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頁
  2. 貿易/消費/租賃

探討文化與國際貿易的關係

探討文化與國際貿易的關係

摘 要:在經濟一體化的時代,文化逐漸成為活躍在國際貿易領域中的重要因素。從理論上分析文化和國際貿易的關係,為充分利用本民族文化資源,創造國際貿易競爭力提供依據。

論文關鍵詞:文化;國際貿易;比較優勢;差異性;互補性

1 文化及其特徵 文化是人類在改造自然,社會和人本身的歷史過程中,賦予物質和精神產品的全部總和。文化體現在人類生活的各個方面,如人類所生產的物質產品上;人類與其他個體或群體的關係上,包括社會的政治法律制度,經濟制度,婚姻制度,家族制度以及人的行為方式等;文化還體現在意識形態上,透過宗教,哲學,道德,藝術等來表現,體現出不同民族的價值觀念,思維方式,審美情趣和民族性情等。 文化的民族性和時代性是文化的兩大特徵。①文化的民族性。任何文化的產生與發展,都離不開特定的地理環境,經濟條件和社會結構。不同的國家和民族生成並發展了具有本土特色的差異文化。②文化的時代性。任何文化都反映了時代的精神,時代的內容,時代的審美要求和審美情趣,都具有明顯的時代特徵。正是文化的民族性和時代性創造的文化差異為文化和國際貿易的契合提供了理論上的依據。

2 國際貿易的理論基礎——比較優勢 自從國與國開展貿易以來,透過深入的研究,經濟學家們提出了許多貿易理論。其中,比較優勢論一直佔據著主導地位。建立在亞當斯密“絕對利益”學說的基礎上,大衛李嘉圖提出了“比較利益”學說。自從誕生之日起,“比較優勢”始終是理論發展的線索。究其原因,“比較優勢”,這四個字本身就蘊涵了深刻的理論核心,它包含兩個內容:一是“比較”,比較就是差異性,是獨特性,是對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客體在某一層面進行的對比。有了差異性或獨特性,客體之間才有可比之處。二是“優勢”,其核心在於“優”字。它說明比較客體在該對比層面上的強勢地位。正是因為國與國之間(比較主體)在可比內容(比較客體)上存在的我有你無,你有我優的差異,才使得交換成為必然,對外貿易得以產生。

3 文化與國際貿易的關係 從國際貿易理論上看,由文化的民族性和時代性推匯出的文化差異性恰好在國際貿易的比較優勢中找到了生存的空間。 在國際貿易實踐中,文化較為普遍地存在於傳統的貨物貿易領域和新興的服務貿易領域。

(1)在傳統的國際貨物貿易領域,文化商品一直是貿易的主要內容之一。眾所周知,早在西漢時期,大量的絲綢,瓷器和茶葉從中國被運往地中海沿岸的國家。20世紀80年代以來,隨著文化產業的興起和蓬勃發展,文化產品更是鋪天蓋地。在追逐降低產品成本的競賽已經窮途末路的情況下,人們開始普遍地在商品中加入文化的因素,以獲取新的超值。

(2)在新興的服務貿易領域,文化包含的附加值更高。例如基於傳統文化之上的文學,戲劇,電影,音樂以及收藏和展覽等,其貿易的主要內容就是我們在前面所說的精神文化和行為文化。還有旅遊服務,作為一項集觀光、餐飲、住宿以及遊樂為一體的綜合性服務專案,其獨具特色的文化內容和形式就是吸引國際消費者的重要條件。

4 國際貿易中文化差異的思考及啟示 每一種文化都會產生自己的價值體系,只有尊重並深入研究不同文化,才能更好地開拓國際貿易市場。

(1)分析文化的差異性,有利於跨國貿易中文化風險的控制。文化差異是客觀存在的。所以,合理地利用文化差異,會起到意想不到的積極作用。

(2)發掘民族文化精髓,融合異邦文化,力創國際品牌。隨著市場競爭的`日益激烈,品牌形象的樹立需要追加許多內容,在質量優勝的基礎上,它不僅需要命名得好、商標設計得精美,還需要品牌的服務、宣傳等附加內容做得出色,而這些內容的開發、拓展和保護都離不開文化這一要素。企業要想創立知名品牌,必須走名最佳化道路,以民族文化為基點,營造品牌的獨特文化氛圍,打造出特色產品。同時,針對不同國際目標市場的不同文化需求,對產品進行重新定位,對品牌加入目的國文化風格,在保持產品特色的同時符合目標市場消費者的偏好,這樣走出的一條有較深的文化底蘊做基石的品牌之路,才能創造出輝煌的業績。 綜上所述,文化同國際貿易有著密切的聯絡。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在基本物質需要得以滿足的基礎上,人們更多地關注文化,關注精神上和心理上的需要。人們從商品和服務中購買的主要是故事,情感,生活方式和心靈體驗。因而,無論是貨物貿易還是服務貿易,都將加入更多的文化因素。這樣,在當前的國際貿易中,如何發揮獨具特色的本土文化就顯得尤為重要。中國經濟發展處於開放的環境中,充分利用豐富的文化資源,才能提高中國的國際貿易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