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帝內經白話文:陰陽離合論黃帝內經白話文:陰陽離合論 黃帝問道:我聽說天屬陽,地屬陰,日屬陽,月屬陰,大月和小月合起來三百六十天而成為一年,人體也與此相應。如今聽說人體的三陰三陽,和天地陰陽之數不相符合,這是什麼道理? 歧伯回答說:天地陰陽的範圍,及其廣泛,在具體運用時,經過進一步推演,則可以由十到百,由百到千,由
黃帝內經白話文:玉版論要黃帝內經白話文:玉版論要 黃帝問道:我聽說《揆度》、《奇恆》所指的內容各不相同,應當怎樣運用呢?岐伯回答說:《揆度》是權衡和度量疾病的深淺的。 《奇恆》是說明異常疾病的。 請允許我談談其中最重要的道理,《五色》、《脈變》、《揆度》雖然所指不同,但道理只有一個,就是觀察色脈之間有無神氣
黃帝內經白話文:脈要精微論黃帝內經白話文:脈要精微論 黃帝問道:診脈的方法是怎樣的呢? 岐伯回答說:診脈通常是以清晨的時間為最好,此時人還沒有勞於事,陰氣未被擾動,陽氣尚未耗散,飲食也未曾進過,經脈之氣尚未充盛,絡脈之氣也很勻靜,氣血未受到擾亂,因而可以診察出有病的脈象。在診察脈搏動靜變化的同時,還應觀察目之精明,
黃帝內經白話文:平人氣象論黃帝內經白話文:平人氣象論 導讀:健康人的正氣來源於胃,胃為水穀之海,乃人體氣血生化之源,所以胃氣為健康人之常氣,人若沒有胃氣,就是危險的現象,甚者可造成死亡。 黃帝問道:正常人的脈象是怎樣的呢?岐伯回答說:人一呼脈跳動兩次,一吸脈也跳動兩次,呼吸之餘,是為定息,若一吸勱跳動五次,是因為有
黃帝內經白話文:玉機真髒論黃帝內經白話文:玉機真髒論 黃帝問道:春時的脈象如弦,怎樣才算弦?岐伯回答說:春脈主應肝臟,屬東方之木。在這個季節裡,萬物開始生長,因此脈氣來時,軟弱輕虛而滑,端直而長,所以叫做弦,假如違反了這種現象,就是病脈。黃帝道:怎樣才稱反呢?岐伯說:其脈氣來,應指實而有力,這叫做太過,主病在外;如脈來不
黃帝內經白話文:皇帝內經之素問黃帝內經白話文:皇帝內經之素問 黃帝問道:人們的居住環境、活動、安靜、勇敢、怯懦有所不同,其經脈血氣也隨著變化嗎?岐伯回答說:人在驚恐、忿怒、勞累、活動或安靜的情況下,靜脈血氣都要受到影響而發生變化。所以夜間遠行勞累,就會擾動腎氣,使腎氣不能閉藏而外洩,則氣喘出於腎臟,其偏勝之氣,就會侵犯肺臟。
黃帝內經白話文:脹氣法時論黃帝內經白話文:脹氣法時論 黃帝問道:結合人體五臟之氣的具體情況,取法四時五行的生剋制化規律,作為救治疾病的法則,怎樣是從?怎樣是逆呢?我想了解治法中的從逆和得失是怎麼一會事。岐伯回答說:五行就是金、木、水、火、土,配合時令氣候,有衰旺盛克的變化,從這些變化中可以測知疾病的死生,分析醫療的成敗,
黃帝內經白話文:陽明脈解篇黃帝內經白話文:陽明脈解篇 有的陽明厥逆喘促而死,有的雖喘促而不死,這是為什麼呢? 黃帝問道:足陽明的經脈發生病變,惡見人與火,聽到木器響動的'聲音就受驚,但聽到敲打鐘鼓的聲音卻不為驚動。為什麼聽到木音就驚惕?我希望聽聽其中道理。岐伯說:足陽明是胃的經脈,屬土。 所以聽到木音
黃帝內經白話文:熱論黃帝內經白話文:熱論 導讀:熱病已經痊癒,常有餘邪不盡,是什麼原因呢? 黃帝問道:現在所說的外感發熱的疾病,都屬於傷寒一類,其中有的痊癒,有的死亡,死亡的往往在六七日之間,痊癒的都在十日以上,這是什麼道理呢?我不知如何解釋,想聽聽其中的道理。岐伯回答說:太陽經為六經之長,統攝陽分,故諸陽皆
黃帝內經白話文:刺熱篇黃帝內經白話文:刺熱篇 肝臟發生熱病,先出現小便黃,腹痛,多臥,身發熱。當氣邪入髒,與正氣相爭時,則狂言驚駭,脅部滿痛,手足躁擾不得安臥;逢到庚辛日,則因木受金克而病重,若逢甲已日木旺時,便大汗出而熱退若將在庚辛日死亡。治療時,應刺足厥陰肝和足少陽膽經。若肝氣上逆,則見頭痛眩暈,這是因熱邪循肝脈
