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光中《海棠紋身》原文品讀余光中《海棠紋身》原文品讀 一向忘了左胸口有一小塊傷痕 為什麼會在那裡,是刀 挑的,還是劍 削的,還是誰溫柔的唇 不溫柔的阻咒所吻? 直到晚年 心臟發痛的那天 從鏡中的`裸體他發現 那塊疤,那塊疤已長大 誰當胸一掌的手印 一隻血蟹,一張
余光中《問燭》詩歌欣賞余光中《問燭》詩歌欣賞 偶然,在停電的晚上 一截白蠟燭有心伴我 去探久已失落的.世界 看它殷勤帶路的姿勢 和眷眷照顧著我的清光 是那樣熟悉而可親 不免令人懷疑 它就是小時後巴山夜雨 陪我念書到夢的邊緣 才黯然化煙而去的那枝 每一截蠟燭有
余光中《蛛網》中英互譯賞閱余光中《蛛網》中英互譯賞閱 【余光中《蛛網》中文原文】 暮色是一隻詭異的'蜘蛛 躡水而來襲 復足暗暗地起落 平靜的海面卻不見蹤跡 也不知要向何處登陸 只知道一回顧 你我都已被擒 落進它吐不完的灰網裡去了 【余光中《蛛網》(The Spider
余光中《火浴》賞析余光中《火浴》賞析 【余光中《火浴》原文】 一種不滅的嚮往 向不同的元素 向不同的空間 至熱 或者至冷 不知該上升 或是該下降 該上升如鳳凰 在火難中上升 或是浮於流動的透明 一天鵝 一片純白的形象 映著自我 長頸與豐軀 全由弧線構成 有一種慾望
余光中《饒了我的耳朵吧,音樂》原文賞讀余光中《饒了我的耳朵吧,音樂》原文賞讀 聲樂家席慕德女士有一次搭計程車,車上正大放流行曲。她請司機調低一點,司機說:“你不喜歡音樂嗎?”席慕德說:“是啊,我不喜歡音樂。” 一位音樂家面對這樣的問題,真可謂啼笑皆非了。首先,音樂的種類很多,在臺灣的社會最具惡勢力的一種,雖然也叫做音樂,卻非顧
余光中《娓娓與喋喋》練習及答案余光中《娓娓與喋喋》練習及答案 【余光中《娓娓與喋喋》原文】 不知道我們這一生究竟要講多少句話?如果有一種電腦可以統計,像日行萬步的人所帶的計步器那樣,我相信其結果必定是天文數字,其長,可以繞地球幾周,其密,可以下大雨幾場。情況當然因人而異。有人說話如參禪,能少說就少說,最好是不說,盡在不
余光中《當我死時》練習及答案余光中《當我死時》練習及答案 【余光中《當我死時》原文】 當我死時,葬我,在長江與黃河 之間,枕我的頭顱,白髮蓋著黑土 在中國,最美最母親的國度 我便坦然睡去,睡整張大陸 聽兩側,安魂曲起自長江,黃河 兩管永生的音樂,滔滔,朝東 這是最縱容最寬闊的床
余光中《碧潭》賞讀余光中《碧潭》賞讀 【余光中《碧潭》原文】 十六柄桂漿敲碎青琉璃 幾則羅曼史躲在陽傘下 我的,沒帶來的,我的羅曼史 在河的下游 如果碧潭再璃些 就可以照我憂傷的側影 如果蚱蜢舟再蚱蜢些 我的憂傷就滅頂 八點半。吊橋還未醒 暑假剛開始,夏
余光中《或者所謂春天》欣賞余光中《或者所謂春天》欣賞 【余光中《或者所謂春天》原文】 或者所謂春天也不過就在電話亭的那邊 廈門街的那邊有一些蠢蠢的.記憶的那邊 航空信就從那裡開始 眼睛就從那裡忍受 郵郵郵 各種文字的打擊 或者所謂春天 最後也不過就是這樣子 一些受傷的
余光中《隔水呼渡》遊記欣賞余光中《隔水呼渡》遊記欣賞 1600CC的白色旅行車,一路上克令亢朗,終於來到盤盤山徑的盡頭,重重地喘了一口大氣,松下滿身的筋骨。天地頓然無聲。高島說前面無路了,得下車步行。一兩個人推門而出,走向車尾的行李箱。高島馱起鐵架托住的巍巍背,本已魁梧的體魄更顯得幢幢然,幾乎威脅到四周的風景。宓宓拎著兩
余光中《新大陸之晨》原詩欣賞余光中《新大陸之晨》原詩欣賞 零度。七點半。 古中國之夢死在新大陸的席夢思上。 攝氏表的靜脈裡, 一九五八的血液將流盡。 風,起至格林蘭島上, 以溜冰者的來勢,滑下了五大湖的璃平原。 不久我們將收到,自這些信差的袋裡, 愛基斯人寄來的許多聖誕卡片。
