了別人所達不到的境界。”

先生有點不滿意:請重說一遍,完整地說。

生:“苦心孤詣”的意思就是煞費苦心達到了別人所達不到的境界。

師:當“我”發現小弟弟“苦心孤詣”做出風箏時,“我”怎麼樣了?

生:伸手摺斷了蝴蝶的一支翅骨,又將風輪擲在地下,踏扁了。

師:這裡是連續三個動作。“折斷、擲、踏扁”,惡狠狠的,然後,傲然出去了。“傲然”是什麼意思?這個“傲”你們會組詞嗎?

(生解詞,做組詞練習。然後)

師:請大家拿出紙來,寫一句話,把小兄弟“絕望地站在小屋裡”的心情寫出來。

(先生關注地走進學生中,片刻,有學生站起來……)

生1:他絕望地站在小屋裡,沮喪地低下頭,淚還是不聽話地流下來。

生2:他絕望地站在小屋裡,原先水靈靈的大眼睛變得暗淡無光,他使勁地想,絕不屈服,絕不流淚。

師:寫得真好。現在我們閱讀第二件事。這件事寫“我不幸偶爾看了一本外國的講論兒童的書,才知道遊戲是兒童最正當的行為,玩具是兒童的天使”。這“偶爾”是什麼意思?為什麼用“偶爾”,說明什麼?這本書還是外國的,你有什麼見解?

坐在前面的一位學生舉起了手(原先他已經回答過問題的了)。先生微微笑了笑:“還有嗎?後面的,我能隨便叫個同學吧?”

坐在後面的一位同學起來回答:“說明當時中國扼殺童真童趣是很平常的,這很殘酷。”

師:為什麼是“不幸”呢?懂得這個道理嗎?魯迅先生當時的心情怎麼樣?

生:沉重。

師:這裡連續用了4個“墮”字。(先生請一個學生到黑板前)幫我寫這個“墮”字,不要看書。我有點想不通,這裡用了4個“墮”,“心”為什麼用“墮”來描述呢?

生:“心”變成沉重的鉛塊,所以可以用“墮”。

師:再請大家注意“精神的虐殺”這5個字:“虐殺”的“虐”用手指在桌面上寫一下,下面和雪花的“雪”剛好相反。這個“虐”在《向沙漠進軍》裡出現過,“肆虐”。

請這位同學把第二段讀一遍。(生讀)

師:現在開始閱讀第三件事。第三件事看起來同樣很簡單,“我”要向小兄弟道歉,但“小兄弟”已經把這件事忘了。為什麼聽了“小兄弟”的話,“我”的心又沉重了?

生:因為小兄弟已經對這事習慣了,覺得這是很正常的。

師:我最欣賞你的“習慣了”,可能小兄弟也是這樣對待自己的子女的,這使我們看到民族中一些人的不良習慣。大家不妨看看文章的開頭,文章寫於1925年1月冬天。我們看看開頭的兩段,可以輕聲讀,也可以默讀。請大家注意其中“驚異”“悲哀”這些渲染氣氛的詞語。

先聽老師範讀。(先生自己很有感情地把這個句子讀了一遍,自己邊讀邊解釋。)

“我現在在那裡呢?”怎麼不知“我”在哪裡呢?寫出一種惆悵和焦慮。“我現在在那裡呢?四面都還是嚴冬的肅殺,而久經訣別的故鄉的久經逝去的春天,卻就在這天空中盪漾了。”

師:現在請大家跟我一起讀一遍。

(師生一同深情朗讀)

師:文章的最後一段是明顯的“首尾呼應”,“我倒不如躲到肅殺的嚴冬中去吧,——但是,四面又明明是嚴冬,正給我非常的寒威和冷氣。”這句話中的破折號值得品味。我給大家示範一遍。大家下課後好好體會一下。

下課。

風箏名師教學實錄【2】

一、教師簡單匯入。

師:今天這節課,咱們繼續學習第10課。咱們一起很好聽地把課題讀一遍,好不好?

生:好!

師:第10課,預備,起。

生:第10課,風箏。

二、訓練學生朗讀1、2、3,獲取課文言語形式秘妙。

1、請一位學生朗讀第1自然段,教師指導朗讀。齊讀,師生對話提取語意焦點。

師:大家把書本開啟,看到課文。先請一個同學讀課文,就讀課文的第一個自然段。看到自己的書本──李卓林。就請你讀,讀吧。第一個自然段。

李卓林:童年的時候,我們這些孩子,最大的快樂,就是做風箏,放風箏。

師:讀得還挺好的,是吧?