黃帝內經白話文:逆調論黃帝內經白話文:逆調論 四肢發熱,一遇到風寒,便覺得身如熱火燻炙一樣,這是什麼原因呢?皮肉麻木沉重,雖穿上棉衣,仍然如故,這是什麼病呢? 黃帝道:有的病人,四肢發熱,遇到風寒,熱得更加厲害,如同炙於火上一般,這是什麼原因呢?岐伯回答說:這是由於陰氣少而陽氣勝,所以發熱而煩悶。黃帝說:有的人
黃帝內經白話文:刺瘧黃帝內經白話文:刺瘧 足太陽經的瘧疾,使人腰痛頭重,寒冷從脊背而起先寒後熱,熱勢很盛,熱止汗出,這種瘧疾,不易痊癒,治療方法,刺委中穴出血。 足少陽經的瘧疾,使人身倦無力,惡寒發熱都不甚厲害,怕見人,看見人就感到恐懼,發熱的時間比較長,汗出亦很多,治療方法,刺足少陽經。足陽明經的瘧疾,使人
黃帝內經白話文:咳論黃帝內經白話文:咳論 咳嗽怎樣鑑別呢?六腑咳嗽的症狀如何?是怎樣受病的? 黃帝問道:肺臟有病,都能使人咳嗽,這是什麼道理?岐伯回答說:五臟六腑有病,都能使人咳嗽,不單是肺病如此。黃帝說:請告訴我各種咳嗽的症狀。岐伯說:皮毛與肺是想配合的,皮毛先感受了外邪,邪氣就會影響到肺臟。再由於吃了寒冷
黃帝內經白話文:舉痛論黃帝內經白話文:舉痛論 黃帝問道:我聽說善於談論天道的,必能應驗於人事;善於談論歷史的,必能應合於今事;善於談論人事的,必能結合自己的情況。這樣,才能掌握事物的規律而不迷惑,瞭解事物的要領極其透徹,這就是所謂明達事理的人。現在我想請教先生,將問診所知,望診所見,切診所得的情況告訴我,使我有所體驗
黃帝內經白話文:腹中論黃帝內經白話文:腹中論 黃帝問道:有一種心腹脹滿的病,早晨吃了飯晚上就不能再吃,這是什麼病呢?岐伯回答說:這叫鼓脹病。黃帝說:如何治療呢?岐伯說:可用雞失醴來治療,一刺就能見效,兩濟病就好了。黃帝說:這種病有時還會復發是為什麼呢?岐伯說:這是因為飲食不注意,所以病有時復發。這種情況多是正當疾病將
黃帝內經白話文:刺腰痛黃帝內經白話文:刺腰痛 足太陽經脈發病使人腰痛,痛時牽引項脊尻背,好象擔負著沉重的東西一樣,治療時應刺其合穴委中,即在委中穴處刺出其惡血。若在春季不要刺出其血。 足少陽經脈發病使人腰痛,痛如用針刺於皮膚中,逐漸加重不能前後俯仰,並且不能左右回顧。治療時應刺足少陽經成骨的起點出血,成骨即膝外
黃帝內經白話文:痺論黃帝內經白話文:痺論 黃帝問道:痺病是怎樣產生的?是多汗惡風回答說:由風、寒、溼三種邪氣雜合傷人而形成痺病。。其中風邪偏勝的叫行痺,寒邪偏勝的叫痛痺,詩協偏勝的叫著痺。 黃帝問道:痺病又可分為五種,為什麼?岐伯說:在冬天得病稱為骨痺;在春天得病的稱為筋痺;在夏天得病的稱為脈痺;在長夏得病的
黃帝內經白話文:痿論黃帝內經白話文:痿論 黃帝問道:五臟都能使人發生痿病,是什麼道理呢?岐伯回答說:肺主全身皮毛,心主全身血脈,肝主全身筋膜,脾主全身肌肉,腎主全身骨髓。 所以肺臟有熱,灼傷津液,則枯焦,皮毛也成虛弱、乾枯不潤的狀態,熱邪不去,則變生痿躃;心臟有熱,可使氣血上逆,氣血上逆就會引起在下的血脈空虛
黃帝內經白話文:病能論黃帝內經白話文:病能論 人不能仰臥的是什麼原因呢?有人睡臥不能安寧的,是什麼原因呢?有患怒狂病的,這種病是怎樣發生的呢? 黃帝問道:有患胃脘癰病的,應當如何診斷呢?岐伯回答說:診斷這種病,應當先診其胃脈,他的脈搏必然沉細,沉細主胃氣上逆,上逆則人迎脈過盛,過盛則有熱。人迎屬於胃脈,胃氣逆則
黃帝內經白話文:大奇論篇黃帝內經白話文:大奇論篇 肝經、腎經、肺經脹滿者,其脈搏必實,當即發為浮腫。肺脈壅滯,則喘息而兩脅脹滿。肺脈壅滯,則兩脅脹滿,睡臥時驚惕不安,小便不利。肺脈壅滯,則脅下至少腹部脹滿,兩側脛部粗細大小不同,患側脾脛腫大,活動受限,日久且易發生偏枯病。 心脈滿大,是心經熱盛,耗劫肝陰,心神被傷