余光中遊記的幾個特點余光中遊記的幾個特點 余光中先生是藝術上的多妻主義者,同時在詩歌,散文,評論,譯四個方面騰躍起舞,縱橫馳騁,取得相當高的成就。他的遊記雖非他努力經營的文學領域,但也瑰麗雄奇,魅力無窮,與他的詩歌,評論,譯,其它散文作品,共同交織成他那如宇宙般浩闊壯美的文學世界。在古典文化中,道家思想推崇自然美而
從余光中先生的遊記說開去從余光中先生的遊記說開去 遊記是余光中散文書寫中的一項重要成績,從《左手的繆思》到《日不家》,計有四十六篇之多。 首先我們要提及的是余光中先生對旅遊的看法。餘先生晚年的時候,把對旅遊的愛好升溫為嗜好。他說:旅遊不單是感受的享受,好奇的滿足,也是一種生動活潑的自我教育。有心的旅人,一次完整的
余光中《粉絲與知音》練習及答案余光中《粉絲與知音》練習及答案 【余光中《粉絲與知音》原文】 “粉絲”來自英文的fan,源出fanatic,乃其縮寫,但經瘦身之後,脫胎換骨,變得輕靈多了。更可愛的是,當初把它譯成“粉絲”的人,福至心靈,神來之筆竟把複數一併帶了過來,好用多了。單用“粉”字,不但突兀,而且表現不出那種從者如
《余光中經典》讀後感《余光中經典》讀後感 【《余光中經典》讀後感】 如今,能讀到一本出自名家之手的經典詩歌集,並且以嶄新的圖文形式出現,對於喜歡讀詩的朋友而言,不僅能聞得氣味,更能嚐出滋味,無疑是件既快樂又奢侈的閱讀體驗。 一直被定位於“鄉愁詩人”的余光中對此曾說:“我的小詩《鄉愁》在大陸流傳頗廣,能背
余光中《灕江》詩歌欣賞余光中《灕江》詩歌欣賞 【余光中《灕江》原文】 黛青,南國有您多麗人/爭妍要照影/卻苦了地靈/何處去尋找夠長的妝鏡 於是從上海的湘煙楚靄/聰明的灕江/淺淺地笑著在兩岸的婷之間流來 而我們,自幸受寵的美學家/左顧也驚豔/右盼也歡絕/趁漣漪的靨渦順流而下 錯過的遠比窺到的
余光中作者簡介余光中作者簡介 余光中,1928 年出生於南京,祖籍福建永春。母親原籍江蘇武進,故也自稱“江南人”。[1] 1952年畢業於臺灣大學外文系。1959年獲美國愛荷華大學( LOWA )藝術士。先後任教臺灣東吳大學、臺灣師範大學、臺灣大學、臺灣政治大學。其間兩度應美國國務院邀請,赴美國多家大學
余光中散文精選余光中散文精選 1、《西歐的夏天》 旅客似乎是十分輕鬆的人,實際上卻相當辛苦。旅客不用上班,卻必須受時間的約束;愛做什麼就做什麼,卻必須受錢包的限制;愛去哪裡就去哪裡,卻必須把幾件行李蝸牛殼一般帶在身上。旅客最可怕的惡夢,是錢和證件一起遺失,淪為來歷不明的乞丐。旅客最難把握的東西,便是氣候
余光中《鄉愁》的讀後感(精選3篇)余光中《鄉愁》的讀後感(精選3篇) 認真讀完一本著作後,大家對人生或者事物一定產生了許多感想,現在就讓我們寫一篇走心的讀後感吧。那麼你真的懂得怎麼寫讀後感嗎?下面是小編整理的余光中《鄉愁》的讀後感(精選3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鄉愁》的讀後感1 “小時候,鄉愁是一枚小小的郵票,我在這頭,
余光中散文集《焚鶴人》余光中散文集《焚鶴人》 一連三個下午,他守在後院子裡那叢月季花的旁邊,聚精會神做那隻風箏。全家都很興奮。全家,那就是說,包括他,雅雅,真真,和佩佩。一放學回家,三個女孩子等不及卸下書包,立刻奔到後院子裡來,圍住工作中的爸爸。三個孩子對這隻能飛的東西寄託很高的幻想。它已經成為她們的話題,甚至爭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