生:是。

師:聲音大,又沒有打結巴。好孩子,你站起來──這句話,不要讀那麼快,慢一點,像老師這樣[舒緩地]:童年的時候,我們這些孩子,最大的快樂,就是做風箏,放風箏。你看,老師讀的時候,不是那麼急,你再讀一遍,好不好?來,童年的時候──

李卓林:童年的時候,我們這些孩子,最大的快樂,就是做風箏,放風箏。[比之第一次,稍微舒緩了一些。]

師:你看,把速度稍微放慢一點,就顯得更好聽。我再請一個同學讀一讀,就這個女孩子,來,你來讀一讀,就這一段。

鄧豐怡:童年的時候,我們這些孩子,最大的快樂,就是做風箏,放風箏。

師:坐下。你看,剛才她有意強調了一下,就顯得讀得更好聽──“最大的快樂”,這個地方的語氣語調讀得很舒服。這樣吧,咱們一起把這個小小的段落讀一遍。注意,舒緩一點讀,不要讀得那麼快。童年的時候,我們這些孩子,最大的快樂──預備,齊。

生:童年的時候,我們這些孩子,最大的快樂,就是做風箏,放風箏。

師:你看,你們把速度放慢一點,舒緩一點,就讀得很好聽。這一段很短,但是它告訴我們一個很重要的資訊。郭宇芳,好孩子,來──它告訴我們,這些孩子最大的快樂,是什麼呀?

生:做風箏,放風箏。

師:坐下。這個資訊很重要,大家一起說一遍──這一段,它就告訴咱們,我們這些孩子童年時候最大的快樂是──風箏教學實錄|風箏課堂實錄

生:做風箏,放風箏。

2、再請兩位學生朗讀,教師指導朗讀。齊讀,師生對話提取語意焦點。

師:非常好。就是這一段,告訴我們的最重要的東西。[出示幻燈片一]。剛才同學們朗讀的時候,這一段齊讀讀得很好,速度舒緩一點──接下來,我再聽兩個小朋友讀,其他同學都要看到書,不要看到我。黃雯穎,你來讀一讀第二段:在蘆塘裡拔幾根細葦──舒緩一點,讀。

黃雯穎朗讀第2自然段。

師:讀得怎麼樣?

生:好。

師:讀得是不錯的──但是,老師還是覺得快了一點,能不能稍微放慢一點?慢一點讀,鄧鎧晴,你來。

鄧鎧晴朗讀第2自然段。

鄧鎧晴:在魚塘裡拔幾根細葦──

師:不對,在蘆塘裡,再讀。

鄧鎧晴繼續朗讀第2自然段。

師:你看,這次,鎧晴讀的時候,速度比雯穎放得更慢一點,是不是?

生:是。

師:好像這朗讀聽起來就更有味道──不要讀得太快了。這篇文章就是作者坐在那裡,靜靜地、緩緩地想,就這樣讀,那個文章才讀得有味兒。那麼,接下來,我再請一個同學讀一讀下面的第三個自然段。注意,慢一點讀,好不好?來,我們去放風箏。

江善琪朗讀第3自然段:我們去放風箏。一個人用手託著──

師:慢一點讀,一個人用手託著──再來。

江善琪繼續朗讀,出了點問題。

師:重讀這個地方,你不要慌,那線一緊一鬆,再讀。

江善琪繼續朗讀。

師:她有幾處讀得蠻好聽呢!第一處讀得好聽的地方,“站在遠遠的地方”,她是這麼讀的,咱們把這個小短句讀一遍,站在遠遠的地方,預備,齊。

生:站在遠遠的地方。

師:停。她讀得特別好聽的,就是最後一句,村裡人說的那句話。江善琪,你跟大家把這句話再示範一遍。剛才聽你讀,就讀得蠻好聽。再聽一遍,人家怎麼讀的。村裡人看見了,讀。

江善琪再次第3自然段最後一句。

師:羨慕的語氣讀得多好。來,我們把這句話再讀一遍。村裡人看見了,說,預備,起。

生朗讀這一句。

師:好。剛才江善琪讀的時候,有一個地方,她很會設身處地去想,就是這一個地方,她讀得很有點意思:另一個人,牽著線,站在遠遠的地方,說聲──

許佳域:放。

師:遠遠的地方,你這樣說前面那個人聽都聽不到。站在遠遠的地方,說聲──

許佳域:站在遠遠的地方,說聲“放”。

師:聲音恐怕小了哦!遠遠的地方,那個人都看起來像個黑點了,應該怎麼說呢?站在遠遠的地方,說聲──

生[大聲地]:放。

師:好的,要讓人家聽見,是不是?站在遠遠的地方,說聲──

生[大聲地]:放。

師:你看,就是這樣一個味道。這個“放”字,很遠啊!站在遠遠的地方,說聲──

生[一起大聲地]:放。

師:對了,就是這樣讀的。這才叫把課文讀出一點小小的味道出來了。這樣吧,剛才老師讀的時候,還是發現同學們讀書讀得蠻快。這篇文章,你一點要舒緩一點讀。你看,我剛才說到鎧晴,她讀的時候,讀得很慢,是不是?那聽起來,就聽得挺舒服的。咱們在下面,把這第2段和第3段練習一遍。怎麼聯絡?開口的時候,要注意控制好速度──我給你們起個頭,是這樣的,“在蘆塘裡拔幾根細葦……我們精心做著”,不慌,不忙,不緊,不慢,讀的時候呢,那個表情還在那裡。2。3兩段,哪兩段啊?

生:2。3兩段。

師:對,你們在下面自己讀自己的,不要一起讀。聽到沒有?

生:聽到了。

師:舒緩地練習一下,練習一遍就坐好。待會兒,我要聽你們讀的。開始,自己讀自己的。

生自由練習朗讀。

師:我剛才聽了一組的同學朗讀。絲蕊和後面那個綺琪的速度控制得很好。這樣吧,我們讀書讀得很快的同學呢,就跟著人家練習一下,舒緩一點讀,不要急,好不好啊?

生:好。

師:就這兩段,不要急,好好讀,看到書。老師起個頭,小朋友讀好。在蘆塘裡拔幾根細葦,再找來幾張紙,我們便做起風箏來。

生齊讀。

師[在“遠遠的地方”處截斷]:停,這裡你們沒有人家江善琪讀得好聽哦。站在遠遠的地方,繼續讀,起。

生繼續齊讀。

師:不錯。同學們還是做了努力的,放慢一點速度,讀得挺好聽的。現在,老師想請同學們想一想,你說,第2段,第2段,看到書哦!第2段,寫了我們去幹什麼?絲蕊,你說說看。

陶絲蕊:去做風箏。

師:坐下。是不這樣?

生:是。

師:是。好像很多同學都明白了。那我再想問一問,這個第3段,寫得又是我們去幹什麼呢?刑博寧。

刑博寧:第3段寫了去放風箏。

師:坐下。是不是的呢?

生:是。風箏教學實錄|風箏課堂實錄

3、出示幻燈片,師生對話,描述第1段與第2。3段語意焦點所存在的聯絡,提出工作概念──“總起段”。

師:是的,是吧?好,我們現在一起來回顧一下,我們剛才看的這三段,[出示幻燈片二]你看一看,第1段說我們這些孩子在童年的時候最大的快樂是──

生:做風箏,放風箏。

師:接下來,第2段就開始寫──

生:做風箏。

師:第3段接著寫什麼呀?

生:放風箏。

師:你們看看這個圖啊,想一想,這幾個段之間,它們有沒有聯絡啊?

生:有。

師:一看就知道好像有聯絡,是吧?到底是一種怎樣的練習呢?我聽小米說說看。隨便說,不要緊,你覺得是一種怎樣的`聯絡?

米卿芮:是一種……[說不出來,面有難色。]

師:不好說,是吧?反正是有聯絡是不是?坐下。有沒有同學說,我能大概說說看?有沒有聯絡?有,是不是?你們現在來看一看,它們之間好像有個等式──你說,第幾段加第幾段等於第幾段呢?好,尚義,你說說看。

鄧尚義:第1段+第2段=第3段。

師:是這樣嗎?

生:不是。

師:坐下。你(郭宇芳)說說看,好孩子。

生:第2段+第3段=第1段。

師:是不這樣?

生:是。

師:哦,這當中有個等式的呢。你看看,第1段說了做風箏和放風箏,第2段和第3段也同時就寫了──

生:做風箏和放風箏。

師:第1段好像很大,是不是?後面兩段的內容加起來就等於它。這樣的段落很重要。同學們,知不知道這樣的段落叫什麼段?以前有沒有學過?

生:沒有。

師:那現在老師就跟大家介紹一下。這種段落,像第1段這樣的,看老師寫──它叫什麼名字。

生:總段。

師:不是總段,還有啊!這樣的段落就叫──

生:總起段。

師:再念一遍,不把這個名字忘記了。這樣一種段落,它的名字叫做──

生:總起段。

師:我們現在再來看一看:總起段裡面寫了做風箏,後面就一定會寫到──

生:做風箏;

師:總起段裡面寫了放風箏,後面也一定會寫到──

生:放風箏。

師:是啊,所以這個段,很重要。如果把一篇文章比作一個人的話,你說總起段相當於它的什麼部位?

鄧鎧晴:頭。

師:相當於什麼?

生:頭。

三、過渡,組織學生進行言語實踐。

1、教師讀缺少開頭的小文章《小時候最愛玩的遊戲》,學生傾聽,嘗試補寫一個“總起段”。

師:相當於頭,是吧?如果一篇文章,沒有頭,它就好像不太完整了,是不是?

生:是。

師:記住:總起段的內容,等於後面的段落相加哦。現在,老師這個地方現在恰好有一篇小小的文章。它就沒有總起段,它就少了一個什麼啊?

生:頭。

師:現在,我們嘗試寫一下,看能不能為它加上一個總起段?先別寫,先聽老師唸完它,好吧?

[發作業紙]

師朗讀自己的下水文《小時候最愛玩的遊戲》,注意用其中的“順口溜”和“口令”激趣。

師:現在這篇文章缺個總起段,老師讓你們為它寫個總起段,你準備怎麼“說”呢?有的同學想好了,我們一個一個來試。聽好,你看人家怎麼給它一個總起段。

江善琪:童年的時候,我最喜歡玩“跳皮筋”和“一二三,木頭人。”

師:坐下。你們聽清楚了沒有?

生:聽清楚了。

師:她的這個總起段說得對不對?

生:對。

師:為什麼你們說她說得對?

生:因為她把下面的兩段寫出了。

師:她把下面寫的這些東西都說到這句話裡面了,是吧?

生:是。

師:下面的第二個自然段寫的是什麼呀?

生:跳皮筋。

師:第三段寫的是什麼呢?

生:一二三,木頭人。

師:對。她說了,她是這樣表達的,還有沒有同學說,我也說得差不多,我也說一次。許佳域有沒有想好?沒有啊?有沒有同學試一下呢?鄧鎧晴能說,你來說說看。

鄧鎧晴:小時候,我最愛玩的遊戲就是“跳皮筋”和“一二三,木頭人”。

師:你看,人家兩個同學交代時間的方式不一樣。江善琪是說“童年的時候”,她交代時間怎麼說的啊?

生:小時候。

師:可不可以?

生:可以。

師:都用得很恰當。還有沒有同學說,我還想說一下。程柯,你怎麼加這個總起段呢?

程柯:我剛上小學的時候,我最喜歡玩的遊戲是“跳皮筋”和“一二三,木頭人”。

師:這個總起段加得好,不過要去掉一個字,把那個“我剛上小學”的“我”去掉──剛上小學的時候,再說一遍。

程柯:剛上小學的時候,我最喜歡玩的遊戲是“跳皮筋”和“一二三,木頭人”。

師:坐下。對不對?

生:對。

師:各個人對總起段都有自己的說法,可能大致相同,也可能有些小小的區別。這樣吧,老師給你們三分鐘的時間,應該可以把這個小小的段落寫好。現在你們就安安靜靜地寫,自己寫一個,寫寫看。你們寫一寫,我看一看,如果不會,我再教一下。

[學生動筆寫]

師:這個同學寫完了,就坐在座位上,給大家念一下,大聲念。

生:小時候,我,去……

師:不打結巴,再來,不要緊張。

生:小時候,我去上學,我們最愛玩的遊戲就是“跳皮筋”和“一二三,木頭人”。

師:還不錯,人家有人家的說法。這個同學說得不錯的。餘璐,寫完了嗎?

餘璐:寫完了。

師:餘璐很自信地說“我寫完了”,我估計寫的是對的,你再大聲跟同學們展示一遍,最後一個機會就給你。

餘璐:三年級的時候,我最喜歡玩“跳皮筋”和“一二三,木頭人”。坐下。

師:這個同學又採用裡另外一種交代時間的方法,人家怎麼交代時間的?

生:三年級的時候。

2、作業:學生以“小時候最愛玩的遊戲”為題,寫一篇小文章,要求使用“總起段”開頭,並必須使用“快活”這個詞語描寫遊戲時候的心情。

師:不錯啊!今天,我們學了這麼半天,學了半個小時,我想問一問,你們學到了一點什麼東西?知不知道自己學到了一點什麼東西?綺雯,你說。

生:總起段。

師:學到了總起段,是吧?寫文章,開頭的時候,我們可以給它設定一個總起段。好孩子,坐下來。她都知道了自己學到了什麼。大聲點說給我聽一聽。

生:總起段。

師:這就是風箏這篇課文帶個我們的一點小小的知識。寫文章的時候,可以在第1段為它寫一個總起段。接下來,老師佈置一點小小的作業:同題作文《小時候最愛玩的遊戲》。讀一讀,第一條要求。

生:一,使用總起段開頭。

師:二,在文章中使用“快活”這個詞語。

生:二,在文章中使用“快活”這個詞語。

師:一定要用,不要不用。不要寫完了,老師在你的文章中找不到一個“快活”。用好這個詞語,好不好?

生:好。

師:還有八分鐘左右,大家就靜靜地寫一寫,不講話;老師也走過來看一看,也稍微指導一下。

[學生寫同題作文,教師巡行,個別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